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五代十國甘州回鹘史(十九):甘州回鹘與張承奉政權之和戰

作者:绮麗崽

#暑期創作大賽#

張淮深死後,其位由張淮鼎繼承。據學者研究,此人很可能就是大順元年(890年)二月殺害張淮深的兇手。但他在位時間不長,至遲在景福元年(892年)去世,死前托孤于索勳,而索勳就在這一年自稱為歸義軍節度使。乾甯元年(894年),索勳被殺,其位由張議潮孫張承奉繼承。

五代十國甘州回鹘史(十九):甘州回鹘與張承奉政權之和戰

在張承奉執政的最初幾年中,歸義軍與甘州回鹘保持了比較正常的關系。寫于乾甯六年(899年)的P. 4044(2)《歸義軍節度使帖》稱: 使帖甘州使頭某甲、兵馬使曹某、更某人數。右奉處分,汝甘州充使,亦要結耗(好)和同,所過砦堡州城,各須存其禮法,但取使頭言教,不得亂話是非。沿路比此回還,仍須收自本分,如有拗東捩西,兼浪言狂語者,使頭記名,将來到州,重當刑法者。某年月日帖。 此帖反映了張承奉當政之初雙方的友好關系。二者都有“結好和同”的意願,互有使者往來。這種和平共處的局面,在敦煌文獻中多有反映,如P. 4640背《歸義軍軍資庫司布紙破用曆》記有:庚申年(900年)三月七日,“支與甘州押衙宋彥晖畫紙貳拾張”;九月五日,“奉判,支與押衙張保山畫紙叁拾張”;辛酉年(901年)三月六日,“支與甘州押衙王保安細紙肆帖”等。此外,P. 3633《辛未年(911年)七月沙州百姓一萬人上回鹘大聖天可汗狀》亦可為證: 中間遇天可汗居住張掖,事同一家,更無貳心,東路開通,天使不絕,此則可汗威力所置。百姓□甚感荷,不是不知。 這些文獻都凸顯出張承奉執政之初與甘州回鹘的友好關系。但是,這種友好局面持續的時間并不長,就在甘州押衙王保安出使沙州數月後,兩地之間即起戰端。S. 3905《天複元年辛酉歲(901年)閏月十八日金光明寺造窟上梁文》稱:“猃狁狼心犯塞,焚燒香閣摧殘。合寺同心再造,來生共結良緣。”反映的就是天複元年(901年)七月甘州回鹘對沙州的侵犯。此後直到金山國建立,雙方敵對情緒一直很濃烈。 衆所周知,張承奉執歸義軍牛耳之際,歸義軍真正控制的地區不過瓜、沙二州之地,而且“四面六蕃圍”,處境不利。

但雄心勃勃的張承奉不甘于此,試圖恢複乃祖乃父時期在河西的霸業,志在“東取河蘭廣武城,西取天山瀚海軍,北掃燕然蔥嶺鎮,南盡戎羌羅莎平”。張承奉棄歸義軍稱号而改建金山國,就是受這一思想驅使的結果。

