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作者:青允(爸媽精讀作者)

有位網友在社交平台分享了自己最近的一段經曆:

媽媽買了一箱孩子喜歡的酸奶,孩子興高采烈地打開,媽媽順勢問了一句:可以給媽媽來一瓶嗎?

孩子開心地說:好呀,随便喝,我請你喝。

媽媽很開心地說:哇,我兒子真大方。

爸爸突然在旁邊冷笑道:又不用他出錢買,肯定大方啦。爸爸的“掃興”,已經不是第一次了,而是在生活的每時每刻:

媽媽說:好開心,兒子最近不挑食,看起來長高了不少時,爸爸會說:沒有很高,你看誰誰誰,又高又壯。

一旁的孩子瞬間眼中蓄滿了淚水,一臉倔強地看着爸爸說:我是不是永遠比不上别人家的孩子?

莎士比亞曾說:你的舌頭就像一匹快馬,它奔得太快,會把力氣都奔完了。

如果父母的言語充滿打擊與掃興,對孩子的影響會被深深烙印在記憶裡;一個人和他的原生家庭有着千絲萬縷的聯系,而這種聯系,會影響他的一生。

說話掃興的父母,不僅影響了孩子的童年,更影響了孩子以後的人生。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父母說話掃興,孩子容易不幸福

《好父母說話之道》中有這樣一句話:和孩子說話這件事情,是一場修行;瑣碎的日常溝通裡,需要傾注大量精力和耐心。

深以為然。言語本來應當是思想的仆人,但現實中,卻往往變成思想的主人。

有時候明明是一件開心的事,但因為父母的不好好表達,孩子聽完覺得很掃興,長時間的積累,孩子隻會覺得生活一片荒涼,不過如此。

有位部落客的侄女,就深受其中。

話說她帶侄女去雲南旅行,一路上她和侄女都興緻勃勃地按照網紅路線打卡、吃美食,但每一次問小侄女“喜歡嗎?”得到的都是類似“湊合吧,還行吧”之類的回複。

從麗江到了大理雙廊之後,侄女開始不斷抱怨起來:“這兒人太多了,這菜真難吃,這個住的地方太費勁…”

部落客問她:“你眼睛看到的是每個地方最差的一面;嘴裡說的,也全是負面和掃興的話;這樣你自己開心嗎?”

“雲南的花真好看,雪山真壯觀,古城的石闆路和老房子很有特色,納西洋芋飯好吃、客棧裡的服務很貼心,謝謝小姑帶我出來玩…正面表達有這麼難嗎?”

沒想到,侄女突然哽咽起來……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原來侄女從小開始,每次她說好開心,媽媽會說有什麼可開心的;

當她說什麼美食真好吃時,爸爸就會說一副沒見過世面的樣子;

父母對她語言的打擊讓她一直壓抑着自己,明明身處幸福,卻嗅不到幸福的味道。

布倫·布朗曾說:父母對孩子說的每一句話,都在塑造他們的未來。

頻繁聽到消極的話語,可能導緻孩子形成消極的思維模式,難以看到問題的積極面或尋找解決辦法。

好好說話,不說反話,正面表達,積極回報,才能培養出一個幸福感滿滿的孩子。

父母越會好好說話,孩子越幸福,反之不會說話的父母,孩子也容易不幸福。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廢掉孩子的,是父母的不斷暗示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裡這樣寫道:

“孩子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所有關于自己的話,并将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對于孩子來說,父母是孩子最信賴和最親近的人,他們會全盤接受父母對自己的評價,直至植根到心底。

知乎上有人問:你知道一直被父母負面影響是多麼無助嗎?

一個高贊回答說:我懂。

接着她分享了自己的經曆:

剛畢業,簽下第一份工作時,第一天報到,她一大清早起來用心收拾自己,很是期待自己的第一天上班,結果媽媽輕描淡寫地說了句:醜死了。

她的好心情刹那破滅,瞬間崩潰。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在一個說話掃興的家庭裡,父母的言語經常帶有消極、沮喪和不滿的色彩,會給孩子帶來壓抑和沉悶的感覺。

猶如前段時間,在一則短視訊中:一個小男孩哭訴說自己考了99分,超過平時的成績,本來他還挺高興的;

但是爸爸媽媽非要問他,那一分丢哪裡了?是不是知識點掌握得還不夠多、不夠準确?

