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碧桂園10億美元債未付息陷流動性危機 上半年預虧年内百億債務到期或成恒大第二

作者:長江商報
碧桂園10億美元債未付息陷流動性危機 上半年預虧年内百億債務到期或成恒大第二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江楚雅

在房地産行業進入轉型陣痛期的當下,有宇宙第一房企之稱的碧桂園(02007.HK)也難以獨善其身,遭遇流動性壓力。這也引發外界擔憂,碧桂園是否會成為下一個恒大?

8月8日,市場消息稱,碧桂園未能支付應于8月7日支付的兩筆美元債利息。

碧桂園方面表示,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疊加各類資金監管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階段性流動壓力。

這是碧桂園首次美元債延期,而且,其年内到期境内債務達101.9億元,對公司的流動性是巨大的考驗。

事實上,自7月份以來碧桂園股價、境内公司債價格均有大幅下跌,引發外界關注。

二級市場上,公司股票已連跌7個交易日,累計跌幅約35.06%,市值縮水超96億港元。截至8月8日港股收盤,碧桂園股價跌14.39%,報收1.13港元,目前公司總市值約312.31億港元。

業績方面,繼2022年首虧之後,公司2023年中期業績可能繼續虧損。7月31日,碧桂園曾公告,預計2023年上半年可能錄得未經稽核淨虧損。

7月末,碧桂園服務股東楊惠妍捐贈價值約64億港元公司股份作慈善用途。碧桂園服務稱,楊惠妍此次捐贈旨在使非營利性公益基金會獲得可持續分紅的機會,進而獲得造血功能。

兩筆美元債票息未支付

碧桂園是此前為數不多尚未債務違約的民營房企之一,如今也陷入債務違約窘境。

據悉,截至8月8日,碧桂園仍未能支付應該于8月7日支付的兩筆美元債的票息。兩筆債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發行規模均為5億美元,期限分别為5.5NC3.5和10NC5,到期日分别為2026年2月6日和2030年8月6日。

據了解,上述兩筆票據仍有30天付息寬限期,換言之,碧桂園需要在9月7日前完成票息支付。

碧桂園方面的态度是積極的,其表示,“公司高度重視債務風險化解,公司目前仍在積極優化資金安排,努力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這是碧桂園首次美元債延期。而且,碧桂園的境外債券利息兌付的高峰是即将到來的9、10月份,年内到期的境内債務達101.9億元。這對公司的流動性是巨大的考驗。

自7月份以來,碧桂園境内公司債價格大幅下跌,包括發行的“19碧地03”跌超31%,“16騰越02”跌超27%,“21碧地03”跌超24%,“20碧地03”跌超21%,“21碧地04”跌超20%。

易居研究院研究總監嚴躍進對長江商報記者表示,碧桂園美元債逾期未支付說明企業經營遇到了一些問題,類似問題必然會在債券兌付等方面有所展現。但本身不是新問題,本質上還是要確定企業銷售資料和資金等方面穩健。

他認為,目前各地房地産政策持續發力,對于企業來說,更要把握政策總基調,主動在銷售提振等方面做足文章。尤其是要多增加一些地方政府的背書,確定投資者和購房者預期穩定。

現金流收緊捐贈20%公司股權

近期,碧桂園陷入各種傳言引發市場關注。7月19日,碧桂園服務總裁李長江及其配偶突然減持322.79萬股公司股份,套現約2824.72萬港元。減持完成後,李長江在碧桂園服務的持股隻剩0.11%。

8月7日,市場流出一份由佛山市自然資源局發出的催繳土地款提醒函,提醒函要求碧桂園盡快繳納其于6月獲得的一宗位于佛山市南海的土地第一期出讓價款。對此,碧桂園表示,未收到該傳言所涉及的檔案。

上述傳言,引發市場對碧桂園資金鍊的關注。碧桂園财報顯示,2022年年末,其可動用現金餘額約1475.5億元,其中“受限制現金”為192.7億元。截至2022年年底,碧桂園總資産為1.74萬億元,總負債1.43萬億元,淨資産3095.73億元。

碧桂園方面表示,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疊加各類資金監管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了階段性流動壓力。

值得注意的是,在當下考驗碧桂園資金平衡能力背景下,碧桂園創始人楊國強二女兒、現碧桂園董事局主席楊惠妍捐贈20%碧桂園服務股權給公益基金,受到外界關注。

7月30日,碧桂園服務公告,該公司控股股東、非執行董事兼董事會主席楊惠妍向國強公益基金會(香港)有限公司捐贈674640867股股份作慈善公益用途,占該公司已發行股份約20%,按照7月28日股價算捐贈價值約64.42億港元。碧桂園服務稱,楊惠妍此次捐贈,旨在使非營利性公益基金會獲得可持續分紅的機會,進而獲得造血功能。

銷售下滑業績持續虧損

2022年,碧桂園以4643億元的銷售額穩居中國房企榜首,奪得“宇宙第一房企”之名。

根據克而瑞統計的銷售資料,碧桂園在2017年至2022年的六年時間裡蟬聯行業銷冠。2022年,碧桂園約實作全口徑銷售額4643億元,同比下降約39%,但也維持住銷售規模第一的位置。

今年前兩個月,碧桂園以562億元銷售額位列行業第三位,五年來首次從銷冠跌落。碧桂園最新公布的7月合同銷售額為120.7億元,環比下降24.6%,前7個月累計實作權益合約銷售金額僅1408.3億元,同比下降超過三成。

銷售下滑,公司業績也陷入虧損。2022年,碧桂園歸母淨利潤錄得上市以來的首次虧損,虧損高達60億元。

今年上半年虧損持續。7月31日,碧桂園釋出業績預告,預計今年上半年淨虧損,原因為房地産行業銷售下行影響,導緻房地産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以及外彙波動造成預期淨彙兌損失。

業内認為,造成業績虧損的關鍵原因,在于碧桂園早前重倉三四線城市,目前三四線城市銷售低迷,周轉緩慢,短期内,碧桂園的地産業務必将承受着更大的壓力。

3月30日,碧桂園召開2022年度業績公布新聞釋出會,楊惠妍表示,碧桂園接下來3至5年主要戰略方向仍是行穩緻遠。在布局上,碧桂園原先的土儲偏重于三四線城市,未來會轉向一二線和三四線城市50%和50%的布局。

視覺中國圖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