五代十國甘州回鹘史(十九):甘州回鹘與張承奉政權之和戰

天複三年(904年)春正月,朱溫引兵至長安,迫唐昭宗和百官遷往洛陽,同時廢京都長安。“毀長安宮室百司及民間廬舍,取其材,浮渭沿河而下,長安自此遂丘墟矣”。

五代十國甘州回鹘史(十九):甘州回鹘與張承奉政權之和戰

朱溫

長安作為國都的曆史于是結束,中原王朝的政治中心從此東移洛陽。同時,歸義軍與中央王朝的聯系也更為渺茫了。天複三年,是唐王朝實際滅亡的一年。唐昭宗痛感于此,在赴洛途中,泣謂夾道迎送的百姓說:“勿呼萬歲,朕不複為汝主矣!”同年朱溫弑昭宗,立其13歲子李柷為昭宣帝。天祐二年(905年),朱溫殺昭宗子九人,将小皇帝幽閉于宮中,“诏敕皆出其手”,朱溫的篡立隻是時間問題了。天祐四年,朱溫見廢帝滅唐時機已到,便先将唐朝朝臣全部殺光,接着又廢哀帝為濟陰王,自己做皇帝,建國号“大梁”,史稱“後梁”,改元“開平”。 歸義軍本為唐朝藩鎮之一,但又與其他藩鎮叛唐割據性質不同。在唐朝尚存一息時,歸義軍始終忠于皇室。至天祐三年(906年),張承奉仍自稱歸義軍節度使,奉唐正朔,一直使用唐昭宗“天複”年号。這種情況與河東、四川相似,因二地對朱溫的擅權及對唐宗室的誅殺不滿,拒絕使用新年号,而仍用“天複”。 眼見唐朝大勢已去,張承奉遂于天祐三年五月至十一月之間在沙州宣布獨立,建西漢金山國,自稱白衣天子,仍沿用唐昭宗年号天複,以示對唐忠貞不二,而與朱梁王朝分庭抗禮。張承奉的這一舉措,無疑會激起朱溫的不滿與憤怒,在客觀上促成了朱梁王朝與甘州回鹘的結盟。甘州回鹘需要借助中原王朝的力量以獨霸河西,控制絲綢之路;後梁亦需得到甘州回鹘的支援以制約沙州張氏政權。 後梁的支援,促成了甘州回鹘對夙敵金山國戰争的爆發。甘州回鹘與金山國的第一次戰争發生在張承奉稱帝之初的金秋季節,即906年初秋。對這次戰争,P. 3633《龍泉神劍歌》有生動描述,茲摘引如下: 祁連山下留名迹,破卻甘州必不遲。 金風初動虜兵來,點龊幹戈會将台。 戰馬鐵衣鋪雁翅,金河東岸陣雲開。 募良将,揀人材,出天入地選良牧。 先鋒委付渾鹞子,須向将軍劍下摧。 左右沖突搏虜塵,匹馬單槍陰舍人。 前沖虜陣渾穿透,一段英雄遠近聞。 前日城東出戰場,馬步相兼一萬強。 我皇親換黃金甲,周遭盡布陰沈槍。 着甲匈奴活捉得,退去醜豎劍下亡。 《龍泉神劍歌》見于敦煌寫本P. 3633,首尾完整,有文字42行。在最後1行之後,又有7行,系七言詩3首,大約系作者拟補入《龍泉神劍歌》而又未及補入者,内容可與《龍泉神劍歌》互相補充: 超□猶□呂萬盈,部署韬钤按一兵,有心不怕忘身首,願遂微軀留一名。 鄭塢栗子兩堡兵,義郎神祐選能精。壓背西沖回鹘陣,毅勇番生羅俊誠。 匈奴初到繞原泉,白馬将軍最出先。慕容膽壯拔山力,突出生插至馬前。問情款,說由緣,然後□□□三段,發使西奔上進箋。 該詩原題署作:“謹撰龍泉神劍歌一首 大宰相江東吏部尚書臣張厶乙撰進。”其中,“大宰相江東”系添加在第三行者。“張厶乙”,王重民早年撰《金山國墜事零拾》,以“厶乙”為省代之字而非本名,故徑作空阙處理,錄作“吏部尚書張 撰進”,是。但後來在出版《敦煌遺書論文集》時,将此文撰者改作“張壘”,應系校改之誤或印刷之誤。李正宇先生考為張文徹,可以信從。張文徹生年不詳,據S. 1156《沙州進奏院狀上》所載,知其早在光啟三年(887年)已奉使長安,為張淮深請節使團之要員,後任金山國宰相兼禦史大夫。《龍泉神劍歌》寫成于辛未年(911年)七月二十五日。其時,金山國在與甘州回鹘的戰争中形勢緊迫,張文徹為鼓舞金山國君臣上下之士氣,于是寫此長歌。 将《龍泉神劍歌》與其後所付三詩結合起來觀察,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詩中的“祁連山”、“甘州”,指代的無疑是甘州回鹘;戰争發生的時間在“金風初動”之際,亦即初秋時節;初戰地點在金河(今甘肅省酒泉市讨來河)。當時金山國參戰文武人員有渾鹞子、陰舍人、宋中丞、呂萬盈、慕容氏等。甘州回鹘步步進逼,通過瓜州的原泉(即今甘肅瓜州縣東四道溝布隆吉一帶的“淵泉”,系避李淵諱而改)而将戰線推進到敦煌城郊,在城東千渠、鄭塢、栗子一帶及城北的無窮渠、城西的宜秋渠等地與金山國展開激戰。在緊要關頭,白衣天子張承奉親自披挂上陣,率領一萬馬步軍出城增援,文臣宋中丞、張舍人也參加了戰鬥,經過浴血奮戰,才擊退了來犯的回鹘軍隊。 張承奉對甘州回鹘的戰争,開頭雖略有小勝,擊退了來犯者,而且還收複了四座小城,但甘州回鹘軍隊并未受到重創。而連年戰亂卻使歸義軍統治區的社會經濟遭到巨大的破壞,人丁的過多消耗,使其難以支援長期的、大規模的戰争。故而,在金山國對甘州回鹘的突襲取得小勝之後,形勢便急轉直下。不久,甘州回鹘又反撲過來。《龍泉神劍歌》在寫完金河之戰後接寫道: 今年回鹘數侵疆,直到便橋列戰場。 當鋒直入陰仁貴,不使解用槍。 堪賞給,早商量,寵拜金吾超上将,急要名聲貫帝鄉。 軍都日日更英雄,□由東行大漠中。 短兵自有張西豹,遮收遏後與羅公。 番漢精兵一萬強,打卻甘州坐五涼。 詩中簡略地描寫了甘州回鹘與金山國的第二次戰争。戰鬥發生地點在便橋。此橋當在沙州城東,溝通黨河東西;參與戰鬥的金山國将領有陰仁貴、張西豹、羅通達等人。由于金山國的殊死抵抗,甘州回鹘被迫退兵。此後數年間,金山國與甘州回鹘間的關系史無明載,P. 2991B《敦煌社人平诎子一十人創于宕泉建窟一所功德記》雲: 今則有邑人義社某公等十人,至慕空王,情求出離,發菩提之心,俱撥樊籠之絆,乃于茲地,建立一龛……社衆等修建之歲,正遇艱難,造窟之年,兵戎未息。于是資家為國,建立此龛。鐵石為心,俱無日延。則手為功德已畢,慶贊營齋,贊詠斯文,将傳千載。 該文撰者為“西漢金山國頭廳大宰相清河張公撰”,此張公,據考,亦應為金山國宰相張文徹。從中不難看出,金山國時期,與甘州回鹘間的戰争似乎一直沒有停息過。及至911年,決定性戰役終于爆發了。這年七月,回鹘可汗之子狄銀率兵圍攻沙州城。