雖然父母出發點是好的,不希望孩子因為一點小成績就驕傲,但是日複一日下來,會讓孩子很難從心裡認同自己的成就。

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孩子可能會變得消極、情緒低落,甚至喪失了對生活的熱情。

心理學上有個“暗示效應”,說的是人會無意中接收其他人發出的資訊,進而做出與資訊相對應的反應。

如果父母經常對孩子說“你不行”“你真笨”“你比誰誰誰差遠了”……

潛移默化中,孩子隻會深信自己像父母所說的那樣,注意力隻放在缺點上,長此以往,内心滋生自卑心理。

如果總是孩子總是在打擊中成長,不停接受負面暗示,孩子會産生很大的挫敗感、缺乏自信。

當孩子長期受到壓制和否定時,父母的評價标準就會被内化;即使成年後,這種習慣性否定的态度會不時地侵擾他們,讓他們始終不滿意自己的成績。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父母如何說話,關系着孩子的未來

央視家庭教育紀錄片《鏡子》裡面有這樣一句話:

“每個孩子生下來都是一張白紙,父母就是作畫的人,白紙變成什麼樣,關鍵在于父母如何來繪這幅畫。”

我們經常會聽到父母們抱怨:“為什麼孩子總是不聽話?為什麼不好好寫作業?為什麼總是那麼令人失望……”

甚至很多父母期待用說教、打罵、威脅、警告、獎勵等方法讓孩子變得聽話,結果隻會越來越差……

因為,長期且有效的溝通方式,是從孩子出發:

1、不打壓,發現孩子的閃光點

心理學中有一個“冒名頂替綜合症”。

患有這個病的人,無論在别人眼裡有多優秀,總覺得自己還不夠好,不值得眼前擁有的一切。

當被誇獎時,他們會感到不安,刻意貶低自己的成就。

研究表明,這類型人大多來自打壓式教育。

父母對孩子過于嚴苛,孩子往往會帶有完美主義傾向;時間長了,孩子很難從心裡認同自己的成就。

父母要不斷地開慧眼、長慧根,随時随地發現孩子身上的閃光點,經常鼓勵孩子,幫助他順利跨過自己人生的溝溝坎坎。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2、有邊界,尊重孩子的隐私

有一位母親擔心女兒戀愛,經常跟蹤女兒,而且随便拆開女兒的信件來看。

當孩子抗議說這是個人隐私權時,這位母親卻說:

“你才多大呀,就開始有隐私了?你知道什麼是隐私嗎?那些見不得光的髒東西,才叫隐私呢!小小年紀你就要隐私?”

無形中,侵犯孩子的同時,也把孩子推得更遠了。

中國式父母很喜歡說這樣一句話:“我們都是為你好。”

不可否認,父母的确為子女付出了很多,但為什麼總是得不到了解,甚至把孩子養成了仇人呢?

其中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邊界感模糊,事事都要摻和。

父母有邊界,是對親子關系最大的保護。

3、會傾聽,讓孩子把話說完

阮庚梅說:多蹲下來聽孩子說話,你看到的将是—個純真無瑕的世界。

父母應該多花一點時間,以同理心去傾聽孩子,并引導孩子說出心裡的真實想法,引導他自己去解答問題;并且注意在适當時間,表述一下自己的想法;

如此一來,父母就能引導孩子做出可行的選擇。

比如,可以這樣引導孩子:

“是嗎?你認為這件事情他們做得對嗎?”

“寶貝兒,我想知道你心裡是怎麼想的!”

“孩子,告訴媽媽你真實的想法,我想我是能夠幫助你的。”

……

引導性的語言可以拉近孩子與父母的距離,能夠讓孩子更容易、更樂意表達自己的思想;這樣父母才能給予更好的建議。

不做說話掃興的父母,不僅能幫助孩子塑造積極的自我形象,還能夠培養他們積極面對生活的态度。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最好的教育是:時刻提醒自己,不要做一個掃興的父母

寫在最後

英國作家吉爾·羅賓斯所言:“孩子的心智和心靈是不可複制的,他們需要父母的慷慨和善意來保護這種獨特的力量。”

讓我們摒棄僵化的角色,成為學習的夥伴、傾聽的導師、了解的支援者。

時刻提醒自己,不要成為那個掃興的父母,管住嘴,才能讓家庭和孩子擁有最大的幸福和快樂。

作者簡介:青允,富書專欄作者,用文字激勵自己,同時溫暖身邊人,文章:爸媽精讀,本文版權歸富書所有,未經授權,不得轉載,侵權必究

注:本文章圖檔來源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