天天看點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波羅的海十字軍征服是東歐地區殖民化的重要因素。大量德意志移民在經濟利益的驅使下跟随十字軍的步伐移居到易北河以東地區。

遷入的移民在當地建立了德意志法治理下的移民村社和移民城鎮,并複制了德意志民族組織形式,東歐地區逐漸殖民化。由于東進拓殖地區的落後,原有民族受德意志移民的影響,逐漸日耳曼化,喪失了本民族的個性。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東進拓殖與移民遷入

1日耳東進運動

11-13世紀,歐洲開始了聲勢浩大的邊疆運動。歐洲的一些國家如英格蘭、法國德意志開始在歐洲廣闊的邊疆地區拓殖。“德意志東部地區是中世紀歐洲另一開拓中的疆界。”日耳曼人對德意志東部地區進行了大規模地拓殖。

與歐洲其餘國家的邊疆拓殖相比,日耳曼人拓殖運動的規模更大、更引人注目。開始于12世紀的德意志東進拓殖運動,是一場在德意志教俗貴族上司下向易北河以東地區大規模擴張移民的活動。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随着東進運動的繼續進行,十字軍及時地将征服運動推進到易北河以東更遠的地方,甚至還延伸至了波羅的海沿岸的波美拉尼亞、普魯士、立沃尼亞、愛沙尼亞、立陶宛等地區。

“波羅的海十字軍有助于十二世紀德意志向易北河、奧德河以及波美拉尼亞之間的地區擴張。”早在12世紀中葉汶德十字軍通過發起對斯拉夫人的征服占領了易北河和奧德河之間廣闊的土地。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更為重要的是,德國東進運動後一階段是以波羅的海十字軍的主要力量條頓騎士團為前導,他們積極參與并将拓殖運動深入到南波羅的海的普魯士、立陶宛以及更加遙遠的立沃尼亞、愛沙尼亞北方地區,甚至還試圖對羅斯發起征伐。

2移民的大量遷入

伴随東進拓殖運動出現的是德意志人大規模地向東移民。在德意志,包括貴族仆人、教士、商人、僧侶在内的各個階層都參與了移民。總體而言,對日耳曼人來說,西方的生活十分艱辛。德國西部地區過剩的人口、日益稀缺的耕地、農場的過度分散共同引發了西部地區的移民運動。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對德意志人來說,隻有通過移民才能獲得更多的自由、更多的生存空間與更多的财富。德意志人移民的主要地域是東歐。這裡有充裕的土地,但是卻急缺耕種者和定居者。此外,東歐地區的王公也十分歡迎德意志移民的到來。

例如,波美拉尼亞的斯拉夫王公就很歡迎做事效率更高、更勤勞的德意志移民的到來。他們還向移民提供了非常優惠的條件,這就更加吸引德意志移民前往東方的荒野。“從 13 世紀開始,波封建主就不斷招收德意志移民,并且還給予移民8到24 年的免租期”。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這樣的優惠條件深深吸引着的德意志農民一首古老的佛蘭德歌曲表達了德意志移民者面對如此優厚的條件時的心情:“讓我們騎馬前往東方的土地吧,那裡的條件更好”。

昌貝克曆史學家阿爾諾德的《斯拉夫編年史》中的一段文字,更是把德意志人迫切前往東方的過程描繪地活靈活現:“因為這塊土地谷物豐登,牧場茵茵,林海莽,肥魚盈岸的河流縱橫灌溉······在修道院長羅庫姆的伯瑟爾德講道的感召下,許許多多富人和貴族,為了粉碎異教的力量,建立基督的王國,踏上了移民的征途。

他們浩浩蕩蕩,有薩克遜人、威斯特伐利亞人、弗裡西亞人,有進階教士和普通教士、士兵、商人,富人和窮人。他們直抵呂貝克,登上滿載武器和給養的船隻,向立沃尼亞進發”。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可見,德意志移民是多麼急切地的想要去往新的世界。1147 年汶德十字軍之後,德意志移民幾乎如“潮湧一般流向邊境。他們帶着牛馬、帶着耕犁前往汶德人的土地,汶德人束手無策隻得接受他們的到來”。

