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娃被吼後不說話,還反求抱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嗎?

作者:育兒讀書樂

閨蜜文文時常有這樣的困惑:面對孩子的各種無理取鬧,我時常忍不住吼他,可每次吼完又非常自責。關鍵孩子剛被吼過,卻眼淚汪汪地跑過來要求抱抱,是該抱還是不該抱呢?

(一)為什麼娃被吼後不說話,還反求抱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嗎?

被吼的娃反過來求抱抱,此時我們一定要抱抱他。心理學家曾做過一個“靜止臉實驗”,一對母子先進行熱情愉悅的互動,孩子表現得非常開心。接着讓母親進入“靜止”狀态,不管孩子做什麼,母親都面無表情,覺察到母親異常的孩子,先是嘗試用各種辦法跟母親互動,但堅持兩分鐘後仍然得不到母親回應,便大哭起來。

實驗資料顯示,在母親毫無反應的幾分鐘裡,孩子心跳加快,體内壓力激素增加,如果再堅持下去,孩子大腦的關鍵部位細胞甚至會死亡。父母的情緒反應對孩子來說至關重要。

為什麼娃被吼後不說話,還反求抱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嗎?

幸福的童年可以治愈一生,不幸的童年用一生來治愈。

被吼後的孩子反過來求抱抱,這是孩子極度缺乏安全感的表現,他怕父母再也不理他了,怕父母再也不愛她了,甚至怕父母就此一走了之,剩下孤孤單單的他。抱他并告訴孩子,你不喜歡的是他的行為,而不是他本人。我們要做的是和孩子一起打敗問題,而非站在孩子的對立面,讓他感到孤立無援。讓孩子清楚的知道,無論任何時候,父母永遠愛你。

當我們面對各種各樣讓人焦慮、抓狂、氣憤的情境時,作為父母,我們通常會選擇“吼”的方式來處理孩子的情緒。

經常“吼”孩子,因為害怕父母的吼叫,孩子可能停止哭泣,隻會讓孩子的不良情緒積聚或隐藏起來,但他内心的消極情緒并沒有得到很好的釋放,一旦再遇到類似的情況的“引燃事件”,壞情緒還會以同樣的方式再次爆發。

為什麼娃被吼後不說話,還反求抱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嗎?

别一言不合就吼孩子,後果不敢想象。

(二)吼孩子會對孩子造成哪些危害呢?

①吼孩子,容易導緻孩子内心産生恐懼,極其缺乏安全感。

吼孩子,是父母無法控制情緒的表現,隻是彰顯了我們的權威,我們的吼叫隻會讓孩子内心因害怕而委曲求全,導緻孩子缺乏安全感。

②吼孩子,導緻孩子産生自卑感,遇事不自信,容易陷入習得性無助的怪圈。

一直被吼,孩子在父母那得不到認可,再怎麼努力也得不到父母的肯定,久而久之,會破罐子破摔,形成幹什麼事也不如别人家的孩子,看不到努力的意義,會形成“我不行”的潛意識,最終陷入習得性無助的怪圈。

③吼孩子,導緻親子關系疏遠。

人都是渴望被關注和愛的,孩子也不例外,沒人想天天聽到别人的怒吼、打罵,如果一直被吼,孩子會關上自己的心門,尤其到青春期時,甯可隐藏自己的消極情緒,也不願意敞開心扉和父母溝通,因為一次次怒吼,正在一次次的把孩子推向更遠的地方。

為什麼娃被吼後不說話,還反求抱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嗎?

(三)父母該如何正确處理孩子的消極情緒呢?

首先,我們要整理好自己的情緒,千萬别被孩子的情緒點燃了。

情緒是會傳染的,我們的壞情緒也會影響到孩子。如果我們一有情緒就采用不當的方式發洩,孩子也會有樣學樣。如果我們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即使出現消極情緒,也能坦然接納,并采取積極的方法合理釋放,孩子也會從我們身上學到積極處理壞情緒的方法,進而和壞情緒和平相處,擁有積極、健康的心态。

其次,引導孩子正視自己的消極情緒。

比如孩子在室内跑來跑去,一不小心磕到書櫃的角上了,孩子在那哇哇大哭,大多數家長會呵斥孩子:“看你不聽話,亂跑,現在可好了,磕到了吧?哭什麼哭,有什麼好哭的?”孩子被媽媽一吼,硬生生地把眼淚憋了回去,心裡委屈卻不敢流淚。

如果遇到類似情況,我們可以換一種說話方式,比如拉着孩子的手說:“剛剛磕疼了,你很難過,對嗎?”娃委屈地點點頭,“你難過是正常的,如果我磕疼了,我也會難過,是以你哭并沒有錯。”孩子聽完,知道自己的情緒被關注了,可能一會就不哭了。

為什麼娃被吼後不說話,還反求抱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嗎?

我們總是通過否定、壓制的方式阻止孩子因情緒不佳而表現出來的“無理取鬧”行為,其實,孩子與成人一樣,也會有情緒低落的時候,也需要調節和發洩,如果壞情緒長期被壓抑,久而久之,孩子就會形成不成熟的心理防禦機制。

當孩子有壞情緒時,我們要了解孩子,并且讓他們知道,無論高興、開心,還是憤怒、沮喪,都是正常的。隻有孩子從内心正視自己的消極情緒,以後再出現類似情況時,他才會心平氣和地面對自己的各種情緒。

最後,心平氣和地引導孩子表達情緒。

孩子年紀小,通常不能準确地表達情緒,發怒、哭鬧無疑是他們最直接表達情緒的方式,可我們也不能任由孩子一有消極情緒,隻能通過發火、哭鬧的方式,來滿足自己的需求。

我們應教會孩子正确表達情緒,比如當孩子因某件事沒達到他的心理預期而哭鬧時,我們可以告訴他:“如果你感到不高興,就要勇敢說出來。”

引導孩子表達情緒時,我們的語言要簡潔、平和,而不是帶着批判孩子的情緒來指責他,比如:“你哭什麼,有事不能說出來嗎?”“你這樣動不動就生氣,不說出來,我怎麼知道你的想法?”這樣的溝通方式,隻會加重孩子的消極情緒,更促使他們逃避,不願跟我們傾訴。

為什麼娃被吼後不說話,還反求抱抱,知道真​相後你還敢吼嗎?

如果我們用平靜的語氣詢問:“能跟我說說你今天為什麼不開心嗎?”你的關心會讓孩子感覺自己被關注和了解了,才更願意打開心扉,跟你分享自己的情緒和感受。

暴力、怒吼,成為很多孩子的噩夢,你對孩子做過的事,都會在他們身上留下烙印。

記得看過這樣一句話:你打罵孩子,孩子不會停止愛你,他隻能停止愛自己。願我們的孩子從小都能被溫柔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