五代十國甘州回鹘史(十九):甘州回鹘與張承奉政權之和戰

張承奉勢弱,難以守禦,遂派宰相羅通達南下求救于吐蕃,但吐蕃援兵未至,張承奉無力對抗,不得不由地方耆舊出面,向甘州回鹘求和,并且“設盟文狀,便到甘州”,将求降書呈送給甘州回鹘可汗,進而議結城下之盟。敦煌寫本P. 3633《辛未年(911年)七月沙州百姓一萬人上回鹘大聖天可汗狀》記載說: (上缺)等一萬人獻狀,上回鹘大聖天可汗金帳: …… 今月廿六日,狄銀領兵,又到管内,兩刃交鋒,各有傷損。口雲索和,此亦切要。遂令宰相、大德、僧人,兼将頓遞,迎接跪拜、言語卻總□□。狄銀令天子出拜,即與言約。城隍耆壽百姓再三商量,可汗是父,天子是子,和斷若定,此即差大宰相、僧中大德、敦煌貴族耆壽,赉持國信,設盟文狀,便到甘州。函書發日,天子面東拜跪。因是本事,不敢虛诳。豈有未拜其耶(爺),先拜其子,恰似不順公格。 該文的作者,據考,也是金山國宰相張文徹。文書中的“狄銀”,當是甘州回鹘可汗之子,這可從“豈有未拜其耶(爺),先拜其子,恰似不順公格”,而“其耶(爺)”又與“天可汗”一詞的寫法相同,擡頭另起一行,可知文書中的“天可汗”,無疑是甘州回鹘可汗仁美,遼朝稱為“烏母主”,後唐莊宗冊封他為“英義可汗”。

