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張學良與于鳳至唯一的女兒:陪伴母親幾十年,如今106歲定居美國

作者:紅樓曉曉

引言

張學良,中國近代史上一位備受矚目的軍事将領。他在抗日戰争時期,曾與國軍将領楊虎城将軍,為抗日民族統一戰線的形成立下不朽功績。但是,關于張學良鮮為人知的家庭生活卻很少為人所知,比如他和于鳳至兩人唯一深愛的女兒,張闾瑛。

張學良與于鳳至唯一的女兒:陪伴母親幾十年,如今106歲定居美國

一 孩提

張闾瑛出生于1916年,是張學良與他的夫人于鳳至生的。作為将軍的女兒,張闾瑛從小就過着非同尋常的生活。然而,與其他将軍家的子女不同的是,張闾瑛與父親在1934年于歐洲分别的時候,彼時的她還隻是一個十幾歲的小姑娘。

而對于他們二人唯一的女兒來說,張闾瑛的童年是幸福的,祖父張作霖對這個小外孫女無比疼愛。張闾瑛出生的時候,張學良隻有16歲,因為是個年輕老爸,是以帶孩子的經驗并不豐富,但好在他很有耐心,晚上經常親自哄着小張闾瑛睡覺,有空便帶着女兒一起玩耍,拳拳之情溢于言表。

張學良與于鳳至唯一的女兒:陪伴母親幾十年,如今106歲定居美國

快樂的時光總是很短暫,眨眼間,張學良步入軍旅,撫養孩子的責任就落在了于鳳至的身上。後來,張作霖遇害後,張學良不得不扛起東北軍的擔子,接踵而至的家庭變故讓生活富足的張闾瑛,漸漸體會到人生的迷茫和不知所措。

就這樣,張闾瑛遠離家鄉,來到千裡之外的羅馬,開始了自己的留學生涯,與此同時,為了更好地照顧女兒,于鳳至做出了陪讀的決定,這也能使張學良不那麼分心。在留學在外的這段時間,在新的環境中,張闾瑛對自己的國家和民族有了新的審視。

張學良與于鳳至唯一的女兒:陪伴母親幾十年,如今106歲定居美國

二 漂泊

抗日戰争爆發後,張學良與楊虎城迫使蔣介石同意聯共抗日,這一壯舉在整個中華民族史上足以彪炳史冊的同時,也使得張學良和他的家庭陷入了困境。由于張學良當時的所作所為,一向心胸狹隘的蔣介石後來長期将其軟禁。

于是,為了丈夫的安全,于鳳至不得不各處奔波,并向宋美齡求救。按照蔣介石的性格,他當然對此是無法容忍的,是以才有了後來楊虎城将軍犧牲的結局,但由于宋美齡從中出面說情,張學良相對而言是幸運的,雖然失去了自由,但卻保住了一條命。

張學良與于鳳至唯一的女兒:陪伴母親幾十年,如今106歲定居美國

張學良被軟禁前期,于鳳至不離不棄地陪伴在丈夫身側,主動承擔起照顧丈夫的責任,直到1940年被查出癌症,于鳳至不得不前往美國治病。

九一八事變發生後,日本的鐵蹄使東北陷入戰亂,整個中華民族也是以陷入危急存亡的境地。而與此同時,另一邊,身處異國他鄉的張闾瑛戀愛了,她迫切地希望和父親分享自己愛情的喜悅,但張學良此時已經被軟禁起來,無法回應女兒。

但是,作為妻子和母親,于鳳至了解女兒的心意,在母親的祝福下,兩個年輕人組建了自己的小家庭。我們知道,在張學良被軟禁的漫長歲月中,陪伴在他身邊最久的是趙四小姐,于鳳至後來因為治病留在了國外,是以,張闾瑛受母親的影響要更大一些。

張學良與于鳳至唯一的女兒:陪伴母親幾十年,如今106歲定居美國

于鳳至出身富商家庭,雖然身處異國他鄉,但卻憑自己的能力和膽識在股市裡,在國外掙下了一份巨大的家業。就這樣,于鳳至在外面闖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而張闾瑛從母親身上,也學到了堅強和勤勞的品質,學會了獨立生活、自力更生。

三 團圓

時間來到1990年,這一年,張學良重獲自由,巧合的是,于鳳至剛剛在這年年初離世。得知女兒一直定居在美國,張學良便想在自己行動尚且友善的時候,去看望一下這個曾經最疼愛的女兒。血脈親情血濃于水,張闾瑛也很思念爸爸,父女重逢的刹那,久久相對無言……

張學良與于鳳至唯一的女兒:陪伴母親幾十年,如今106歲定居美國

随着歲月的流逝,張學良于2001年去世了。張闾瑛感到無盡的悲傷,在母親走後的第11年,她又送别了自己的父親,帶着對父親和母親的思念,繼續自己的生活。從前的經曆讓她懂得了人生的坎坷與不易,讓她明白了家庭的重要與珍貴。

如今,張闾瑛已經106歲了,定居在美國。作為張學良與于鳳至的唯一女兒,張闾瑛是中國曆史上不可忽視的女性。她的故事飽含了中國人民的智慧與堅強,也展現了家庭的力量與拼搏精神。盡管與祖國相隔千山萬水,張闾瑛仍然對中國懷有濃厚的情感,并且希望祖國繁榮昌盛。#圖文作者打造計劃#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