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蒙上眼睛”or“挂根胡蘿蔔”,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

作者:家庭教育影視家

#護苗有我2023#

“蒙上眼睛”or“挂根胡蘿蔔”,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

很多家長抱怨,自己孩子學習沒有動力,讓他學習太難了。家長看着、還得不停去催,稍微一不注意就磨磨蹭蹭在哪兒擺弄小玩意,你看看人家的孩子,不用催不用管,又省心,成績又好。

說句話咱家長别生氣,話糙理不糙。想讓驢拉磨,可以拿鞭子抽、可以蒙上眼睛、也可以拿根胡蘿蔔放在驢的頭頂,各位家長想一下到底那個方法更有效哪、幹勁更大哪,雖然家長不願接受,但就是這個理,關鍵在于讓孩子自己産生動力,自己努力向前走,而不是老是舉着鞭子在後面趕。

要想馬兒自己跑,你就得在前面給馬兒吃草,學會給孩子造夢。簡單來說,就是要學會給孩子描繪一個他想要的未來,在孩子的興趣、欲望和家長的想法之間,更準确的是在孩子的未來之間找到一個交集。

舉個例子,你要讓孩子對英語感興趣,你可以直接跟孩子講,你知道學好英語以後是可以跟世界上1/3的人進行交流的,可以輕松看你想看的大部分電影,可以去歐洲看足球,可以去美國看NBA。家長也沒有去過,沒事,視訊可以在網上找到,你拿過來和孩子一起看,是不是會讓他充滿期待和憧憬。

“蒙上眼睛”or“挂根胡蘿蔔”,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

如果你的孩子喜歡畫畫。那就帶他去看看各種展出、去各地的博物館、美術館、畫展,看看古今中外名畫。甚至你可以給他舉辦個人的畫展,邀請一些親朋好友同學來看他的畫,那孩子他的自豪感、成就感一下子就爆棚了,孩子的夢想就是這麼造出來,當孩子有了夢想,那就會主動去追求,家長還擔心什麼。

營造氛圍、注重儀式感。有的孩子說要當科學家,當醫生,航天員。你不要一句好吧就把孩子給打發了,你可以跟他講以後做科學家當醫生做航天員會怎麼樣,不要隻從你的功利角度出發說科學家、醫生、航天員有多高的收入,更多的是你要告訴他,以後你是被人尊重的,受人歡迎的。從小給他灌輸這些概念,描述成功的場景,帶孩子看一些名人、成功人士的傳紀和案例,讓孩子感受成功後的榮譽,在孩子的腦中營造成功的氛圍,奠定孩子奮鬥的精神基因。

如果允許、一定要帶孩子出去旅遊、用孩子開放的心,充滿好奇的眼睛、對未來的憧憬,打造孩子的夢想,讓夢想成為孩子前進的發動機。如果沒有條件旅遊,帶孩子看看類似《航拍中國》、《跟着課本去旅行》、《綠色星球》等紀律片,讓孩子去看看外面廣闊的世界,可能就在偶然的一瞬,孩子的興趣和世界的一個點同頻共振,孩子的夢想被點燃,引領着孩子不斷向前。孩子眼中的世界有多大,理想有多大,未來就有多輝煌。

孩子的動力是被激發出來的,不是吼出來催出來的。隻是在後面趕鴨子上架,用鞭子抽呀罵呀,你從家裡趕到學校,就是從一個叫家的籠子趕到另外一個叫學校的籠子,沒有用的。

造夢就相當于建一座樓,站在1樓和站在99樓,看到的世界是不一樣的,看到的衆生差距也很大,在1樓就學衆生一樣随波逐流,在99樓看到的是廣闊的天地和人間問題,就有了更高的想法和追求。

原來老是覺得周總理“為中華崛起而讀書”離我們很遠,現在想來,為了孩子的未來,真是有必要引導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因為法乎其上,則得其中,法乎其中,則得其下,就像實體上的勢能和動能轉換一樣,讓孩子樹立遠大的理想,那麼轉換為動能也更大。

近30年教齡,985孩子的家長,關注我,和您一起探讨教育的得與失。

“蒙上眼睛”or“挂根胡蘿蔔”,如何讓孩子主動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