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暑假餘額不足,幾招教你打敗“假期綜合征”!

作者:上海長甯

今天(8月23日)是二十四節氣中的“處暑”,代表着暑氣漸漸消退,也意味着暑假已經餘額不足,同學們準備好開學了嗎?如果此時的你正在一片茫然中,對即将到來的學習缺乏熱情,感覺自己無法适應早睡早起……别着急,“甯甯”這裡有幾招,讓你告别“假期綜合征”,調整好身體和心态。

暑假餘額不足,幾招教你打敗“假期綜合征”!

“假期綜合征”主要是指經過一段時間的假期後,要重新回到工作、學習狀态時,所産生一系列生理和心理的反應。假期結束後的兩到三天裡可能會感覺厭倦、提不起精神、效率低,甚至出現焦慮、腹瀉、神經性厭食、睡眠紊亂等症狀。一旦動力定型被打破,大家平時所适應的平衡狀态就會被打破。此時就需要重新去建立條件反射,是以身心就會多少産生一些不适應的症狀。

症狀一:娛樂綜合征

頭暈嗜睡、精神渙散

原因:假期過度玩樂,甚至會通宵達旦、廢寝忘食,不給身體充分的休息時間,打亂了人體正常生物鐘。這會影響正常生活,使眼、腦充血,周身血液循環失調,出現頭昏、頭痛、眼花、記憶力減退、肢體麻木等不适症狀

對策:熬夜時,大腦需氧量會增大,平時應該讓室内保持空氣暢通,并有一定濕度,可以不時做個深呼吸;以睡補睡。假期結束後,若時間允許,中午一定要小睡一下。熬夜會使人的消化系統循環變差,是以不能吃太飽,并以清淡為主,多吃維生素含量高的食物。胃腸不好和睡眠不好的人可喝枸杞泡的熱茶或菊花茶。

暑假餘額不足,幾招教你打敗“假期綜合征”!

症狀二:旅遊綜合征

旅途勞累、食欲不振

原因:外出旅遊是不少人暑假的必備選擇,利用長假,在風光優美、風土人情迥然不同的異地遊玩,可以好好放松。但若行程安排過緊,旅途勞累,則又會帶來不适。專家介紹說,“上火”就是“旅遊綜合症”的一種,主要表現為全身燥熱、口幹舌苦、食欲不振、大便黃赤幹結等症狀,也有的人則眼睛發紅、牙痛、口腔潰瘍、嘴角起疱疹等。

對策:多喝水,要在口未感到渴時就補充适量的水分。回歸正常生活後,每天晚上可用熱水泡泡腳,水溫可略高一點,以自身感覺到“燙”為妥,泡腳使血管擴張、血流加速,增強血液循環,還有解乏安眠的作用。

暑假餘額不足,幾招教你打敗“假期綜合征”!

症狀三:開學綜合征

精神萎靡、恐懼上學

原因:假日是孩子們最開心的時候,而假期過後卻讓老師和家長感到分外頭疼。不少家長、老師反映,孩子節後沉溺在遊玩的樂趣中不可自拔,有的精神萎靡、注意力無法集中,甚至出現逆反心理和不願意看書,覺得學習沒意思、太累等厭學行為,以至于恐懼開學。表現在身體上主要是因喝飲料、吃零食、上網和看電視過度引起的腸胃病、眼病和肌肉疼痛等病症。

對策:調整作息時間,做到起居有序,力求早睡早起,撥回紊亂的生物鐘。制定計劃,做好開學預備,家長要幫助孩子盡快進入學習狀态,可讓孩子讀些課外書,能有效避免“假期綜合征”帶來的不良影響。最後,調整孩子飲食,保證營養均衡。盡量讓飲食平淡、定時,并多喝水、多吃水果、多吃新鮮綠葉蔬菜。

暑假餘額不足,幾招教你打敗“假期綜合征”!

同學們這樣做

遠離“假期綜合征”

規律作息,外化于行

調整生物鐘需要循序漸進,可提前固定早上起床時間,晚上到時間就營造休息的氛圍。逐漸減少娛樂尤其是玩電子産品時間,用閱讀或感興趣的運動取代。

調整心情,内化于心

适度焦慮、緊張,有助将“放假模式”切換為“上學模式”。

但若負面情緒過多,可用“SWTC法”:

“S”即“STOP”,停止負面想法,深呼吸,花一分鐘回憶一件美好的事;

“W”即“WRITE”,用書寫的方式将困擾表達出來;

“T”即“THINK”,積極思考,回憶成功解決問題時的感受,激活内在;

“C”即“CHANGE”,轉變一種思路,不局限于當下。

暑假餘額不足,幾招教你打敗“假期綜合征”!

家長們這樣做

有力“神助攻”

以身作則,積極鼓勵

做好孩子的榜樣,放下手機、主動閱讀,準點睡覺和起床。對孩子的“閃光點”多多點贊,積極鼓勵可成為孩子堅實的後盾。

心懷期待,共展未來

鼓勵孩子重新布置卧室和書桌,增添儀式感。與孩子共同制定新學期計劃,設想可能遇到的困難,提前做好預案。

暑假餘額不足,幾招教你打敗“假期綜合征”!

綜合自上海釋出、中國醫藥報、中國新聞網及網絡

整理:李冰倩

編輯:畢揚靜

責編:顔文彬

*轉載請注明來源于“上海長甯”

暑假餘額不足,幾招教你打敗“假期綜合征”!

喜歡就點個“贊”

歡迎留言評論和“甯甯”互動

再送我一朵“在看”的小花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