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華清回憶錄-63

作者:表裡如一大好河山
劉華清回憶錄-63

創辦正規軍校

1951年1月,西南軍政大學改建為中國人民解放軍第二進階步兵學校。

頭年10月,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了鴨綠江,與北韓人民軍并肩作戰,抗擊帝國主義侵略。11月5日,中央軍委鑒于形勢發展需要,召開了軍事學校及部隊訓練會議,決定創辦正規軍事學校。成立了軍事學院和總進階步兵學校;各大軍區辦的軍政大學及其分校,分别改建為進階步兵學校和步兵學校。第二進階步兵學校的主要任務,是培養我軍正規化、現代化建設的初、中級軍事指揮員和政工幹部。

學校由李達任校長兼政委,餘秋裡任副政委,徐立行任副校長;我任政治部主任,張衍任副主任;訓練部部長由徐立行兼任,尚思光、張文峰任副部長;校務部部長初為解長林,後為袁血卒,武承先任副部長;幹部管理處處長由餘秋裡兼任,曾焜任副處長。校黨委由餘秋裡、曾焜、尚思光、解長林和我組成,餘秋裡擔任黨委書記。

學校設五個正規大隊和一個訓練團,附設有參訓、俄文、幹部輪訓、婦女四個隊和一個繼續改造教育國民黨起義、投誠和被俘軍官的進階研究班。

1951年1月,正規大隊的學員開始入學,總數2000餘名。這批學員多數是從部隊抽調的優秀團、營、連指揮員和師、團機關的股長、科長、參謀、幹事等軍政幹部,其中團、營幹部占47%,抗日戰争時期入伍的占71%,功臣、模範占51%。

他們都經過多年革命戰争的鍛煉,有較高政治素質和軍事經驗。但這批學員由于大都是貧苦農民出身和長期處于戰争環境,沒有機會系統學習軍事、政治理論,教育程度普遍較低,多數在初小以下,更缺乏自然科學知識。由于革命戰争勝利,學員中一些人也滋長了居功驕傲、和平享樂的思想。在長期分散作戰的環境中,有較多遊擊習氣。多數學員在解放西南後,接着又進行了将近一年的剿匪鬥争,沒有休整,就調來學習,心理準備不足,有的還有抵觸情緒。特别是部隊來的指揮員,在本機關有警衛員、通信員照顧生活,現在要過正規的緊張的連隊學員生活,一時不能适應,有的還放不下架子。

我們制定了分階段實施的教育計劃。确定學制為一年半,半年進行預科教育,一年進行大學教育。預科教育主要端正學習态度和突擊補習文化,嚴格進行制式教練和正規軍事生活的養成教育,克服遊擊習氣,抓好校風建設;大學教育實施計劃,是依據軍委“要求在現有基礎上,掌握枚術,學會聯台兵種作戰,使其在對帝國主義的作戰中,有組織與指揮近代作戰能力”的方針,和“必須以戰術教育為中心”的指導原則而制定的。軍事大隊,以排、連、營、團戰術為主要課目,政治大隊以系統的政治理論教育和蘇聯軍隊及志願軍的政治工作經喻為主,穿插進行形勢教育和政策教育。

1951年1月初,召開了校黨委擴大會議。會議深入讨論了軍委的教育計劃和訓示,研究了學校執行新任務的情況,通過了《關于執行軍委教育計劃和軍區訓示幾個主要問題的決 議》。

《決議》分析了創辦正規化軍校的有利因素和存在的困難,着重指出:必須堅決執行軍委明确規定的教育方針和教育計劃,要以毛澤東軍事思想和蘇聯的軍事科學為學習目标,認真總結我軍成功的作戰經驗;教學指導上,必須掌握少而精的原則;提倡群衆路線的民主教學方法,開展互教、互學、互助;要加強愛國主義和國際主義教育,加強組織性、紀律性教育;要樹立黨的上司觀念,健全黨委制等,要求學校一切工作必須圍繞教育計劃進行。

2月,為傳達軍區組織工作會議精神和貫徹校黨委擴大會議決議,校政治部召開了政治工作會議。會上,我針對當時幹部中存在的有礙新任務和教育計劃執行的各種思想傾向,如對學校工作的臨時觀點,不願深入鑽研業務、工作疲沓、害怕正規軍事訓練等不正确思想,進行了分析批判,強調必須以原則性去對待個人主義,指出,沒有原則性就分辨不清是非,就不能克服個人主義,就不會有堅強的上司工作。

這兩次會議,使各級上司提高了對辦正規軍校戰略意義的認識,統一了思想,為辦好正規軍事學校做了極重要的心理準備。會後,出現了全校人員上下一緻,為迎接新的繁重教學任務而緊張工作的可喜局面。

