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虛雲老和尚追思文選八•雲居初上•寶峰禮祖•一諾如金•參學南華

雲居初上,寶峰禮祖。演成在《參禮雲公在江西》一文中回憶親曆虛雲老和尚初上雲居山及朝禮馬祖道一禅師道場靖安寶峰寺的過程:1953年農曆七月初五日,覺民、果一等人随同虛雲老和尚前往雲居山,佛源被老人另外派去辦事,沒有同行。演成、無可先經艾城(永修縣)涉水登上雲居山,隻看到三間破敗不堪的土屋,毗盧遮那佛及觀音菩薩大銅像兀坐于殘垣斷壁、荒草叢莽之間,山上空無一人。腹内饑寒,隻好到田中採摘豆角、蕃茄及挖掘花生、蕃薯煮熟,等待虛雲老和尚上山。過了不久,果一氣喘籲籲地跑上山來,看到他倆已到就說:“寬度師先下山迎接老和尚去了,我先上來,估計老和尚也快到了”。三人忙着洗菜炒菜,大約半小時後,直純陪同虛雲老和尚到了,演成跑去迎接,竟然變成了演成代表雲居山迎接虛雲老和尚到來。當時雲居山上居住了四位僧人,性福算是管事的人,但他不住在山上,他在雲居山腳下交通便利的地方給自己建了一個下院,他其實常住在那裡,直純、達成、寬度長住在山上三間土屋裡。今天虛雲老和尚上山,寬度跑下山去迎接,直純在山腳下的路口迎接,性福還住在下院。達成接到虛雲老和尚後,讓直純陪同,他從另一條小路趕到雲居下院将性福接上山來,到了黃昏才上山,寬度跑前跑後招呼,上晚殿時,達成把油燈點亮,性福才請虛雲老和尚拈香做功課。因為一下子來了十幾個人,屋小,隻好坐了一個晚上。第二天早上,雲公走到半間牛欄旁,招呼演成一同割草搭棚,因為右手負傷,隻能用左手割草,大家看到就奪走老人的鐮刀不讓他幹活,寬度、果一、達成、無可一同編草栽樁與牛欄一同搭成了一個簡易草棚,随同上山的幾個僧人與虛雲老和尚就在這裡住下了。

虛雲老和尚追思文選八•雲居初上•寶峰禮祖•一諾如金•參學南華

七月初八日早課後吃過早粥,虛雲老和尚囑托佛源下山辦事,親率果一、覺民、無可、演成和陳銘樞的警衛員祝居士(對外稱為陳居士),步行前往靖安縣寶峰寺朝禮馬祖道一禅師祖塔。來到寶峰寺,隻看到破敗的禅堂千瘡百孔,已經無法住人了,剩下隻有幾間斜斜歪歪好似馬上就要倒塌的漏屋。禮拜過祖師塔後,虛雲老和尚轉身就握住演成的手說:“你現在居住的南豐縣那個寶峰寺那簡直就是豬八戒道場,這裡的寶峰寺才是真正的西天佛祖道場,你得發長遠心來協助我修複這個祖師道場,這裡以你為主,建設經費我全部包下,你要用多少就用多少”。演成聞語回複道:“我不忍心丢下年邁的母親”。雲公說:“不妨,你把你的母親帶到這裡來,就在山下建一個過往僧俗可以停歇的地方,安頓你母親住在那裡,你可以随時盡孝照顧,你母也可以常常見到你,彼此都可以心安”!演成回答說:“我母親暈車,來不了這裡”。在寺周邊又巡視了幾處殘址,已到下午,于是向着安義縣往雲居山的路回去。走到霹靂橋,因為連日暴雨,山洪泛漲,水流湍急,連接配接河上的橋面隻不過是寬不盈尺的石頭危橋,橋中間在洪水沖擊下已經開裂了一條新縫。人到河邊,又無别路可渡,隻好小心謹慎的從橋上過河。虛雲老和尚行走快捷,随行的人緊追也慢兩三步遠,當老人先行跨上石橋時,橋間新縫突然斷裂,老人神态飄逸地順勢一邁步,竟然穩穩的站立在河中央高出水面一尺多高的一塊河灘石上,在洪流中鞋底亦未沾濕。在河兩岸田中收種的村民目睹這樣的奇迹異事,都放下農具紛紛圍攏過來,拍手稱奇,歡呼雷動。其中有村民就說:“昨天晚上雷雨大作,我們親眼看到一條大蟒從廬山飛來,往這橋下經過,向南昌方向飛去了,在它後面有條大龍張牙舞爪的在抓捕它。現在這個老和尚這麼神通廣大,莫不是活龍王、活神仙來咱們這裡伏蟒除妖的嗎”?村民們聽到周邊的人這麼一說,互相瘋傳,一時之間,田間路上,四井八鄉的人們都趕來圍觀,漸漸人頭攢動,水洩不通,場面一下失控了。祝居士看到事态緊急,趕快接通江西省政府電話彙報情況,南昌市安義縣火速派來二、三十位民警維持秩序。在大雨中打着火把照明,才将老和尚一行人護送到一家飯店内,人群将飯店從四面八方團團包圍住,擁擠不動,不知道究竟有多少人。飯店的從業人員找來一把大交椅綁在一張大方桌上,祝居士登高對群衆大聲說:“兄弟們、朋友們,你們想見老和尚的心情,我們都很了解,保證大家都能見到,你們依次排成四行隊列,緩緩行走,互相之間不要擁擠,老和尚坐在這裡與你們見面”!大家熱烈鼓掌,自覺排成四行長隊,虛雲老和尚登到上面站立着對大衆講話:“衆位善知識,你們好啊!我虛雲慚愧,驚擾了大家,罪過罪過!我不是龍王,更不是神仙,也沒有神通,不知過去、未來,不知道你們的心,也不知道你們的命運,隻是多活了幾十年的一個普普通通的和尚。我請大家互相關照,邊走邊看,還要邊看邊走,不要停留,也不要問話,不要影響後面的人與我見面,就此拜托諸位仁者啦”!群衆聽到老和尚的講話後,就都有順序的從老和尚的桌前行過,然後離去,人流這樣繞行,直到淩晨兩點多以後,圍觀人群才漸漸散盡。

