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作者:Fan娛鍊

在2007 年底,王家衛執導的影片《藍莓之夜》在全球各大電影院相繼上映。

由于王家衛導演在亞洲乃至國際影壇有着毋庸置疑的影響力,加之這是其拍攝的第一部外語電影,《藍莓之夜》在上映後受到了廣大電影觀衆與電影界人士的高度關注,大家對于這部影片的評價也褒貶不一。

王家衛影片的個人風格非常突出,油畫般質感的電影畫面、詩意唯美的電影台詞、引人深思的慢鏡頭、看似簡潔零碎的叙事段落等等無不彰顯出其獨特的美學追求和一種後現代意味。

值得注意的是,王家衛電影的配樂也十分考究,而且似乎對爵士樂尤其鐘愛。

早在其影片《阿飛正傳》中,王家衛便使用了爵士樂大師澤維爾·庫加特的《Maria Bona》《My Shawl》《JungleDrums》來作為影片的配樂。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接着,在其電影《花樣年華》中,王家衛選取了美國爵士歌王納京高的三首代表作《Quizas Quizas Quizas》《The Quiero Dijiste》《Apuellos Ojos Verdes》來作為影片插曲,其獨特的拉丁爵士風情為影片增色不少。

後來在《2046》中,王家衛仍舊選擇了澤維爾·庫加特與納京高的歌曲。

此外,美國人聲爵士歌手迪安·馬丁的《sway》更是為本片營造出了一種懷舊複古的浪漫情懷。

《藍莓之夜》中的藍調與爵士樂非常出彩,王家衛更是直接讓新生代流行爵士天後諾拉·瓊斯來飾演影片女主角。

至此,我們不難看出王家衛對爵士樂的喜愛。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爵士樂的興起與發展

講到爵士樂就不能不提到藍調。

藍調又稱為布魯斯,其與爵士樂之間有着十分緊密的聯系。

它們互相交融又各自差別的風格特征讓許多人對這兩種音樂形式無法進行準确的界定與區分。

藍調是一種運用特殊和聲構成的五聲音階的音樂形式,它通常采用器樂與聲樂來進行演繹。

人們普遍認為藍調樂起源于19世紀末期,它是由從非洲被販賣到美國的黑人奴隸之間所吟唱的勞動歌曲、贊美歌、靈歌、号子等發展演變而來。

藍調樂蘊含了blue devils的寓意,是以其風格情緒大多比較感傷、憂郁。

不過,因為藍調樂強調即興演奏與創新性,是以其原有相對簡單的演繹形式不斷被豐富拓展,繼而對後來的拉格泰姆、爵士樂、搖滾樂、鄉村樂、藍草音樂等音樂風格的形成都産生了十分重要的影響。

值得一提的是,在藍調音樂的發展中,威廉·克裡斯托夫·漢迪将其與拉格泰姆的風格進行融合創新,使得藍調樂受到了更多階層人們的青睐,也讓這種音樂形式得到了音樂界的正式認可。

由此,漢迪也被人們稱為“藍調之父”。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到了 20 世紀以後,由于電子樂、嘻哈音樂等音樂形式在美國崛起,藍調樂由于逐漸缺少一些有代表性的領軍人物而開始式微。

即便如此,我們仍然不能忽略其在美國流行音樂史上的重要地位。

這正如藍調大師比比·金(B.B.King)說的那樣:“藍調?藍調就是美國音樂之母,美國音樂的源泉。”

當下普遍為人們所接受的觀點認為,爵士樂是一種流行于美國南部莊園的非洲黑奴及他們後代之間的一種民間音樂形式,而藍調樂是其音樂風格的淵源之一。

爵士樂的根源可以追溯至非洲,它形成于19世紀末美國路易斯安那州密西西比河畔的新奧爾良市,至今已有上百年的曆史。最初在新奧爾良流行的爵士樂風格便深受拉格泰姆與民間藍調的影響。

正因為它們之間有着如此緊密的聯系,是以人們難免将爵士樂與藍調樂相混淆。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此外,西非、歐洲及美國本土文化,民族音樂、古典音樂等多種音樂元素也都是構成爵士樂這種音樂風格的演變與發展的重要因素。

