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地廣人稀”到“地廣野豐”,各民族如何共同開發江南?

作者:融媒土左

土左旗大小事// 盡在“融媒土左”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地廣人稀”到“地廣野豐”,各民族如何共同開發江南?

東漢末期到三國初期(184年—226年),在曆經半個世紀左右的戰亂災荒後,整個黃河流域和淮河流域以及關中地區這些主要的經濟區遭到嚴重破壞。西晉至十六國時期,戰亂不斷,災荒、饑馑、疾疫流行,北方經濟再次遭受嚴重破壞。與北方地區不同的是,六朝時期的南方地區相對安定,長江流域特别是長江中下遊地區的社會經濟迎來了前所未有的發展機遇。

【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從“地廣人稀”到“地廣野豐”,各民族如何共同開發江南?

▲《蠶織圖》是中國古代繪畫藝術的瑰寶,表現了南宋初年浙東一帶從“臘月浴蠶”至“下機入箱”的養蠶、織帛生産過程。圖為《蠶織圖》局部。黑龍江省博物館藏

西漢時期,長江流域還是地廣人稀、火耕水耨(nòu)的地區。《史記·貨殖列傳》記載:

“楚越之地,地廣人希,飯稻羹魚,或火耕而水耨,果隋蠃蛤(luǒ gé),不待賈而足,地埶(yì)饒食,無饑馑之患,以故呰窳(zǐ yǔ)偷生,無積聚而多貧。是故江、淮以南,無凍餓之人,亦無千金之家。”

東漢時期,廬江(今安徽廬江縣)一帶,尚不懂得牛耕,自從廬江太守王景教群眾犁耕之法後,牛耕的方法才逐漸從黃河流域推廣到長江流域乃至珠江流域。除牛耕得到普遍應用以外,中原地區的水利灌溉事業也推廣至江南會稽(今浙江紹興)一帶。當中原混戰之時,北方人民避難渡江,他們不僅給江南地區帶來了先進的農業生産工具和生産技術,而且促進了江南人口的增加和耕地面積的擴大。

三國時期,東吳政權建立後,将居住在東南地區的“山越”、荊州地區的“蠻”、交州地區的“夷”納入統治範圍,一方面将他們編入軍隊作戰、劃歸郡縣作編戶耕田種地,另一方面在他們居住的地區設定郡縣。在江南荊州、揚州、交州、廣州地區,東漢時設20個郡、265個縣,在東吳時期增至43個郡、313個縣。郡縣數目的增加,原因在于經濟發展、人口增加和統治區域的擴大。在東吳統治區域内,少數民族與漢族融合程度進一步加深。

農業方面,東吳政權通過實施屯田(軍屯和民屯),擴大了江南地區耕地面積,既成功解決了北方南下流民與土地結合的問題,也解決了軍糧問題。手工業方面,江南地區的冶鑄、煮鹽、紡織等都有很大發展,出現了“其四野,則畛畷(zhěn zhuì)無數,膏腴兼倍……煮海為鹽,采山鑄錢。國稅再熟之稻,鄉貢八蠶之綿”(左思《吳都賦》)的繁榮景象。

在農業、手工業發展的基礎上,江南地區的商業和城市也有巨大進步,“開市朝而并納,橫阛阓(huán huì)而流溢。混品物而同廛(chán),并都鄙而為一。士女伫眙,商賈骈比”(左思《吳都賦》)。

西晉滅亡後,晉室南遷,大量中原人民向南流動,不僅進一步促進了民族融合,而且補充了江南勞動力,帶去了中原先進的生産工具和技術。

東晉至南朝時期,太湖流域、鄱陽湖流域、洞庭湖流域和浙東會稽地區都成為著名的産糧區。史載:

“江南之為國盛矣……地廣野豐,民勤本業,一歲或稔,則數郡忘饑……荊城(荊州)跨南楚之富,揚部(揚州)有全吳之沃,魚鹽杞梓之利,充仞八方,絲綿布帛之饒,覆衣天下。”(《宋書·孔季恭傳》史臣曰)

可見,江南農業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

手工業方面,家庭紡織業比以前有了更大進展,養蠶缫絲技術水準大為提高,桑樹栽植更加普遍,豫章郡(今江西南昌)蠶一年四五熟,永嘉(今浙江永嘉)等郡蠶一年八熟。亞麻織布技術也有所提高,豫章一帶的“雞鳴布”非常有名。

過去,江南地區的織錦業還不發達,東晉末年劉裕攻滅後秦,把關中的錦工遷至江南,并成立錦署,此後織錦業在江南逐漸發展。南朝時期,建康(今江蘇南京)及南豫、荊、郢、司、西豫、南兖、雍等州,都有大量絲綿绫絹布等家庭手工業制品,可見當時江南各地無不盛産絹布。雖然當時江南的紡織業生産水準還趕不上北方,卻為在唐宋時期躍居全國第一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此外,江南地區的制瓷、冶鑄、造紙、制鹽等産業也相當發達。制瓷業經過東晉南朝以來的發展,瓷器産量大增,成為人們的日常生活用品。會稽郡盛産青瓷,是當時制瓷技術最高的地方。冶鑄業制造的器物,除兵器外,多為民間用具,最有名的冶鑄作坊分布在會稽郡、揚州和荊州。造紙業經過勞動人民不斷的改進和提高,有了很大發展。造紙原料除原有的麻、楮皮外,還利用桑皮、藤皮來造紙,會稽和建康、揚州、廣州等地,成為南方的造紙中心。吳郡海鹽(今浙江海鹽)、南兖州鹽城(今江蘇鹽城)都是重要産鹽區。

東晉南朝時期,南方的商品交換和對外貿易也活躍起來。建康是最大的商業都市,京口、山陰、壽春、襄陽、江陵、成都、番禺等地是比較繁榮的商業都市。

總的來說,六朝時期對江南地區的開發,具有劃時代意義:

  • 一是從根本上改變了江南地區原來火耕水耨、飯稻羹魚的面貌,使人煙稀少、榛莽叢生之地變成良田沃土、魚米之鄉,山林川澤也披上新裝。
  • 二是江南地區的開發,從農業開始,帶動了手工業、商業的發展和城市的繁榮,促進了對外商貿往來,改變了中國傳統的經濟格局,南方的經濟地位日益重要,全國的經濟重心開始由北向南轉移,并為全國經濟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 三是北方人民南下,多次出現遷徙風潮,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作者系北京師範大學曆史學院副教授、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研究基地副主任)

來源:中國民族報

編輯:李坤育|初審:楊 鑫

複審:陽 光|終審:李 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