虛雲老和尚追思文選八•雲居初上•寶峰禮祖•一諾如金•參學南華

一諾如金。人群漸漸的離開後,雲公老人緊握着演成的手從桌子上下來,拉着他入屋安歇。回到房間,老人拿出三千元錢塞到演成手裡,十分誠懇地說:“這筆錢給你安頓你的母親,你可以接你母親在寶峰寺暫住,等山下挂單的小廟建好,就可以安排在廟裡去住,你母親負責管理那裡。如若你母親來不了,那留在南豐也行,這筆錢都用作你孝順你母的安置費用”。三千塊錢在當時可是巨款,當時在南豐縣買一斤糧食才幾分錢,演成堅決拒收,還是執意要回去,老和尚見狀再三歎息說:“俗諺有雲:揚州雖好,終非久戀之鄉。一失足成千古恨,再回頭已百年身。”說畢,無奈地轉身上床盤腿禅坐。七月初九日上午,洪水漸漸退去,安義縣政府派來汽車接雲公一行回雲居山。演成、無可向老和尚告假,步行回江西省撫州市南豐縣。1955年冬季,雲居山傳戒,虛雲老和尚來信請演成回山任引禮一職,那時演成身任南豐縣古城公社陸家大隊(古城鄉陸家村)會計,于是請假七天上雲居山禮拜虛雲老和尚。一到山上,老和尚即命知客傳士法師挂牌奉請他為引禮兼書記職務。演成立即制止說:“我隻向農業社請假一周時間,必須按期回去,逾期就會扣除工分,還要罰款”。他還是想回去做會計,老和尚也不再說什麼了,僅在雲居山住了三天時間就便回南豐去了。1957年,海燈法師在雲居山做方丈,開講《法華經》、《楞嚴經》,演成到雲居山聽經,加入海燈法師倡辦的雲山佛學研究苑學習,未及三個月,他又下山回南豐去了。1959年農曆九月初九日,虛雲老和尚委派戒全專程從雲居山将老人農曆九月初八日所寫一封親筆書信送到南豐縣古城公社寶峰寺演成手中,并帶來老和尚的口信,信中主要是一句話:“希見信後,即速來山一見”。演成詢問老和尚身體健康嗎?戒全回答說:“很健康”。當時演成身任古城公社陸家大隊會計一職,正是秋收決算繁忙的時候,一時分身無術,就請戒全回禀老和尚稍等一個月後秋收配置設定結束,再去拜見老和尚。在戒全離開後的第三天,也就是1959年農曆九月十二日夜裡,演成夢到虛雲老和尚來到他面前,神采奕奕,看上去身體非常健康。演成随即五體投地向老和尚頂禮,不覺悲從中來,雙手抱着老人的雙足,大哭而醒。轉身睡去,又做同樣的夢再次哭醒,心中詫異,也沒有放在心上。一連幾個晚上,都在同樣的夢境中哭醒,也未多想,一直忙着秋收的計算工作。過了一個月後,秋收工作基本上完成,演成入城打聽到南昌的班車,準備前往雲居山拜見虛雲老和尚,此時方知老和尚已于九月十二日在雲居山示寂了。記得1953年七月初一日晚上八點左右,演成在廬山大林寺曾向虛雲老和尚跪地請求在老和尚圓寂要走的時候,一定告知他去見一面,老人當時含笑點頭應允。現在虛雲老和尚在示寂前三天派人傳話請他速來山一見,可惜被演成心粗耽誤了,悔之不及,悔恨已晚。令人景仰難忘的是虛雲老和尚這麼多年以來,這個承諾一直堅守着,直至發願的人也已淡漠的情況下,仍然守諾不渝,生死恒一,一諾如金,甚至幾回入夢落實,虛雲老和尚一生真修實煉的行持真可謂是一部開演的大藏真經!(選自《虛雲和尚全集•追思錄》)