五代十國甘州回鹘史(十九):甘州回鹘與張承奉政權之和戰

文書寫于“辛未年”,相當于梁太祖乾化元年(911年)。當甘州回鹘直指沙州城下時,歸義軍勢弱,敵之無力,又無退路,不得不與甘州回鹘議結城下之盟,二者結為“父子之國”,甘州回鹘可汗為父,西漢金山國皇帝張承奉為“子”,改西漢金山國名為敦煌國,降皇帝稱号為王,改行後梁年号。這樣,張氏所謂的“敦煌國”便成了甘州回鹘的附庸。甘州回鹘完成了對河西走廊的統一,成為河西與絲綢之路的主宰。 張承奉的失敗不是偶然的。在後梁與甘州回鹘結盟以對付歸義軍時,張承奉采取的對策是西結于阗,南聯吐蕃、吐谷渾部。沙州與于阗的聯系始自851年于阗獨立之時,雙方互通婚姻,于阗王稱沙州張氏為舅。但于阗與沙州道路懸遠,且隔以砂碛,是以,承奉在抗擊回鹘時,主要依靠與之相鄰的吐蕃、吐渾部的支援。而事實證明,聯合吐蕃不足以抗拒回鹘。當時,吐蕃人在隴右、河西地區的力量主要為嗢末、六谷部,都集中在涼州(甘肅武威市)一帶,中隔甘州(甘肅張掖市),難以赴援。而其他吐蕃人則散居各地,力量分散,不可能給沙州政權以有力支援。是以,在911年沙州歸義軍政權與甘州回鹘鏖戰時,吐蕃援兵未到,而回鹘已兵臨城下,張承奉隻有投降。 當然,張承奉的失敗還有更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歸義軍政權自身的衰弱。沙、瓜地區在張承奉執政時期屢遭兵燹,社會生産遭受嚴重破壞。在張議潮和張淮深時期,戰争主要在遠離瓜、沙的伊州和甘、涼一帶進行,即使在戰争年間,瓜、沙還可以進行水利建設和正常的農牧業生産。而金山國時期,回鹘的包圍圈日益縮小,瓜、沙地區直接成為戰場,人民“分離異土”,“沿路州鎮,逦迤破散”,勢必會嚴重影響正常農業生産活動的進行。僅僅五六年時間,沙州政權就難以維持下去了。于是,張承奉不得不屈膝投降,完全放棄稱雄河西的企圖和名義上河西主宰者的地位,臣事甘州回鹘以求生存。《辛未年(911)七月沙州百姓一萬人上回鹘大聖天可汗狀》真實地記錄了這一曆史事件。 城下之盟的簽訂,對金山國政權來說,無疑是噩夢一場。張承奉先輩經過多年浴血奮戰,以巨大犧牲和苦難換取的成果轉瞬即逝,自然會引起當地人民的強烈憤慨。正如上引《辛未年(911)七月沙州百姓一萬人上回鹘大聖天可汗狀》中所說的那樣:“死者骨埋□□,生者分離異土,号哭之聲不絕,怨恨之氣沖天。”在吐蕃占領的多半個世紀中,沙州百姓曾飽嘗異族壓迫之苦難,經過殊死拼搏,始獲得獨立,但因張承奉的失誤舉措而引緻的戰敗,使其鬥争成果迅速化為烏有,再次對異族俯首稱臣。從《辛未年(911)七月沙州百姓一萬人上回鹘大聖天可汗狀》的字裡行間,不難感覺到沙州群眾滿腔的哀怨凄婉之情。

五代十國甘州回鹘史(十九):甘州回鹘與張承奉政權之和戰

張承奉對甘州回鹘之戰的失敗,給此後沙州歸義軍政權的統治者曹議金提供了深刻的教訓,促使其在對外政策方面采取了比較靈活的方略,即一方面加強與于阗國的結盟,同時臣事甘州回鹘、高昌回鹘以維持和平局面和絲路的暢通,重新打通并加強與中原王朝的臣屬關系和經濟聯系。這一政策使曹氏漢人政權能夠以瓜、沙二州之地繼續存在了百餘年之久,更促進了西北地區各族人民的團結和發展。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