澤弘國際消息:巴拿馬運河由于持續的幹旱,當地海運不得不限制船舶通過數量。據CNBC報道,在全球航運大動脈——巴拿馬運河上等待通行的船隻已經達到154艘。
相關資料顯示,在8月的第一周,每艘船在巴拿馬運河的平均延誤時間已經高達15至19天。
巴拿馬運河的“無奈限行”
澤弘國際了解到,自1950年以來,此次幹旱為70多年來最嚴重的一次,目前運河運力幾乎衰減殆盡。根據相關資料顯示,自8月1日開始,巴拿馬運河大西洋側每日錨泊數量在56-76艘左右,巴拿馬運河太平洋側每日錨泊數量在83-110艘左右,平均等泊時長從1天左右拉長至3-4天。據了解,巴拿馬運河正常運作吃水深度為15.24米,下調之後大型集裝箱船的載運量将比正常少40%。這造成了運河兩岸船舶出現嚴重積壓。
與此同時,因為持續性的幹旱,巴拿馬運河管理局還會繼續減少船舶通行的輪次,吃水深度也将随之下調,目前從短時間内,幹旱問題并不會得到任何緩解,反而有可能持續加重,該措施将持續到2024年9月底。預計運河年營收将至少減少2億美元左右。
根據巴拿馬運輸管理局的計劃,接下來的數月裡,運河的吃水将維持在13.41米,這也意味着,每天隻允許32艘船通過。
巴拿馬運河擁堵的影響
據了解,目前panamax型船閘積壓了129艘船,neopanamax型船閘積壓了21艘船,造成從太平洋地區到大西洋地區的船隻分别延誤了17天和20天,回程航行的船舶的等待時間分别為16天和19天。
據了解,近期通往巴拿馬運河的船舶必須在運載低重貨物的同時支付高昂的費用,這就意味着巴拿馬運河不僅運力下降嚴重,貨物也必将面臨延誤。
在澤弘國際看來,巴拿馬運河的持續幹旱極有可能引發蝴蝶效應,水位持續下降,運力繼續衰減,導緻船舶隊不得不繞過蘇伊士運河,造成物流成本大幅增加,近期的貨運市場必将迎來新的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