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制内夫妻,面對降薪潮後的真實生活

作者:覺叔說

疫情三年,各行各業日子都不好過。體制内也不例外。

随着降薪檔案的落地,很多地方公務員薪資降了不少,有的降了一半。

體制内夫妻,面對降薪潮後的真實生活

某三線城市的郊區,像許多其他地方一樣,也受到了嚴峻的挑戰。财政壓力的加大,緊張的經濟環境,迫使政府采取措施緊縮預算,其中之一就是對體制内的公務員的薪資進行削減。

在這個背景下,數以千計的體制内成員不得不面對月工資、績效獎金和福利待遇的下降。

夫婦張甯和劉健就是這降薪潮下的一對典型代表。

他們作為區直公務員,也感受到了這次調整的影響。

體制内夫妻,面對降薪潮後的真實生活

張甯年33歲,劉健35歲,育有兩個孩子,一個正在上國小,一個還在幼稚園。在降薪潮來臨之前,他們習慣了相對穩定的生活,然而現實的變化讓他們不得不調整自己的生活方式。

面對降薪潮,張甯和劉健無奈調整了他們的生活方式。

飲食方面。從前,張甯和劉健經常會和同僚朋友們一起外出就餐,享受美食和交流。然而,降薪潮後,他們不得不減少這種外出的頻率,開始在機關食堂用餐,以節省開支。他們發現,盡管食堂的菜品不如外面的餐館多樣,但這種調整不僅有助于節省開支,還讓他們有更多機會與同僚親近。

教育方面。 之前,張甯和劉健為了給孩子更好的教育,報了各類補習班和興趣班。然而,降薪潮後,他們意識到高額的教育開支需要削減。于是,他們決定嘗試更多親自參與孩子教育的方式,通過陪同孩子解決問題,讨論學習内容,取得了不錯的效果。這不僅節省了費用,還增進了家庭成員之間的聯系。

體制内夫妻,面對降薪潮後的真實生活

交通方面。 之前,他們常常開車上下班和接送孩子,追求便捷和舒适。然而,降薪潮的到來,迫使他們重新考慮交通出行方式。為了節省開支,張甯每天早起15分鐘,将孩子送到學校後改為乘坐公共汽車上班,劉健則繼續騎電瓶車上班。這些調整不僅降低了交通費用,還對環保産生了積極影響。

購物方面。 降薪潮後,張甯和劉健也開始重新審視自己的購物觀念。之前,他們可能會受到網絡直播和電商促銷的影響,購買一些不必要的物品。然而,現在他們更加理性地看待購物,隻購買真正需要的物品,避免了不必要的浪費。

這個個人案例在社交媒體上引起了一片讨論,人們對夫婦的應對政策持有不同的觀點。

幸災樂禍者: 一些網友幸災樂禍地表示,體制内的公務員過去享受了相對穩定的薪資和福利,現在降薪潮下也終于嘗到了經濟下行的滋味。

體制内夫妻,面對降薪潮後的真實生活

他們認為這是一種對過去“優越”的補償,希望能夠喚醒他們對社會變革的關注和認識。

了解者: 另一些網友則表示了解,認為不僅僅是體制内的公務員,整個社會都在面臨經濟壓力。降薪潮對于每個人來說都是一次考驗。

中國長期以來,對于體制内又恨又愛,仇視者亦有之。但多數時候,體制内的從業人員,不過是芸芸衆生的一名,在經濟下行的背景下,除了那些逆潮流摘金的智慧者們,大多數人都逃脫不了大環境的影響。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