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李文生前一段控訴錄音,将好聲音及幕後節目組再次推到了風口浪尖。

這已經是短時間内,好聲音第二次占領熱搜。上一次是刀郎的《羅刹海市》暗示内娛貴圈的種種亂象,網友将線索一一對應好聲音的幾位導師。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刀郎一句“未曾開言先轉腚”精準對應好聲音節目的獨特“轉轉椅”,加上綜藝選秀的諸多黑幕怪相,難免不引發網友的諸多猜想。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然而,即便身處漩渦核心,即便頻繁占領熱搜,飽受質疑。好聲音節目組及背後的燦星公司仍然穩坐釣魚台,任憑網友冷嘲熱諷,聲讨要求給個說法,他們自巋然不動。

很顯然,決定好聲音節目去留的,是浙江廣電,也是燦星公司背後的星空華文,以及冠名商、廣告商等金主爹地。

網友們再怎麼群情激奮,隻要這些機關不開口,好聲音還是會正常錄制,繼續播放。

因為細究起來,這早已不是他們第一次惹上麻煩了。

01. 藝人導師倒戈爆料,營收擔當無視争議聲讨

 李玟之前,早已有數位明星藝人爆料過好聲音及内地綜藝的各種賽制黑幕與迷惑操作。

 直接以導師身份爆料好聲音内幕的,首先要數“頭鐵”的陳奕迅。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陳奕迅在華語樂壇的影響力不用多說,公認“四大天王”的接班人,為了體驗内地綜藝,也是帶着交流音樂、了解新人的目的,陳奕迅欣然受邀擔任了好聲音導師。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然後,節目錄制中的種種操作,真正重新整理了陳天王的認知與“三觀”。

先是有女學員的聲音很熟悉,後來才得知是兩次參賽。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而在女學員第二次表演的過程中,導演直接用耳麥要求陳奕迅按燈轉椅。所謂的選秀,分明就是資本把控的一場表演。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還是陳佩斯看得深刻,他早就“誇贊”過好聲音的導師們,說他們“在台上的默契超過話劇演員,表演已經到很精湛的程度,真聰明,這些人真聰明。”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另一位被節目傷了心的導師則是劉歡,眼見得一堆美女帥哥被拍燈,被争搶,而像周深、張碧晨這樣真正有演唱實力的選手卻被早早淘汰。劉歡真心惜才,看不過去,轉頭去找節目組商量,卻感受到了資本的冷漠與傲慢。

節目組不僅沒有采納劉歡的建議,反而直接将他的鏡頭縮減時長,多出來的時間,自然是給那些聽話又配合的導師。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除了好聲音,有關其他内地綜藝的爆料,也讓網友們看清楚這些内幕操作并非獨此一家。

比如鄭中基來内地參加《蒙面歌王》,出來一位歌手,聽第一句就知道是無比熟悉的李克勤,可是導演卻要求大家故意裝作聽不出是誰,還要裝腔作勢地猜測和調侃一番。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鄭中基當場就覺得“太假了”,他覺得上個節目都還要考驗演技,為何不直接去拍戲演電影?

看到好聲音的操作,他更是覺得疑惑,明明是演藝圈中的資深前輩,登上舞台表演後,還要稱呼下面這些後輩為“導師”,那個場面實在尴尬得不忍直視。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姜還是老的辣。真正四大天王的劉德華與張學友,就公開表達過不願意參加内娛綜藝,表面上自謙為不懂專業,不敢點評,本質上是不願意“同流合污”,不想做戲來自掉身價。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然而,不管明星如何爆料,外界如何聲讨,以好聲音為代表的内地綜藝仍然我行我素,繼續制作和播出。

說來說去,背後還是那亘古不變的兩個字:利益。

不管是好聲音、蒙面歌王,還是之前的好歌曲,這就是街舞等,背後的制作公司都是燦星文化。而燦星文化的母公司則是一直謀求上市的星空華文。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星空華文以原來的星空系起家,包括星空衛視、Channel[V]音樂頻道等,以前是默多克新聞集團旗下産業,後來被黎瑞剛的華人文化并購。星空華文的董事局主席及CEO正是燦星公司老闆田明。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根據星空華文招股書的資料,其為中國最大的綜藝節目IP創造商及營運商。

2019年至2021年,好聲音節目為該公司貢獻營收為4.90億元、3.24億元、2.56億元,分别在總收入中占據31.4%、28.7%、29.3%的比例。持續每年創收數個小目标,這樣的“優質資産”怎麼可能說停就停?