在20世紀20 年代,迪克西蘭這種集體演奏的爵士樂風格在美國非常流行,它屬于新奧爾良傳統爵士樂的一個支流。

這種風格的爵士樂通常在遊行、婚慶、舞會甚至葬禮上進行演奏,具有很強的進行曲風格。

30年代時,搖擺樂風格的誕生使得爵士樂開拓了一片新的天地。

反過來,這一時期大樂團的風靡又對搖擺樂産生了非常重要的影響。

到了40年代,由于第二次世界大戰的爆發,大樂團開始逐漸沒落,以即興和弦演奏為基礎的比波普風格驟然興起,使得爵士樂産生了一次重大的變革。

這種爵士樂風格較為激進,被視為現代爵士樂的前身。

随後,當爵士樂發展到五六十年代,又産生了自由爵士。

等到七八十年代,爵士樂為了争取更多的聽衆便開始汲取一些當時的流行元素,它們開始與搖滾樂、電子樂等風格進行融合,于是這一時期的爵士樂風格也稱為融合爵士。

爵士樂發展到今天仍有着很強的生命力,我們仍能在各種媒體與各大舞台上尋找到不同風格的爵士樂的蹤迹。

在《藍莓之夜》中,我們便能看到風格各異的藍調與爵士樂的精彩呈現。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藍莓之夜》中的多元音樂

《藍莓之夜》講述的情感故事發生在大洋彼岸的美國。

諾拉·瓊斯飾演的伊麗莎白被男友抛棄後每晚都去裘德·洛飾演的咖啡館老闆傑瑞米處吃藍莓派,漸漸的傑瑞米由對伊麗莎白的同情與照顧轉變為愛慕。

後來伊麗莎白去了田納西州的孟菲斯市打兩份工,開啟了一段新的人生旅程。

在這裡,伊莉莎白與大衛·斯特雷澤恩飾演的一個嗜酒如命的警察亞尼成為了好友,她目睹了亞尼與蕾切爾·薇姿飾演的放蕩不羁的妻子蘇·琳之間的婚姻悲劇。

接下來,伊麗莎白去了内華達州的賭場當服務生,在那裡她結識了由娜塔莉·波特曼

飾演的萊斯利。

萊斯利是一個玩世不恭并能看穿牌桌對手心思的女孩——這一切都得益于她的賭徒父親。

同萊斯利達成“借貸”協定的伊麗莎白與其一起經曆了萊斯利的喪父之痛。最後,得到曆練的伊麗莎白回到了紐約,勇敢地走出了之前的情感陰霾。

影片一開始,諾拉·瓊斯的《The Story》便輕柔地傳入我們耳中。

諾拉烏黑的長發、端莊的氣質、純淨的内心,其舉手投足之間無不散發出一種東方女性的典雅氣質。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年輕有為的她更是多次獲得格萊美大獎。

《The Story》這首歌曲将諾拉慵懶随性卻又極具感染力的嗓音發揮得淋漓盡緻,使之成為了一首非常典型的流行爵士上乘之作。

歌詞前兩句:“I don't konw how to begin,Cause the story has beentold before”,便十分切合電影的主題與片中人物的心情。

伴随着影片中香濃的牛奶在藍莓派上緩緩溢出的唯美畫面,諾拉的歌聲似乎像一個深情款款的講述者開始引導着我們聆聽這個動人的故事。

有趣的是,在影片的結尾處,伊麗莎白回到了傑瑞米的咖啡館,并與其展開了一場全新的戀愛。

這時影片再次選用了諾拉的《The Story》這首歌曲,配合着王家衛招牌式的慢鏡頭,兩人相擁而吻的場景與牛奶在藍莓派上溢出的畫面之間進行切換。

此刻,《The Story》這首歌曲的運用除了與片頭的呼應之外也将電影的主題進行了升華。

伊麗莎白花了近一年時間的旅行結識到了各色各樣的人,也親曆了不少别人的故事。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在這個過程中她尋找到了迷失的自我,勇敢地走出了之前失戀的痛苦。