大約在 1280 年,在最終征服普魯士之後,德意志農民也開始系統地向普魯士移民。然而,德意志貴族階層地移民則更為引人注目。“10 到13 世紀擴張動運一個十分值得注意的方面就是西歐的貴族從自己的家鄉遷移到新的定居點。這一時期貴族的遷移與偉大的十字軍運動同時發生,對許多人來說移民開始于佩戴十字”。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德意志貴族在東歐廣闊的地域安定下來,在普魯士、波蘭、愛沙尼亞以及立沃尼亞都可以發現薩克森騎士的身影。移民貴族在被征服地區獲得了大量的地産。馮·威德爾家族、馮·貢特貝格與馮·利伯勞家族都在勃蘭登堡以及波美拉尼亞持有大量地産。其中,馮·韋德爾家族收獲了尤其多的地産。

在 1374 至 1375 年間,他們在蘭登堡擁有 7 座城鎮15 座城堡以及附近的村莊。此外,“韋德爾家族還持有德拉格 (Drage)河邊空地上500胡符的土地以及波美拉尼亞地區的廣闊土地。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而在普魯,在條頓騎士團統治的早期,騎士團與普魯士主教也授予德意志貴族及其家族大量的地産,“當時獲得最多地産的是斯坦格斯(Stanges)家,他們持有馬林威爾城以及 1200 胡符的地”。

除了德意志人自發地遷到新的定居點之外,德意志封建主也積極招募移民。那些想在人口稀少的邊界地區或新占領的地區開展殖民活動的德意志領主經常在德意志西部人口更加密集的地方發起招募移民者的活動。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早在十二世紀易北河右岸的德國邊區諸侯就開始按照他們最切身的形成邦國疆域的利益号召德國移民從西部前往東部農村擴大耕地、擷取豐收。”為了能夠招募到足夠多的移民,領主們往往會開出優厚的條件引誘德意志的農民、手工藝人與市民。

而如果一些移民者掌握疏通河渠、排幹沼澤等實踐技術,他們将會更加受歡迎。維普雷希特就是積極招募移民的典型代表。他積極投身于招募移民,為了募集足夠多的移民,“他前往法蘭克尼亞招募移民,而當他傳回時,帶回了許多法蘭克尼亞農民。維普雷希特指導移民怎麼開發這片土地,當法蘭克尼亞移民清理完森林以後授予他們享有該地區的世襲權力”。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在接下來的幾十年裡,其他的德意志領主采納了相同的政策。勃蘭登堡的大熊阿爾伯特就是其中一位。

編年史家赫爾姆德曾描述:“在剛征服完勃蘭登堡後,大熊阿爾伯特就立即前往烏特勒支與萊茵河邊的廣闊地區。他帶回了許多來自這些地方的移民并讓他們定居在斯拉夫人的村莊與堡壘中”。

阿道夫伯爵也在威斯特伐利亞、荷爾斯泰因等地方發出呼籲:“東方的土地沒有人居住,那些沒有土地的人應該帶着他們的家人去到東方。在那裡,你們将會獲得滿是水果、魚肉豐富的最好的土地”。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阿道夫伯爵的招募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阿道夫号召完後,在他鼓吹地地區湧現了大量的群衆,他們帶着自已的家眷和所有财産,前往瓦格利亞(Wagrians)地區接受伯爵阿道夫承諾授予他們的土地。

由于德意志各個階層地自發移民與上層階級地積極招募,一大批移民湧入東進拓殖的地區。

不計其數的薩克森人越過易北河和薩勒河移居到斯拉夫人居住的地方,甚至在某些地方德意志移民已經完全取代了斯拉夫人,而移民的大規模遷入更是深深地改變了被征服地區。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1日耳村莊的湧現