虛雲老和尚追思文選八•雲居初上•寶峰禮祖•一諾如金•參學南華

南華參學。宣化上人在1948年正月來到南華寺禮拜仰慕已久的虛雲老和尚,那時他的法名叫度輪,由智參法師向老和尚推薦說度輪是一位佛門人才,老和尚親自請宣化上人到方丈室說話,當即請他為南華寺戒律學院監學職務。宣化上人堅決推辭說:自己行程萬裡遊方參學,是為了脫生死而來親近善知識,如果老和尚能保證我了生死,那麼即使赴湯蹈火,粉身碎骨,也在所不辭。老和尚聞言開示他說:“自己生死自己了,各人吃飯各人飽。我如果說保證讓你了生死,那肯定是在騙你,我絕不會這樣做。雖然如此,我要讓你明白的是:修行最重要的是福慧雙修,方克有成。一個修行大乘佛法的人,絕不可甘做自了漢,總想着獨善其身,應當行菩薩道,要兼善天下,護持常住,為大衆服務,即可福慧圓滿,那麼生死自然就會了脫”。當時正值春季傳戒期間,虛雲老和尚那位住宿于後山岩洞中的老虎弟子,每日在做早功課的闆聲敲響時,都會在寺院周邊巡視,來時會聽到由遠而近的虎嘯聲,這隻老虎每次在老和尚傳戒時都會下山來護持戒場。春戒傳畢,虛雲老和尚獨自悄然傳回雲門寺。九月中旬的某天夜裡,南華市被持槍匪徒搶劫,虛雲老和尚聞訊即從雲門寺趕來南華寺,召集戒律學院全體師僧開會,可是學生們經此一劫都要退學離去。虛雲老和尚極力挽留,無人聽從,見此情景,老人放聲大哭說:“我盡未來際,永不再辦佛學院”!宣化上人見此大受感動,發願誓将佛學院的工作一肩荷擔起來,将正常教學秩序平穩維持下來,其他授課老師都一一離開了,宣化上人獨自一人承擔了學院所有課程的教授和管理工作。1949年元旦過後,佛學院的各項工作恢複正常,宣化上人才辭去學院教務主任一職,居住在藏經樓看閱大藏經。南華寺春期傳戒,虛雲老和尚請他為尊證阿阇黎。春戒傳畢,随從老人到韶關大鑒寺,後命他去雲門寺為班首,領衆熏修。到了夏季六月,由于雲門寺環境濕熱,宣化上人身體染上了嚴重的濕疹病,不得不去廣州治療,特向老和尚請假治病,老人握着他的手說:“不要去,去了即再也無法傳回了”!宣化上人當時心想治好濕疹幾天後就會回來雲門寺了,這麼短暫的時間估計不會有什麼意外發生,故此決意要去。老人聞言,凄然淚下,緊握着他的手說:“你離開這裡後,我們就再也不能相會啦”!宣化上人安慰老和尚說:“病愈即返,請老和尚放心,不要擔心挂念”。老人聞後,語氣堅定的囑咐道:“此去當為釋迦老子争口氣,為曆代祖師建道場,前途光明無量。努力,努力!好自為之,勿負我之期待”!濕疹治愈後,本拟在八月十五中秋節天氣涼爽之後傳回雲門寺,孰料交通斷絕,無法傳回,隻得來到香港,隐迹于荃灣觀音洞中修行。(摘自宣化上人《憶念雲公前塵後際因緣如是》)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