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作者:品古觀今

前言

中國從來不缺乏勇敢和堅定信念的傑出男性,也同樣有許多典型的共産黨員,堅定地支援我們。其中一個令人矚目的人物是黃炳秀,她在1973年引起了轟動。

盡管她受教育水準不高,但在35歲時被任命為湖南省委書記和中央候補委員。更令人吃驚的是,隻工作了四年之後,她選擇了主動辭去這個職位。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十年前,黃炳秀還隻是一個偏遠山區的村支部書記。那麼,黃炳秀是如何快速晉升的呢?她為何要主動離開?

改變命運

1938年12月,黃炳秀出生于湖南省慈利縣長峪鋪村的一個貧困家庭。在這樣的環境下,她連溫飽都無法保證,更别提接受良好的教育了。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然而,在中國共産黨的上司下,日本侵略者被擊退,國民黨軍隊被擊敗,人民當家作主的政權建立起來。新中國的成立使黃炳秀的生活發生了巨大的變化。

在14歲時,黃炳秀終于有了上學的機會,她去學校讀了幾年書。三年後,她找到了自己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村裡的收銀員。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當時,中國正在進行三大改革,農民積極參與農業合作社。黃炳秀雖然是女性,但她積極主動,認真工作。不久後,她在表現出色的基礎上正式加入了中國共産黨,并成為農業合作社的副社長。

經過幾年的努力,黃炳秀憑借出色的工作能力得到了黨組織的賞識,年僅21歲時成為了村支書。然而,誰也沒有想到這個年輕的女孩擁有如此智慧和關愛群眾的心。

擔任村官以後,黃炳秀感到肩上的責任更加沉重。為了讓村裡的居民過上衣食無憂的美好生活,她決心讓家鄉的人們有所作為。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終得勝利

長峪鋪村雖然山清水秀,但卻缺乏可耕地,到處都是石頭。農民沒有土地,無法謀生。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黃炳秀想到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她決定把村裡的山地改造成耕地,帶領村民們一起進行開墾。經過幾個月的辛勤努力,他們終于成功建立了一個農場。

然而,農場面臨着水源不足的問題。村裡的甘溪溝在雨季時常引發洪水,而旱季則幹涸無水。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黃炳秀帶領村民們開始修建溝渠。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他們清理了溝渠中的碎石,修建了一個拱門,通過這個拱門引水灌溉農田。經過大家的共同努力,洪水得到了控制,旱季的水源問題也得到了解決。

然而,雖然已經擁有了土地和水源,但農場的畝産量仍然很低。黃炳秀意識到,他們需要創造一種更科學的種植方法,以提高農作物的産量。

但她自己對這方面的知識了解有限,于是她決定邀請農業專家來指導他們。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黃炳秀去了省城的學校,并找到了兩位農業專家和一位農業技術員。他們回到村裡開始進行實地考察,并結合當地的情況,進行試驗和研究。

在多次失敗之後,他們終于找到了最佳的耕作方法,成功研究出了幹糧作物的“兩季三收”。

這種新的種植方法大大提高了農場的産量,連續五年畝産總産突破了1500公斤。這個成就讓整個村的人民都充滿了喜悅和希望。

每個村民都對黃炳秀充滿感激和敬佩,她們認為黃炳秀的努力和智慧為村莊帶來了福氣和繁榮。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當人們走在村莊的街道上,你可以聽到村民們對黃炳秀的贊美。他們會毫不猶豫地說:“黃炳秀是我們村的福星,她的勤勞和創新精神讓我們擺脫了貧困和饑餓。”

黃炳秀的故事也在周圍的鄉村傳為佳話。她的成功經驗激勵着其他農民去探索更科學的種植方法,以提高他們自己的農田産量。

黃炳秀的成就展示了一個普通農民如何通過奮鬥和創新改變自己的命運,也為其他鄉村帶來了希望和啟示。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黃炳秀并沒有停下腳步,她思考着下一步的行動。她希望進一步提高農作物的産量,并向其他村莊推廣自己的成功經驗。她決心繼續學習和嘗試新的種植技術,為鄉村的發展作出更大的貢獻。

重回一線

黃炳秀以其良好的人際關系和對人民群衆福祉的真心關懷而備受重視,在1970年後開始邁入官場。她先後擔任慈利縣委常委、常德縣委書記,并在1971年成為通津鋪公社書記。

随後的1973年,她晉升為中共湖南省委常委,8月又擔任中央候補委員。而在1974年2月,她年僅35歲的時候就被任命為中共湖南省委書記,這樣的職位對于她這個年齡來說十分重要,可見她的非凡之處。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然而,人們在為黃炳秀的晉升感到高興之餘,也開始擔心她是否會改變。他們擔心她會像其他官員一樣變得與平民群衆疏離,成為一個“高不可攀”的存在。

當有人向黃炳秀表達這樣的擔憂時,她并沒有生氣,反而帶着微笑和藹地回應道:“曆史把我推到了講台前,作為一名黨員,我服從組織安排。然而,無論我身處何地,擔任何職位,我始終是黃炳秀,我始終把長峪鋪村的村民視為自己的家人。”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這番話讓所有的村民感動不已,紛紛鼓掌,原先議論的幾個人也感到愧疚,紛紛向黃炳秀道歉。

然而,四年後,黃炳秀毅然決然地辭去了省委書記的職務。她的理由是讓這個職位留給更加優秀的人,她深知中國共産黨從來都不缺乏勇敢、堅定的人。她堅信黨内會有更多合适的上司人來繼續推動事業的發展。

她僅用十年從村支書升任省委書記,4年後卻毅然辭職,究竟是為何

結語

黃炳秀的堅持和奉獻精神成為一種标杆,激勵着更多人積極參與家鄉建設和脫貧緻富事業。

正如黃炳秀的女兒、長峪鋪村曆史博物館副館長黃梅林所言:“未來,我們将秉承老一輩人的勤勞精神,繼續引領長峪鋪村居民勇往直前,走上鄉村振興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