這是一段故事的結尾,也是另一段故事的開始。

諾拉的歌曲在這裡極大地增強了影片所建構的環形叙事結構的感染力,将伊麗莎白的心路曆程與情感變化很好地進行了外化。

電影中另外一位引人矚目的明星便是貓女魔力。

貓女魔力的原名是查琳·瑪麗·馬歇爾。出生于美國的她是一位著名的獨立搖滾創作型歌手。

馬歇爾十分善于演繹悲核和布魯斯搖滾風格的歌曲,她略帶沙啞的嗓音濃郁而沉厚。

此外,馬歇爾創作的藍調搖滾通常帶有一種虛無與被放逐的特質,有些感傷的曲風與她醇厚的演唱風格讓人為之沉醉。

在片中,馬歇爾客串飾演了傑瑞米的前女友卡提雅。

讓我感到驚喜的是,馬歇爾雖然隻在影片中出現了為數不多的時間,但其流暢自然的表演卻讓這個角色十分具有說服力。

整部電影選用了貓女魔力的《Living Proof》與《The Greatest》兩首歌。

第一首《Living Proof》出現在影片開始不久的咖啡館段落。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這首輕松的藍調很适合咖啡館與小酒館這樣的場所,一股濃郁的美式風情向我們迎面襲來。

而第二首《The Greatest》則是馬歇爾典型的sadcore風格。

整首歌曲的情緒比較感傷、自省,但是在歌詞與旋律中仿佛蘊藏着某種讓人戰勝陣痛的力量。

是以,這首歌幾次出現在電影中的一些較為抒情的片段,很好地烘托了電影的氛圍。

此外,著名的老牌黑人布魯斯歌手露絲·布朗、卡森德拉·威爾遜及布魯斯吉他大師雷·庫德,靈魂樂歌手奧蒂斯·雷丁、梅維斯·斯特普爾斯、阿莫斯·李等人的歌曲也都為該片增色不少。

尤其是雷·庫德的《Ely Nevada》《Long Ride》《Bus Ride》在片中的精彩運用,吉他撥弦的凜冽質感十分契合影片中汽車在高速公路上行駛的片段,喻示着漫漫人生路。

值得一提的是,片中選用的大量靈魂樂是20世紀50年代在美國誕生的一種音樂流派,它融合了福音音樂與節奏藍調的特點,這也是美國文化的一種展現。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藍色的孤獨與疏離感

在《藍莓之夜》上映之後,我們能聽到不少批評的意見與反對的聲音。

有觀點認為《藍莓之夜》仍舊是王家衛的老套路,雷同的情節與表達方式早在《重慶森林》與《花樣年華》中便已做過嘗試,這一次隻是将這些陳詞濫調移植到一個西方的故事中。

對于這樣的看法我們在這裡不做過多的評判,但是我們認為王家衛的這次新嘗試還是有不少的亮點。

藍色是安靜的、憂郁的、孤獨的、浪漫的,而藍調與爵士樂也十分善于承載這些隐秘複雜的情緒。

影片中的人物大多情感豐富但卻不善表達,他們每個人都是那麼的孤獨和困惑:片中的伊麗莎白被男友傷害後很長一段時間都十分痛苦、無法自拔;

傑瑞米在前女友離開後始終如“等待戈多”般地在期待着什麼;亞尼眼看着自己放蕩的妻子紅杏出牆卻又無法擺脫自己對其的迷戀;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對亞尼仍存有感情的蘇卻因為難以承受其令人窒息的愛情而陷入了濫情的怪圈;自負世故且缺乏安全感的萊斯利由于對自己身邊人事的不信任而偏執的懷疑一切。

電影中适時出現的藍調與爵士樂的這種迷離、感傷的特質很好地将這種疏離的情緒營造了出來。

同時,我們發現王家衛十分鐘愛一些拉丁美洲風情的曲目,如阿根廷配樂大師古斯塔沃·桑托納拉為本片創作的《Pajaros》。

這些配樂的融入不僅豐富了片中的音樂元素,更讓電影散發出一種濃郁的異域風情,突顯了電影中人物的孤獨、流浪與一種被放逐感。

是以從這個層面來講,我們認為王家衛對《藍莓之夜》配樂把控非常到位。

爵士樂與藍調帶給人們的感受大多是優雅的、緩慢的、娓娓道來的、甚至略帶感傷的。

《藍莓之夜》王家衛的爵士樂情結,在這部電影中展現的淋漓盡緻

王家衛對爵士樂的偏愛更展現在将其精髓融入到影片中的各個角落,準确有力地增強了電影的感染力與藝術性,充分地展現出其對另一種文化形态的深刻認識與重新解構。

總的來說,《藍莓之夜》中的音樂元素是十分豐富和極具魅力的,可以說是一場聽覺上的饕餮盛宴。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