02. 買回版權風靡内娛,逐利路徑遍布全鍊條

全世界所有的“好聲音”版權,都是源自最早荷蘭的選秀節目《The Voice》,燦星文化從荷蘭買回版權,沿用了拍燈轉椅的創意,再加入了内地更多的賽制,最終形成了霸屏十餘年的熱門選秀節目。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從荷蘭來到中國,依然能風靡一時,除了賽制本身的懸念和趣味,還離不開燦星在産業架構的諸多創新。

之前内地的所有節目都是由電視台制作并播出,燦星的好聲音、好歌曲等首次嘗試了“制播分離”的機制。也就是由制作公司做好節目,然後賣給電視台播放,制作公司專注于節目效果,電視台則對公開播放稽核負責。分工明确、自負盈虧,這套在台灣省運作數年的制播機制開始在内地熱鬧登場。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不僅如此,好聲音還首次嘗試與明星導師簽約,不僅僅是每次錄制節目支付出場費,還通過打造賽前教育訓練、賽後簽約、巡演等方式将導師與節目捆綁,長期營運長效盈利,楊坤的“32場演唱會”,那英的多年導師主位,均是在這些創新機制下應運而生。

而好聲音的盈利途徑也早已不僅限于節目冠名和插片廣告,對選手的要求也不限于節目淘汰或奪冠,更多涉及演藝界的全産業鍊,包括明星經紀、商業包裝、歌手孵化、演唱會、唱片發售、粉絲營運等幾乎所有環節。

幕後是資産财團支撐,面前有明星導師吸引,還有一整條演藝産業鍊的強力運轉,面對着一紙幾年甚至十年的經紀合同,就問新人一句,你簽還是不簽?

張傑、陳楚生、周筆暢,都是類似經紀合約的“犧牲者”。

03. 風光不再影響力衰而未僵,選秀冠軍四處走穴

千足之蟲,死而未僵。

這幾年,好聲音的影響力已經大不如前,收視率下滑,知名度低落,加上之前的爆料和糾紛,拍燈轉椅賽制的吸引力也大打折扣。

就跟奔跑吧命運相似,盡管人氣下降,但是好聲音的影響力和流量仍然不容小觑。畢竟除了網絡視訊,通過電視看節目的觀衆仍然占據不小比例。

在華語音樂領域,特别是東南亞等國看來,好聲音仍然是一條通向成名的有效路徑。是以這幾年,包括李佩玲、鄭偉傑、劉明湘等海外選手都通過好聲音節目為國内觀衆熟知,從此進入内娛圈。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據不完全統計,開辦以來,參與過中國好聲音的國外選手超過50位,其中東南亞國家(馬來西亞、新加坡、泰國等)占了很大一部分。

是以,好聲音的營收逐年下滑,廣告效應也越發不明顯,但是仍然具有較大影響力,也能源源不斷吸引各國選手積極參與。

2023年的好聲音節目,更是吸引來維莉莎、陳蔚萱、可樓,以及南非的莫維蒂等外籍選手參與,中國好聲音正在逐漸成為“世界好聲音”。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與之對應的,則是之前的熱門選手,甚至每年冠軍已經風光不再,隻得靠在其他選秀或綜藝中回鍋參賽,以博得更多的關注。

其中最卷的莫過于2016年好聲音冠軍蔣敦豪,奪冠之後,知名度有所增長,但是比起其他選手卻有明顯差距。于是乎不顧一切上綜藝,《蒙面唱将》《一起樂隊吧》《創造營2021》,名次每況愈下,甚至連《種地吧》這樣的真人秀也不放過,真是看得人頗為心酸。

好聲音幕後大起底:舶來品賽制風靡十年,衰而未僵内娛沉疴待解

這也是選秀節目衰落後,很多選秀冠軍的命運,目前《舞台2023》節目上,就有創造101冠軍孟美岐,明日之子蔡維澤,好聲音李佩玲繼續回鍋。

資本做底,明星做局,縱然逐年滑落,人氣下降,卻仍然衰而未僵。

好聲音持續制播的背後,其實有着娛樂行業套路和内娛沉疴等種種要素,下一篇,我們就近期争議事件來解構一番,看看其中究竟蘊含着怎樣的行業真相與傳播規律。歡迎關注點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