當德意志移民帶着希望來到陌生的地域時,首要的任務便是建立定居點。在東歐,到處存在旨在吸引定居者的自由鄉村,尤其是易北河以東地區,在這一時期,這些地方向大量的移民開放。

在西普魯士出現了超過 750 座德意志鄉村,而東波美拉尼亞(Pomerelia)和東普魯士的日耳曼鄉村分别各占西普魯士的一半。這樣,在易北河以東“一共興起了 1400 座日耳曼村莊,這些村莊總共有 60.000 胡符”而在短短的幾十年裡,條頓騎士、主教也建立了成百上千的日耳曼村莊。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據估計在普魯士“大概有 1000 座村莊在條頓騎士團的保護下建立了起來。”大多數德意志村莊建立在未開墾的土地上。移居的農民通過砍伐樹木和根除荊棘,将先前沒有村莊的地方,轉變成了農業耕種區。

在呂根,大約有 140 座哈根(Hagen)村莊建立了起來;波羅的海沿岸直到遙遠的東波美拉尼亞同樣建立了許多類似的村莊。勃蘭登堡也在灌木叢中建立了 60 座哈根鄉村。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與原有的斯拉夫村莊相比,許多建立立的日耳曼村莊都非常龐大,大約有 50或64 胡符。當移民到達新的定居點,前幾年可能比較辛苦。因為新的定居點對他們來說是完全陌生的地方并且可耕土地隻有在開荒和排幹沼澤才能進行耕種。

是以,領主們必須在前幾年放棄一些權力和收入,并對拓荒的農民給予一定的優惠條件,目的是為了保證定居能夠順利進行而且有利可圖。“當通過開荒建立新村莊時,村莊的領主給予移居農民永久的租細權,盡管他們并不是在這一村莊中出身的”。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在新馬克,如果新定居者獲得一定時間的“免稅年”,這暗示着他們定居在未曾開荒過的土地上。在免稅年裡,農民們不需要繳納捐稅。波美拉尼亞的一份勘界特許令也授予定居農民長達十年的“免稅年。”而為了開發鄉村地區,條頓騎士團也向處于他們統治之下的德意志移居農民提供相應優惠的政策。

由于移居的德意志農民人數有限,是以往往會出現缺乏耕種人手的情形。鑒于這種情況,德意志領主們在村莊建立後不久便開始使用斯拉夫農民,他們經常被帶到日耳曼村莊裡進行勞作。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這樣,随着越來越多的當地人進入日耳曼村莊,日耳曼村莊裡不僅僅隻是居住者德意志人,而是出現了本地人和日耳曼移民混居的情況。

據估計,哈根村莊中原本隻居住着德意志人,但到了 1327 年,斯托騰哈根(Stoltenhagen)的三位農民卻被視為斯拉夫人。到了十四世紀,“勃蘭登堡地區的斯拉夫人居住在日耳曼村莊之中”。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盡管并不确切地知道斯拉夫人和日耳受人發生混居的頻率,但可以肯定的是“許多日耳曼村莊居住着至少一半以上的日耳曼化的斯拉夫人”。這種耳鄉村中不同民雜居的情況同出現在。

在14世紀末的普魯士,由于德意志人口停止遷移,原本很少将普魯士人安置在新日耳曼村莊中的條頓騎士,因為土地耕種的需要,被迫更多地使用普魯士農民和其他非日耳曼人,于是“越來越多的普魯士人定居在日耳曼人村莊裡”。

波羅的海十字軍的東進拓殖以及移民定居點的建立

通常情況下,建立新村莊的任務由“界者”執行。勘界者是東歐殖民過程中非常重要的人物。一般來說,勘界者是承包人,是渴望開發新土地和新定居者之間的中間人。

“勘界者”将移民者從舊的居住地帶到新的定居點,并在移民者之間配置設定土地和劃定村莊的範圍。作為回報,“界者”成為世襲的村長,并且可以在新的定居點獲得一塊享有世襲特權的土地。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