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拯救失業刻不容緩,但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可能也不是靈丹妙藥

作者:财如是
拯救失業刻不容緩,但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可能也不是靈丹妙藥

近年來,失業問題已經成為全球範圍内的頭号挑戰。

面對這一嚴峻形勢,各國紛紛采取措施,希望通過印鈔、推進大規模基礎設施建設和刺激房地産市場來刺激經濟增長,減輕失業壓力。

然而,這些政策是否能夠如願拯救失業,令人産生了一些擔憂。

拯救失業行動

國際勞工組織《勞動世界監測報告》指出,2023年全球失業人數預計将1.91億,相當于5.3%的全球失業率

其中,部分開發中國家和新興市場國家的失業率,更是飙升到10%以上,創下了曆史新高。

為了應對這一局面,許多國家都選擇了通過印發貨币來增加政府支出,尤其是在基礎設施建設和房地産領域。

拯救失業刻不容緩,但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可能也不是靈丹妙藥

美國在2021年通過了1.9萬億美元的新冠救助計劃和2.3萬億美元的基建計劃;

2020年和2021年,中國專項債發行額度均為3.65萬億元,并加大了對房地産市場的支援;歐盟也在2021年啟動了7500億歐元的複蘇基金。

這些措施看似能夠創造就業機會和拉動經濟增長,但實際上并沒有從根本上解決失業問題。

一方面,這些措施往往隻能帶來短期的效果,而不能改善長期的結構性失業。

由于新冠疫情導緻了許多行業和領域的轉型和調整,許多工作崗位已經不複存在或者需要新的技能和知識。

而基建和房地産等傳統行業往往不能提供這些新的需求,反而可能加劇了就業結構的失衡。

拯救失業刻不容緩,但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可能也不是靈丹妙藥

另一方面,這些措施也會帶來一系列的負面影響,如通貨膨脹、資産泡沫、債務風險等,進而影響到經濟的穩定和可持續發展。

靈丹妙藥?

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這些措施之是以被廣泛采用,主要是因為它們具有一定的理論依據和實踐經驗。

從理論上講,當經濟處于低迷狀态時,政府可以通過擴張性的财政政策和貨币政策來刺激總需求,進而提高産出和就業水準。

曆史上也有許多成功的案例,在1930年代的大蕭條時期,總統羅斯福推行了新政計劃,通過大規模的公共工程和社會福利來恢複美國經濟。

拯救失業刻不容緩,但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可能也不是靈丹妙藥

然而,這些措施并不是萬能的,也不是沒有代價的。這些措施的效果取決于多種因素,如政策的設計和執行、市場的反應和預期、國際的環境和協調等。

如果這些因素不利,那麼政策的效果就會大打折扣,甚至可能适得其反。

第一、基建投資和房地産投資,對于創造就業崗位的效果有限。

雖然這兩個領域可以直接吸納大量的勞動力,但是随着技術進步和效率提高,它們對于勞動力的需求彈性逐漸降低。

同時,由于這兩個領域的投資具有較強的周期性和不确定性,它們創造的就業崗位也不具有穩定性和可持續性。

拯救失業刻不容緩,但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可能也不是靈丹妙藥

此外,由于這兩個領域對于勞動力素質和技能要求較低,它們也無法有效提升勞動力的人力資本水準和競争力。

第二,基建投資和房地産投資會加劇金融風險和資源錯配。為了支援基建投資和房地産投資,中國政府采取了較為寬松的貨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根據中國人民銀行的資料,2023年上半年,新增人民币貸款15.7萬億元,同比多增2.0萬億元;6月末人民币貸款、廣義貨币(M2)、社會融資規模存量同比分别增長11.3%、11.3%和9.0%3。

這些資料表明,貨币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均高于名義經濟增速,導緻了貨币超發和信用過度擴張。

拯救失業刻不容緩,但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可能也不是靈丹妙藥

這些過剩的貨币和信用,很大一部分流向了基建投資和房地産投資,而不是更具創新性和生産性的領域。

這樣就會造成金融資源的錯配,降低金融效率,積累金融風險,加劇金融泡沫。

第三,基建投資和房地産投資會影響經濟結構的優化更新。

基建投資和房地産投資雖然可以在短期内刺激經濟增長,但是它們也會占用大量的土地、能源、資金等資源,擠占其他領域的發展空間。

這樣就會導緻經濟結構的失衡,延緩産業轉型更新,阻礙經濟增長的品質和效益。

拯救失業刻不容緩,但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可能也不是靈丹妙藥

同時,由于基建投資和房地産投資對于環境的負面影響較大,它們也會加劇生态環境的惡化,損害可持續發展的目标。

拯救失業需要更多的創新和改革

為了真正拯救失業,我們需要更多的創新和改革,進而提高經濟的活力和競争力,增加就業的品質和效率,促進社會的公平和包容。

科技是推動經濟發展的第一生産力,也是提高就業水準的關鍵因素。

我們應該加大對科技研發和人才培養的投入,支援新興産業和戰略性産業的發展,促進傳統産業的轉型和優化,培育更多的高附加值、高技術含量、高就業彈性的産業。

教育是提高人力資本的基礎,也是緩解就業結構失衡的途徑。

拯救失業刻不容緩,但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可能也不是靈丹妙藥

我們應該改革教育體制和内容,提高教育品質和效率,适應社會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培養更多具有創新精神、綜合能力、适應能力的人才。

完善社會保障和勞動市場制度。社會保障是保障民生的重要手段,也是穩定就業預期的重要機制。

我們應該完善社會保障體系和制度,提高社會保障水準和覆寫面,建立更加公平、合理、可持續的社會保障制度。

同時,我們也應該完善勞動市場制度和規則,提高勞動市場靈活性和效率,建立更加開放、有序、公正的勞動市場。

拯救失業刻不容緩,但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可能也不是靈丹妙藥

總之,在新冠疫情後的世界裡,拯救失業刻不容緩,但印鈔搞大基建和房地産,并不是靈丹妙藥。我們需要更多的創新和改革,進而實作經濟社會的可持續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