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新美聯儲通訊社”:降通脹進入“最後一英裡”,美聯儲接下來怎樣發力?

作者:華爾街見聞

從資料的角度來看,美聯儲降低通脹的大部分工作似乎已經完成:在四十年來最激進的一系列加息中,美國的通脹率已從9.1%降至3.2%。

被視為“美聯儲喉舌”、有“新美聯儲通訊社”之稱的華爾街日報記者Nick Timiraos在8月22日周二發表文章稱,這一好消息給美聯儲提出了一個新的棘手問題:應該如何降低剩餘的高于目标的通脹?

美聯儲未來政策可能的三種路徑

Timiraos認為,美聯儲接下來的決定對消費者、市場和經濟将會産生重大影響,也對美聯儲主席鮑威爾能否實作所謂的“軟着陸”,即擊敗通脹的同時不引發經濟衰退産生重大影響。

美聯儲的官方通脹目标是2%。現在的通脹水準依然遠高于這一數字,市場仍在關注今年是否再次加息。但美聯儲的官員們和市場更關注的是,将維持高利率水準多久。

Timiraos認為,美聯儲未來可能采取的政策路徑有如下幾種可能:

第一種可能是,美聯儲官員可能會嘗試通過提高利率并在經濟疲軟時緩慢降低利率的方式,快速達到2%的目标,比如在明年年底之前。不過這将帶來經濟更嚴重衰退的風險,并可能扼殺實作軟着陸的可能性。

另一種可能是,如果美聯儲對通脹持續放緩感到滿意,美聯儲将會把利率維持在目前水準,并考慮在明年晚些時候開始降息。如此一來,達到通脹目标需要更多時間——大約三年。

如果降低通脹至2%的代價太大怎麼辦?第三種可能性是,美聯儲或許會接受3%左右的通脹率作為新目标。不過,鮑威爾和其他美聯儲官員已經表示,改變目标通脹率是不可行的。

Timiraos指出,在美聯儲快速加息的壓力下,許多經濟學家仍然認為明年美國存在經濟衰退的風險,這尤其給商業房地産和地區銀行帶來壓力。

一些經濟學家擔憂,随着未來幾個月消費者和企業支出加速,通脹近期的下降趨勢将停止,這将迫使美聯儲再次加息。

Timiraos指出,在經濟學家和政客中,關于美聯儲應如何應對下一階段的争論已經很激烈。和三種可能的路徑對應,目前主要分為三個陣營:

快速行動陣營:該陣營主張美聯儲繼續緊縮政策,将通脹率迅速降至2%,即使這會導緻經濟衰退。他們表示,花費太長時間才能使物價回到目标水準可能會削弱美聯儲的信譽,特别是如果通脹再度走高,對經濟造成進一步沖擊的話。如果這種情況發生,以後可能需要經曆更加痛苦的經濟衰退才能最終降低通貨膨脹,就像20世紀80年代初發生的那樣。在他們看來,未雨綢缪,是更安全的選擇。

先等等看陣營:美聯儲可以學習前美聯儲主席格林斯潘的做法,更加從容地實作2%的目标。格林斯潘在上世紀90年代初制定了一種後來被稱為“機會主義”的方法。與其立即推動2%的目标,不如在幾年内逐漸實作這一目标,将利率維持在看似略高于實際需要的水準,并利用偶爾的經濟放緩等機會逐漸推動利率下降。該陣營認為,這種方法将更好地平衡美聯儲維持低而穩定的通脹與充分就業的雙重使命。幾位前美聯儲官員表示,如果通脹率跌至3%以下然後不再下降,這種做法是有意義的。

提高通脹目标陣營:美聯儲應該簡單地宣布3%作為新的通脹目标。一些經濟學家贊成提高目标,因為在未來兩年内迫使通脹率降至2%的代價可能是失業率大幅上升的硬着陸。一些人多年前就得出結論,由于美聯儲經常在利率降至零後無法繼續降息,是以2%的通脹目标太低了。如果設定3%的較高目标,在景氣時期利率會更高,這讓美聯儲有更大的空間通過降息來應對經濟衰退時期。他們認為,由于現在美國的通脹水準已經低于近期高點,美聯儲可以在不冒利率持續走高的風險的情況下實作向3%目标通脹的過渡。

Timiraos認為,如果通脹持續穩定在3%以上,美聯儲官員不太可能保持耐心,這意味着美聯儲可能将持續加息,尤其是在核心通脹持續高于3%的情況下。有美聯儲前官員認為,一旦核心通脹降至3%以下,美聯儲考慮降息的理由就會升溫。

目前最具争議的就是第三個陣營。Timiraos稱,民主黨人也很歡迎更高的目标,因為他們擔心失業率上升或經濟衰退将威脅拜登的連任前景。不過,很多現任和前任美聯儲官員認為,現在改變通脹目标将是一個大錯誤。鮑威爾明确表示,他不會考慮在通脹高于目标的情況下提高目标,因為這可能會削弱美聯儲的整體政策效果。

美聯儲已經接近加息程序的最後一個階段

一些美聯儲官員表示,他們需要看到更明顯的經濟活動放緩迹象,才能确信通脹将繼續下降。在此之前,他們可能會再次推動年内加息。

上個月辭去聖路易斯聯儲主席職務的James Bullard表示,一個關鍵的考慮因素是“經濟是否真的會在2023年下半年加速增長”,這可能會迫使官員們明年将利率提高到6%以上。

包括鮑威爾在内的幾位美聯儲官員表示,他們認為利率現在正在通過減緩招聘、支出和投資來限制經濟活動。他們認為加息過多與過少所帶來的風險比剛開啟加息周期之時要平衡得多。

Timiraos認為,這使得美聯儲接近加息程序三個階段的最後階段:

在第一階段,即2022年,美聯儲迅速提高利率,每次加息都是50個基點或者75個基點; 今年年初,美聯儲進入了第二階段,放慢了加息的速度,以找到一個既能抑制需求又不會造成不必要的經濟疲軟的利率水準;在第三階段,美聯儲的焦點轉向經通脹調整後的利率或“實際利率”——這意味着,即使美聯儲維持基準利率穩定,由于通脹已經下降,其效果也将如同加息一樣。

美國通脹和美聯儲決策路徑仍充滿變數

格林斯潘上司下的美聯儲并沒有公開宣布的通脹目标。國會要求美聯儲實作“價格穩定”,但格林斯潘從未定義什麼才是“物價穩定”,這使得即使通脹高于預期,美聯儲也更容易通過降息以支援疲軟的經濟。在格林斯潘的繼任者本·伯南克的上司下,美聯儲于2012年采用了2%的官方通脹目标。

一些官員對将他們允許通脹更緩慢下降的潛在方法與格林斯潘的方法進行比較感到憤怒,因為這意味着他們可以接受3%的通脹率,并且隻是希望在運氣好的時候達到2%的目标。但Timiraos認為,這些官員的預測表明他們的思路和格林斯潘并無二緻。

大多數美聯儲官員預計明年将降息約100個基點,核心通脹率到明年年底将降至2.6%,仍高于目标;大多數官員預計到2025年底通脹率将達到2%。

Timiraos認為,這些預測可能過于樂觀。前美聯儲經濟學家裡Riccardo Trezzi重新建立了美聯儲的主力通脹預測模型,2025年的核心通脹率可能仍然高達2.7%。這意味着,目前美聯儲如何選擇,以及美國通脹如何發展,依然充滿變數。

本文來自華爾街見聞,歡迎下載下傳APP檢視更多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