1月30日,學校開始了預科教育。

首先進行了抗美援朝形勢教育,使學員對美帝國主義的侵略本性和兩大陣營鬥争形勢有所了解。請來了“中美合作所”大屠殺中幸存的地下黨員,作“烈火中永生”的報告;組織學員參觀反面典型劉介梅翻身忘本、喪失革命意志的展覽等,增強學員的戰争觀念,樹立永遠是戰鬥隊的思想。

學員們聯系思想實際進行了讨論,檢査了居功驕傲、和平麻痹思想,不少學員慚愧得掉淚。經過這段學習,學員認清了形勢,提高了軍隊正規化、現代化建設必要性的認識,增強了學習信心和服困難的決心,為下一步文化學習和軍政學習打下了較好的思想基礎。

根據劉伯承司令員一貫倡導的“治軍先治校,治校必嚴”的思想,我們“嚴”字當頭,狠抓了校風建設。對全體人員特别是團以上上司幹部和學員提出了嚴格要求,樹立正氣,狠批錯誤思想。校黨委一班人,堅持原則,剛正不阿,雷厲風行,以身作則,為全校同志作出表率。校上司對各種違背原則的言行和不良思想傾向嚴肅進行批評教育,對幾件典型的錯誤事件 果斷處理。這些做法,使學校的歪風邪氣很快被刹住,大大提高了整個學校的原則空氣,保證了教學計劃的順利實施。

文化教育是2月中旬開始的。學員按教育程度不同,劃分了國中、高小初小甲、初小乙四個年級,主要學習國文、數學、化學、自然常識四門課程,由訓練部文教系組織實施。學員的學習積極性非常高。但是,畢竟文化底子薄,年齡相對偏大,沒有按部就班學習習慣,加上教學計劃安排較緊,學員們盡管廢寝忘食地學習,還是困難重重,大家普遍反映,“要求高,進度快,習題多,吃不消”。

根據這一情況,我們一方面要求學員認清文化學習的艱巨性,要當作“堡壘”來攻克;另一方面深入教學第一線,幫助總結經驗,研究改進教學方法,組織教員試講,加強輔導,開展包教包學、互助互學活動。由于校黨委的正确上司,教學方法的改進和教員的辛勤努力,特别是全體學員的拼搏精神,學習成績很快得到提高,三個月就完成了教學任務,多數學員各種考試成績在80分以上。學員教育程度的迅速提高,為進入本 科學習創造了必要條件。

我們提前進行了大學教育的準備工作。擔任大學教育的教員,準備了教案、教具,并經過了集體讨論和試講。校上司檢查後,認為已具備了實施大學教育條件,便在5月5日舉行了開學典禮,學員轉入大學教育。

開學典禮時,軍區首長賀龍司令員、鄧小平政委、李達副司令員和王新亭、張子意副主任等都參加了典禮。賀龍司令員代表中央軍委,向各軍事、政治大隊授了軍旗。授旗儀式後舉行了莊嚴的閱兵式,接受軍區首長檢閱。

大學軍事教育的中心内容是學習毛澤東軍事思想和諸兵種聯合作戰戰術訓練。以毛澤東軍事著作、劉伯承譯著的《合同戰術》為基本教材。教育分兩個學期進行,第一學期主要學習連、排戰術和兵種知識,第二學期主要學習營、團戰術和必要的參謀業務知識。此外,還有隊列教練、射擊、兵器、刺殺、地形學、築城、共同條令、後方勤務等課目。

在教學方式上,除教員系統講授軍事理論知識外,還有課堂讨論、沙盤作業和練習團配合下舉行的戰術演習等。

軍事大隊的政治教育,主要是形勢任務和《社會發展史》 的理論教育。政治大隊除形勢任務教育外,以《社會發展史》和《軍隊政治工作》為主課。

大學教育的内容多,時間短,但教員和學員都很努力,發揚了我軍英勇頑強的作風,刻苦鑽研軍事理論和改革教學方法,教學計劃執行得比較順利。

9月,我離開了學校,調第十軍工作。

令人欣慰的是,後來學校的同志們告訴我,1952年5月,這批學員都順利通過了國家考試,成績優良率占 57.5%;179名學員被評為優等生,208名學員被評為學習模範。畢業典禮上,賀龍司令員代表中央軍委和西南軍區對學校取得的成績表示熱烈祝賀。賀龍司令員和鄧小平政委還親自給學員頒發了畢業證書和獎狀、獎品。

從1949年5月到二野軍大開始,兩年多的學校工作經曆中,我深深體會到,軍校工作,不論戰時還是和平年代,都是軍隊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要建設一支現代化、正規化的軍隊,辦好軍事院校,培養治軍人才,是不容忽視的重要方面,是一項戰略性任務。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