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劉鋒:中俄合作可增加更多海洋次元

來源:環球時報

面對目前複雜的國際形勢和新冠疫情,中俄在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不斷完善的新時代,中俄戰略合作呈現出"無止境、無禁區、無上限"的發展情緒。中俄兩國已經在海洋領域開展合作,以建設國家海洋強國為目标,以發展海運業和國家海上安全的防禦性保障為基本标準,不謀求海洋霸權,不針對第三方。然而,西方國家繼續淡化中俄海上威脅,繼續擴大實施"體制"、"俄"措施,最近成立的澳英三邊安全聯盟(AUKUS)就是最新的例子。面對海運領域日益增多的壓力,中俄應在中俄新時代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架構内大力加強海運領域的合作。

劉鋒:中俄合作可增加更多海洋次元

中國和俄羅斯的國旗。

海洋次元是中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自然延伸。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使中俄兩國在歐亞大陸的關系保持在曆史最高水準。《中俄關于發展全面戰略協作夥伴關系新時代的聯合聲明》指出,未來兩國全面戰略夥伴關系的目标和方向包括:互相注視,給予對方更強有力的戰略支援,互相支援,走自己的發展道路,維護各自核心利益, 維護各自的安全、主權和領土完整;目前,"圖強"已成為中俄發展重心之一,中俄在海洋次元實作更多戰略合作是中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的自然延伸。

中俄在海上領域的全面戰略合作,将有助于突破兩國陸海陸雙安全威脅的困境。曆史實踐表明,陸海複雜國家在向海洋過渡的過程中,面臨着不同程度的陸海雙重安全威脅,顯示出"陸海複合型國家雙重脆弱性",這些國家必須面對和解決這一困境。為了遏制中俄之間海上力量的建設,美國和西方國家聯手與海上鄰國聯手,在黑海地區對俄羅斯、北冰洋對中俄、太平洋地區等海上建立"俄制"和"中等"的海上聯盟。在確定彼此陸地邊界安全的同時,中俄全面戰略合作夥伴關系基本可以確定形成各自穩定的陸地環境,為兩國"加強海圖"提供後方安全,同時中俄在經濟、環境保護、海洋、環境、海洋、交通、海洋環境 海洋次元的科技和軍事領域,可以有效遏制現有海上強國的戰略遏制,進而破解陸海複雜國家的"兩難境地"困境。

中俄在海洋方面的全面戰略合作有助于解決陸地和海洋資源雙向配置的分散問題。中俄正處于崛起和發展的關鍵階段,作為陸海複合型國家,面臨着優化海陸資源整合、避免資源分散配置的負面影響。兩國在海洋方面的全面戰略合作可以充分發揮兩國的比較優勢,形成互利共赢的發展局面,進而合理協調兩國陸海資源,有效解決陸地和海洋兩地資源雙向配置的分散問題。

具體而言,中國和俄羅斯可以從雙邊和國際層面深化海上合作。在雙邊層面,中俄可以在海洋經濟、海洋科技、海洋生态環境、海上軍事力量四個領域進行深入的交流與合作。藍色經濟是兩國自身發展和雙邊經濟合作最有希望的增長點,海洋科技合作是提高中俄海上合作品質的關鍵,海洋生态和環境保護決定了中俄海洋工業和海上合作發展的可持續性,加強海上聯合軍事演習和軍事技術合作是 中俄海上安全。在國際層面,中俄雙方可以通過海上戰略合作和對接,建構從東太平洋、西洋到大西洋的持續海洋發展空間,通過就氣候變化等全球性問題及時溝通和磋商,共同維護國際海洋秩序,增強海洋問題的話語權, 通過聯合國安理會常任理事國合作等機制,也可以通過海洋環境治理和海洋法律體系建設,處理已建立的海洋大國與其盟國之間的各種聯盟機制,以阻止中俄海上事業的發展和海上大國的建設。(作者為天津外國中文大學國家與區域研究所副研究員)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