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記者手記:在亞運村住一天是怎樣的體驗?

新華社杭州8月31日電(記者顧小立、林光耀)29日清早,初秋的杭州迎來了陣陣細雨。帶着簡單的行李,記者從辦公地出發,乘坐40分鐘的地鐵來到了杭州亞運村,參加亞運村運作管理中心組織開展的演練活動并進行采訪。

記者手記:在亞運村住一天是怎樣的體驗?

杭州亞運會運動員村歡迎智語

和大多數人一樣,從未進入過亞運村大門的記者,對許多問題充滿好奇:在亞運村,住得怎麼樣?每天能吃到什麼菜?可以體驗到哪些獨特的服務?

記者手記:在亞運村住一天是怎樣的體驗?

亞運村代表團歡迎中心

來到代表團歡迎中心,經過仔細的安檢流程,負責接待媒體的從業人員在給記者換發證件後不忘叮囑一句,“今天雨大,傘帶上了嗎?小心路滑!有任何需要幫助的地方,随時給我打電話。”

記者手記:在亞運村住一天是怎樣的體驗?

參加演練的媒體通過媒體安檢通道進入亞運會運動員村媒體中心。

在運動員村注冊分中心,各項演練活動正有序進行。從業人員告訴記者,此次演練内容包括各場所運作、專項業務運作、後勤服務、突發事件處置等五大類28個業務領域。發生擁堵如何疏解,遇到争執如何化解,證件遺失如何補辦,語言不通又如何處理……各種在賽時可能出現的問題,在記者拿到的演練方案上都被盡可能考慮進去,并一一進行了應對訓練。

記者手記:在亞運村住一天是怎樣的體驗?

亞運會運動員村注冊分中心

細緻周到,是記者對亞運村服務的第一印象。

一入村,人員接駁車後面專門配備了一輛行李接駁車,讓初來乍到的賓客不必再費勁提着“大包小包”穿行;刷房卡來到住地,電視機、吹風機、洗衣機等各種生活裝置一應俱全;出門在村内逛逛,銀行、健身中心、商業中心、特許商品店随處可見;如果有想吃冷飲的客人,都不用走進超市——村内已配備到處“行走”的冰淇淋車。

記者手記:在亞運村住一天是怎樣的體驗?

亞運村内,接駁車有序運作。

步入餐廳,面積達8400平方米、有着近4200個座位的運動員食堂賽時将從早上五點營業到淩晨一點,為1萬餘名運動員提供不間斷的餐飲服務保障。在先前的宣介活動上,東坡肉、宋嫂魚羹、清炒蝦仁等6道菜品已揭曉問世。實際上,亞運村内關于“吃”的故事遠不止此。

記者手記:在亞運村住一天是怎樣的體驗?

杭州亞運會運動員村的運動員餐廳

“餐食不僅要好吃,還要安全。”亞運村運作管理中心餐飲服務中心副主任胡傳剛介紹,運動員菜單充分考慮了食品安全、食源性興奮劑防控、食品營養、飲食文化、特色餐飲等方面的要求,菜單經多方專家評審,并已報亞奧理事會稽核确認。

中午時分,食堂裡逐漸熱鬧了起來。在此次演練活動中,亞運村專門進行了就餐壓力測試,29日中午高峰時段有3700多人同時用餐。胡傳剛說,餐飲部門按照最高峰的人員數量準備菜品,分批分時制作,缺的菜能及時補。“就餐人員一方面可以在不同的檔口之間挑選,同時從業人員會提示就餐人員各個檔口的排隊情況,同步做好引導,友善就餐者選擇。”

記者手記:在亞運村住一天是怎樣的體驗?

參加演練人員在運動員餐廳就餐。

高效有序,是亞運村做好服務的一大“秘訣”。

在亞運村,最常聽到的兩個字是“歡迎”,最常見到的動作是微笑和鞠躬。在各處堅守崗位的賽會志願者們,耐心解答着大家的疑問,随時提供幫助,即使到了深夜時分,志願服務的電話仍能撥通,一些應急訴求仍能得到快速響應。

記者手記:在亞運村住一天是怎樣的體驗?

亞運村内不同語種的歡迎智語

8月30日,此次綜合演練落下帷幕。有一起采訪的媒體同行感歎說,“很明顯,亞運村已經準備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