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說說國粹之六-茶(茶文化)

茶,品類繁多,有綠茶、紅茶、黑茶、烏龍茶、黃茶、白茶等。今天我們不說它的品類也不說飲茶的功效。就說說茶的發展和茶文化。

茶,是中華民族的國飲。飲茶、種茶、制茶都起源于大陸。茶,這一古老而又文明的飲料,曆史悠久、源遠流長。茶,興于唐朝,盛在宋代。茶在很早以前就傳播到國外,為世界人們所喜愛。在距今7000年前的神農時代,中國就發現了茶葉,并且知道了茶葉具有神奇的藥用作用。是以,我們中華民族的偉大始祖神農是中國的茶葉鼻祖。

說說國粹之六-茶(茶文化)

神農不僅是中國的茶葉鼻祖,同時,神農也是全世界的茶葉鼻祖。

中國是世界最早發現和飲用茶葉的國家。中國茶樹的原産地是在中國的西南地區(雲南、四川、貴州),中國的雲南是世界茶樹的原産地和發源地,雲南的西雙版納、普洱地區(原思茅地區)、臨滄地區是世界茶樹原産地的中心地區,是世界茶樹起源的中心。

說說國粹之六-茶(茶文化)

大陸作為世界茶葉和茶文化的發祥地,是當之無愧的。唐代茶聖陸羽寫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專著《茶經》,《茶經》是中國乃至世界現存最早、最完整、最全面介紹茶的第一部專著。中華民族在茶的培育、制造、品飲、應用,以及對茶文化的形成和發展上,為人類文明史留下了絢麗光輝的一頁。中國不但是最早發現并利用茶這種植物的國家,而且是把飲茶發展成為大陸乃至整個世界的一種燦爛獨特的茶文化的國家。我們中國發明的茶葉以及茶文化,為全世界以及全人類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說說國粹之六-茶(茶文化)

茶聖陸羽

說說國粹之六-茶(茶文化)

茶藝——中國品茶的藝術。茶藝産生于唐代,興盛于唐、宋,有相當的曆史淵源,自成一系統。中國茶藝文化底蘊深厚。茶藝是包括茶葉品評技法和藝術操作手段的鑒賞以及品茗美好環境的領略等整個品茶過程的美好意境,其過程展現形式和精神的互相統一,是飲茶活動過程中形成的文化現象。茶藝包括:選茗、擇水、烹茶技術、茶具藝術、環境的選擇創造等一系列内容。茶藝背景是襯托主題思想的重要手段,渲染茶性清純、幽雅、質樸的氣質,增強藝術感染力。與茶藝相同的是茶道。

茶道,起源于中國。中國的茶道興于唐朝,盛于宋、明,衰于近代。在唐朝中期時,中國的茶葉傳入日本。公元805年(唐順宗永貞元年),日本僧人把中國的茶種籽和茶樹苗帶回到日本,從此日本才有了茶樹。宋代時中國的茶道傳入日本,才有了日本茶道。著名英籍華人女作家韓素音說過:“茶,是獨一無二的真正的文明飲料,是禮貌和精神純潔的化身。”。茶葉,是最天然、最健康的飲料,也是最具有文化内涵的飲料。茶葉具有健康、天然、文化、文明以及時尚的非凡魅力,受到全世界人的喜愛。

茶文化的内涵其實就是中國文化的内涵的一種具體表現和中國文化而論之。中國人飲茶,注重一個“品”字,凡來了客人,沏茶、敬茶的禮儀是必不可少的。茶文化的精神内涵即是通過沏茶、賞茶、聞茶、飲茶、品茶等習慣與中國的文化内涵和禮儀相結合形成的一種具有鮮明中國文化特征的一種文化現象,也可以說是一種禮節現象。當有客來訪,可征求意見,選用最合來客口味和最佳茶具待客。以茶敬客時,對茶葉适當拼配也是必要的。主人在陪伴客人飲茶時,要注意客人杯、壺中的茶水殘留量,一般用茶杯泡茶,如已喝去一半,就要添加開水,随喝随添,使茶水濃度基本保持前後一緻,水溫适宜。在飲茶時也可适當佐以茶食、糖果、菜肴等,達到調節口味和點心之功效。

說說國粹之六-茶(茶文化)

茶文化

茶文化對現代社會的作用主要有五個方面:

一是茶文化以茶德為中心,重視人的群體價值,倡導無私奉獻,反對見利忘義和唯利是圖。主張義重于利,注重協調人與人之間的互相關系,提倡對人尊敬,重視修生養德,有利于人的心态平衡,解決現代人的精神困惑,提高人的文化素質;

二是茶文化是應對人生挑戰的益友。在激烈的社會競争,市場競争下,緊張的工作、應酬、複雜的人際關系,以及各類依附在人們身上的壓力不輕。參與茶文化,可以使精神和身心放松一番,以應對人生的挑戰,香港茶樓的這個作用十分顯著;

三是有利于社群文明建設。經濟上去了,但文化不能落後,社會風氣不能污濁,道德不能淪喪 和醜惡。改革開放後茶文化的傳播表明,茶文化是有改變社會不正當 消費活動、建立公德心、促進社會進步的作用;

四是對提高人們生活品質,豐富文化生活的作用明顯。茶文化具有知識性、趣味性和康樂性,品嘗名茶、茶具、茶點,觀看茶俗茶藝,都給人一種美的享受;

五是促進開放,推進國際文化交流。國際茶文化的頻繁交流,使茶文化跨越國界,廣交天下成為人類文明的共同精神财富。

說說國粹之六-茶(茶文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