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趙立新言論,暴露了一種危險的曆史觀

4月2日,演員趙立信問道:"日本人為什麼不燒掉紫禁城?"此外,趙立信還在微網誌上發表了他懷疑美化日本入侵中國的言論,并在評論區與網友進行了争論。3日淩晨,趙立信發表道歉聲明,稱自己在表達和與網友交流思想的過程中,存在很大的含糊不清。

趙立新言論,暴露了一種危險的曆史觀
趙立新言論,暴露了一種危險的曆史觀
趙立新言論,暴露了一種危險的曆史觀

趙立信從口中,雖然深夜發來了一條意意撲滅大火的資訊,但如何讓公衆憤怒發怒,說出來的話再也收不回來了。按照趙立信自己的解釋,一切都是"情境偏向"和"表達"引發的誤區,但這種大時間的自我辯解顯然不足以平息被點燃的網絡情緒。衆所周知,同樣的曆史經驗和對其一緻性的評價,是支撐國際大家庭的價值觀的基石之一,國際大家庭屬于不容置疑、無可辯駁的"認知譜系",任何形式的否定或挑釁,都必然會觸及禁忌,引起強烈的反彈。

所謂"曆史判斷",必須分兩部分來塑造,即"曆史事實"和"曆史觀點"。日本入侵中國、南京大屠殺、北京城屠殺、故宮無火,這些都是"曆史事實",如何解讀這些"事實",如何歸因,如何賦予它們意義,這些都屬于"曆史觀"的範疇。在主流曆史研究和主流價值觀範式中,諸如"為什麼日本人沒有燒毀紫禁城"之類的話題是完全沒有意義的—— 我們不必在乎侵略者為什麼沒有做壞事,因為這都是機率問題;

趙立信的新"曆史觀",危險在于既定的、宏觀的曆史事實和曆史評價,并抛出一些詳細的僞命題,并試圖從中提取一些驚人的見解。"沒有城市屠殺是因為沒有抵抗""因為抵抗大屠殺",這些奇怪的觀點,侵略者的暴行歸因于受害者的"刺激",國家的死亡是技術上處理不當造成的"事故",這不是主觀上打算洗刷暴徒,但客觀上也起到了大緻相同的效果。這種奇怪的談話理論引起了輿論集團的攻擊,趙立新沒有冤枉。

趙立新言論,暴露了一種危險的曆史觀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為了證明自己的觀點,趙紫陽還在微網誌上轉發了一篇題為"為什麼日本不敢用火燒紫禁城"的文章。原來,他們有自己的小算盤文章。這完全是胡說八道的自媒體文章,沒有學術價值和實際意義。被稱為"演員中學惡霸"的趙立新,竟然引用這樣樸素的話語來談論嚴肅的曆史問題,這本身就是一種亵渎神明。演員趙立新可能認為他隻是在發推特和網友,卻不知道他的言論涉及曆史專業問題上的跨界聲音。

"曆史"似乎每個人都能說,但畢竟有些事情還是說不出來的。"曆史共識"之是以是共識,是因為它是對曆史事實的精确叙述,是建立在正統曆史觀形成的公正判斷之上的。憎恨民族敵人和民族創傷,需要的是永遠記住,絕不是那些新的、不同的、流行的"人格诠釋"。

(來源:北京青年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