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北銜京城,南接潇湘,一絲味蕾,逐千裡湘遇。在京城帝都,湘菜已然成為食客們喜愛的舌尖新風潮。識局者勝,破局者存,在風雲變幻的餐飲市場中,湘菜品牌以匠心緻遠,勢燃京城。風雲激蕩的興盛史,每個京城湘菜人都是這段曆史的創造者、參與者和見證者。一部湘菜京豔錄,有他們的故事。
文/何婷 圖/黃超
為何要攀登?因為山就在那裡!千山萬水,是攀登者的燦爛勳章,挑戰新高,是湘菜人的執着追求。要問北京湘菜的“峰”在哪裡,北京湘菜人異口同聲說,不采訪胡平,不足以反映北京湘菜的現狀和将來。二十多年間,胡平帶領旗下品牌潇湘府、千禧國湘,創造了一個又一個标杆,翻越了一座又一座高峰,以二十多家“大”店雄踞京城各方,奠定了在北京高端湘菜中的江湖地位。
大隐于世的“高手”,赢自己!
如果餐飲業有江湖,那麼胡平就像是一個“隐世高手”。他鮮少接受采訪,也極少參加同行聚會。但與之形成鮮明反差的是,胡平一手創辦且獨資營運的品牌——潇湘府和千禧國湘,在定位和品質上一直“高舉高打”,在同行和消費者眼中,是“中高端湘菜”的代名詞。
神秘的濾鏡下,胡平顯得特别低調。他說:“我隻做了一件事——開小小湘菜館。”胡平出生在沅江農村,18歲那年到北京入伍當兵,8年後退伍做起生意,直至千禧年與老鄉合夥開了家湘菜館。行業迅猛發展的勢頭,引他深入。2003年胡平創辦潇湘府,如今15家潇湘府陪着無數食客走過了20年,塑造了品牌實力,也打造了一支“能打硬仗”的團隊。
“進國貿是十年前就有的想法。”2022年,千禧國湘亮相寸土寸金的國貿地段,定位傳承和發揚湖南傳統文化的高端湘味宴請餐廳,從産品呈現到場景建構,将湘菜體驗場景又提升了一個層次。“千禧國湘新店每一次亮相,都是一個标杆。”千禧國湘已連開三家,胡平把他們定位為一、二、三代,他說一代要比一代出彩,一代超越一代。
時至今日,在不少消費者心中,湘菜仍與高端挂不上勾。“湘菜要往上拔,要從品質上提升。”有了20年積累,胡平自信滿滿:“高度是無限的,我們具備了往上沖刺的實力。”原來,有實力卻低調的人,内心氣韻深藏,懂得藏鋒守拙,關鍵時能一招制勝。
永不停止的“學者”,無上限!
成功的人都有一個共同點——永不停止學習。胡平初始學曆不高,但他先後四次進入北大和清華學習,目前還是北大“學者班”的學生。他笑言可能是最後一次了:“年齡實在太大了,老師比我小多了。”
堅持不懈的學習給他帶來巨大收獲,與精英同學碰撞,與頂尖教授讨教,然後嫁接企業,一點即通。他也鼓勵團隊學習,為打造千禧國湘,團隊耗費500萬,去學習如何将天下好食材通過湘菜的料理手法打造出世界級别的美食。“為了學習和尋找食材,全國各地沒有我們沒去過的地方,出國也不少。”
用美食連結湖南文化與世界,讓食客達成舌尖湖南之旅。為了一道招牌菜,胡平親自到甲魚原産地漢壽,精選3.8-4斤、生态養殖的純種中華鼈。有了好食材加持,一道紅煨甲魚,搭配糯米飯澆汁,連米其林評委都被征服,直呼“好吃”。傳承正宗的湘派美味之外,還向其他菜系學習,造就湘味臭鳜魚的暢銷神話。臭鳜魚是知名徽菜,但在潇湘府臭鳜魚賣得有多好?“把一年的銷量擺起來,可以繞五環一圈還有多,有幾十萬條。”
湘菜的崛起,潛藏着每一位湘菜人對技藝的鑽研、對管理的精進、對品質的融合更新,沒有上限,永無止境。
來自湖南的“北方人”,有格局!
很多次,胡平走進餐廳,會意外地收到一句“歡迎光臨”。他會微笑以待,不怪新員工不認識他,現在他不巡店,又不給員工開會,樂得當一個“隻管制度不管事”的甩手掌櫃。
所謂企業文化,與老闆的風格息息相關,企業能走多遠就看老闆的格局有多大。胡平成年後都生活在北方,性格裡自然流淌着北方人不繞彎子、不拘小節的特質。他帶團隊深刻貫徹“放手、放心、放權”和“裝傻、裝瞎、裝聾”的風格,做到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胡平坦言自己是個不太像湖南人的湖南人,來北京三四十年了,雖然每年還是會回去,對湖南的印象或許已經模糊。但是他笃定認為,他的根還是在湖南,他愛家鄉。為家鄉修路、裝路燈、資助困難戶……村裡的事,他總是慷慨解囊。
“當你事業好了,你身邊的人,和你一起長大的人,與你喝同一個池塘水的人,有困難你管了沒有?”善其身者,兼善天下,胸懷大愛的“念鄉人”胡平,一口正宗的湖南塑普,一份飽含鄉情的湘菜事業,是他與家鄉永遠剪不斷的關聯。
登山,是仁者的自勵、智者的挑戰、勇者的超越。如今,胡平與北大清華的同學每周都會去爬一次山,一次次的攀登中,不知道他們之間又将産生怎樣的思想火花。跨行業的“山峰”、越發展的“丘壑”、邁更新的“險隘”,湘菜發展的步履,又來到新的山腳。胡平說:高無止境,更美的風景在更高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