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有位讀者私信稱:自己預産期在11月,婆婆想從老家找個“有福之人”來給孩子“踩生”,但自己潔癖嚴重,很不喜歡陌生人來家裡,就很抵觸,是以最近婆媳關系很不愉快。她求助到底該咋辦?
之前确實聽過北方不少地方,有“踩生”的習俗。在這些地方,人們認為:孩子出生後誰第一個抱起孩子,日後寶寶的性格和運氣就會像誰。
一般當準媽媽被推進産房時,家人就會邀請一個“有福之人”一起來等候,并讓這個人完成孩子出生後的“第一抱”。
這位粉絲的婆婆要找的就是這麼一位“踩生人”,據說她婆婆選中的“福澤之人”已經70多歲了。這位老人有3個孩子,她家不僅人丁興旺,孩子們還都很争氣,她的3個孩子都從小地方考到了重點大學,也都留在了大城市,關鍵各個都還很孝順,是以老人一直都是她們村裡有名的“福澤深厚之人”。
這位網友說,在她老公老家,不少人家生孩子都會喊這位老人過去當“踩生人”。如今到了她們家,事關孫子,即便在千裡之外,婆婆也想沾沾福氣。
但一路接受精英教育的準媽媽卻覺得很荒謬,她不明白都什麼年代了,怎麼還有人會将命運與這麼“玄”的東西聯系起來?
更讓她沒法了解的是,對方已經70多高齡了,萬一來的路上出點啥事,誰能負責?
再說對方身體健康如何?個人衛生情況怎樣?她都無法得知,剛出生的孩子抵抗力又弱,誰能保證不會出問題?
代入想了一下,其實也能了解這位準媽媽的擔憂。将剛出生的孩子交給一個陌生老人,對方身體狀況完全不知,哪個當媽的心裡不會擔心?
是以,粉絲問怎麼辦時,我還是建議她最好能說服婆婆,畢竟孩子剛出生時自身抵抗力幾乎沒有,對照顧人的要求還是比較高的。但如果老人非要堅持,也一定要問清對方的健康狀況。
3類人想抱孩子,關系再好也要拒絕!
如果對方想抱孩子,但有以下三種情況,即便撕破臉也要拒絕:
第一種:不注重個人衛生的人
大部分年輕人很少有衛生問題,但有一小部分長輩,往往會忽略個人衛生問題。比如:有些老人出去一圈,回來不洗手就抱孩子;還有些老人由于太喜歡孩子,抱着孩子就上嘴親;
他們不明白為啥抱孩子前要洗手,為啥不讓和孩子親近?甚至有時還會覺得是年輕人嫌棄他們。
殊不知,個人衛生差的人基本就是能走的細菌培養皿,他們到底在外面碰到了多少病毒,誰都無法保障。
而剛出生的孩子抵抗力又脆弱的可憐,我們當家長的能做的就是将“可能的細菌接觸”排除在外。
是以如果有一些個人衛生意識差的人想要抱孩子時,别怕撕破臉,一定要學會拒絕,并提醒他們:孩子剛出生抵抗力差,麻煩先解決一下衛生問題!
第二種:正在生病、或攜帶病毒的人
孩子6個月前,對外界的免疫基本都來自母體,他們自主抵禦外界風險的能力還非常低,是以對于正在生病或剛剛病愈的人想抱孩子,家人也要心生警惕。
因為這兩類人,身上無法避免會攜帶一些病毒,一旦孩子體内的抗體對這些病毒無效,這對孩子而言就是一次巨大的挑戰。
比如,一些很常見的病毒感染(例如流感、感冒等),雖然對成年人傷害不是很大,但對剛出生的孩子卻很容易造成嚴重并發症甚至死亡。
是以,如果要抱娃的人存在潛在疾病風險,父母還是需要出面阻攔,建議他們等到康複之後再與嬰兒接觸。
還要建議身體不适的人,要盡可能自覺遠離孩子,不給病毒可乘之機。
第三種:經常吸煙的人
煙在燃燒時會釋放出38種包括尼古丁、焦油、一氧化碳、醛類、氮化物等有毒物質。長期吸煙的人,衣物上難免會沾上這些有害物質。
二手煙的危害早已得到了證明,抱孩子時,有害物會随着接觸進入孩子的呼吸系統,而嬰幼兒的呼吸系統相比成人會更加敏感,長時間暴露在二手煙下,會增加突發哮喘、肺炎等呼吸道疾病的風險。
統計資料顯示,大陸男性抽煙比例高達50.5%,這意味着有一半的男性都可能存在煙瘾。是以這些人想要抱孩子時,家人也要多注意。
對于低幼齡寶寶而言,那些剛抽完煙、帶着煙味的人要抱孩子,即便是親近的人家長也一定拒絕。畢竟寶寶呼吸系統還沒有完善,身體也還很脆弱,為此家長隻能說一句:一切為了寶寶,請見諒。
抱剛出生的孩子,還要注意什麼?
寶寶出生後家長慎重選擇第一個抱娃的人,不僅僅是迷信,更是為了孩子的健康着想。
其實新生兒除了誰是第一抱,還有一些需要注意的點,也值得新手爸媽重點關注。
首先,保護好頸椎
剛出生的寶寶像一團小肉球,不會自己使勁,不能支撐自己的頭部,是以在抱嬰兒時一定要托住他們的頸部及頭部:
- 手托法:用左手托住寶寶的背、頸、頭,右手托住屁股和腰。手托法多用于把寶寶從床上抱起和放下。
- 腕抱法:将寶寶的頭放在左臂彎裡,肘部護着寶寶的頭,左腕和左手護背和腰部,右小臂從寶寶身上伸過護着寶寶的腿部,右手托着寶寶的屁股和腰部。
當然需要注意的是,新生兒最好不要豎着抱。豎抱會使孩子頭部的重量全部壓在頸椎上,這對于頸椎還未發育好的寶寶而言,是一種傷害;
當然也建議不要久抱,讓孩子多躺、多爬才更有利孩子發育。
其次,不要剛吃完就抱
不少家長對剛出生的孩子有種天然的親近,總想親親抱抱。
但你知道嗎?孩子剛出生時,腸胃功能還很脆弱,生理上孩子們的胃、贲門肌肉較松弛,但幽門肌肉卻很緊。
這導緻,孩子若是剛吃飯就被抱起,吃過的食物就很容易從贲門溢出,造成嘔吐。
是以新生兒剛喝完奶後,建議不要立馬抱起,可以先放孩子斜着躺下,幫助孩子疏通腸胃,讓奶消化。
最後,抱孩子時多與孩子互動
剛從母體出生的寶寶其實對周圍環境很敏感,是以建議媽媽抱着寶寶時,可以多和他互動。
比如輕輕說“媽媽抱抱”,“寶寶乖乖”等話,會給寶寶很多安全感。
此外,還建議寶媽們抱孩子時,将寶寶頭抱在左邊,這有助于孩子清晰感受到媽媽的心跳,因為寶寶在母體聽慣了母親的心跳,出生後再聽到這樣熟悉的聲音,會産生一種親切感,也更容易适應這種情境,進而使娃的情緒平複下來。
你看,抱娃不是簡簡單單抱起來就好,孩子也不是任何人随随便便可以抱的。我們當家長的需要注意的其實有很多,你都get到了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