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碧桂園債務危機初現,兩筆境外美元債利息未付,回應出現階段性流動壓力

作者:鳳凰WEEKLY财經
碧桂園債務危機初現,兩筆境外美元債利息未付,回應出現階段性流動壓力

就像“靴子”終于落地,流傳了許久的碧桂園危機出現了第一個明确标志。8月8日有媒體報道,碧桂園尚未兌付8月6日到期、總計2250萬美元(約人民币1.6億元)的兩筆美元債券利息。

碧桂園方面對《鳳凰WEEKLY地産》确認了此事,并表示“受近期銷售額與再融資環境持續惡化,疊加各類資金監管的影響,公司賬面可動用資金持續減少,出現了階段性流動壓力。公司高度重視債務風險化解,公司目前仍在積極優化資金安排,努力保障債權人的合法權益。”

不過,有接近碧桂園的知情人士稱:“付息還有30天寬限期,還不算爆雷。”此前萬達也出現過美元債延遲付息的情況,兌付後沒有被認為是違約。

就在前一天,碧桂園地産剛釋出公告,已提前兌付8月10日到期的“20碧地02”未回售債券的本息,這筆債券發行餘額13.6億元,票面利率為4.19%。

截至8月8日收盤,碧桂園遭遇股債雙殺,股票下跌14.39%至1.13港元/股。截至發稿,碧桂園發行的6隻美元債全線下跌,最大幅度超過10%,境内債同樣集體大跌,19碧地03下跌27.29%。

流言和辟謠

事實上,碧桂園的股債兩市,已伴随着各路流言下跌半月有餘。

最早引起市場注意是在7月19日,碧桂園服務的總裁李長江在股票低位大規模減持套現,合計減持碧桂園服務322.7915 萬股股份,套現2824.7萬元。這是碧桂園服務上市以來,李長江第 11 次減持套現,也是減持股份數最大的一筆。

7月20日碧桂園在某媒體釋出的一篇文章《碧桂園:把保交樓放在“立足自救”第一位》。怪異的是,一家尚未爆雷的房企,把“自救”放進了标題。

那一周,整個地産的債券市場就已經是下跌的趨勢,即使無明顯負面消息,碧桂園也跟随小幅下跌。彼時有市場人士分析,國内民營房企的債券,龍湖和碧桂園是特别被投資者看重的。這兩家企業的共同點是:資産規模較大,财務相對穩健,是以被普遍認為是國内民營房企的最後防線。

一天後,也就是7月21日,碧桂園官方釋出的一篇推文《不負重托,堅定信心,走高品質發展之路》,裡面提到“我們有決心和信心,紮實落實’保安全、保傳遞、保資産’的三保工作。”對比年初,碧桂園提的“四保”,少了一個“保信用”。

此時,債券市場聞風而動,碧桂園跌勢明顯。

碧桂園債務危機初現,兩筆境外美元債利息未付,回應出現階段性流動壓力

7月24日,碧桂園2026年7月到期的2.7%美元債,每1美元跌6.4美分,至14.6美分,創該債2021年1月發行以來的最大單日跌幅。同時,2024年1月到期的8%債券每1美元跌16美分,至24.2美分;2024年4月到期的6.5%債券每1美元跌16美分,至18美分。

7月25日,有外媒報道稱畢馬威被聘請對碧桂園的資産和負債進行盡職調查。碧桂園随即回應稱“被會計事務所盡調”的傳聞不屬實。

碧桂園辟謠後,港股股票出現了小幅上漲。

7月30日,碧桂園董事長楊惠妍突然宣布将所持碧桂園服務約20%的股份捐贈給國強公益基金會(香港)。外界紛紛質疑該捐贈行為有核心資産轉移嫌疑。

7月31日,碧桂園主動公告業績預期,預計今年上半年可能繼續錄得未經稽核淨虧損。碧桂園表态,為了確定現金流安全,将積極考慮采取各種對策,同時積極尋求政府及各方監管機構的指導和支援。

碧桂園股、債再次下跌。

碧桂園債務危機初現,兩筆境外美元債利息未付,回應出現階段性流動壓力

不久之後,第二個關鍵性流言開啟。8月5日,有坊間流傳佛山市派出副市長帶隊的工作組進駐了碧桂園。這個流言直到兩天後,也就是8月7日,才被碧桂園辟謠。

碧桂園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的兩隻債券就在這期間到了付息的時間,因為8月6日正值周末,按規定可以順延一天,一直到8月7日,投資者依然沒有收到利息。

按照前述知情人士透露,這兩筆債還有30天的寬限期。

“技術上的确會有這樣的寬限期,但也側面說明碧桂園的資金周轉能力在下降、壓力在上升,是以目前對碧桂園的流動性考驗很大,即使最終兩筆利息如期支付,也很大程度反映了目前碧桂園的經營風險。”香頌資本董事沈萌對《鳳凰WEEKLY地産》說。

蹊跷的“延遲付息”

未兌付本息的兩筆債券分别為碧桂園4.2%N20260206(ISINXS2210960022)和碧桂園 4.8% N20300630(ISIN:XS2210960378),兩筆債券在新加坡交易所上市,發行規模均為5億美元,到期日分别為2026年2月6日和2030年8月6日;聯席全球協調人、聯席賬簿管理人及聯席牽頭經辦人為摩根士丹利、摩根大通、高盛(亞洲)(B&D)、瑞銀集團、渣打銀行、裡昂證券。

這兩筆美元債利息違約是比較蹊跷的,因為就在8月7日,碧桂園還提前兌付了8月10日到期的“20碧地02”未回售債券的本息,回售申報金額為13.599億元,比要付的美元債利息1.6億多了七八倍。

截至2022年底,碧桂園的流動負債1.231萬億,非流動負債2037億,負債合計1.435萬億。流動負債裡包含了沒有竣工的預收款,2022年碧桂園的權益銷售額是3574.7億元。

截至2022年底,碧桂園有3096億的淨資産,遠沒有到資不抵債的程度。

另外,8月4日碧桂園的物業上市公司碧桂園服務釋出公告,稱決定将分紅的時間從“8月30日或前後”提前至“8月11日或前後”。也就是說,從8月7日開始計算,4天後,作為碧桂園服務的大股東,楊惠妍個人就能收到一筆稅前約4.5億的分紅(每股派發0.37港元,楊惠妍捐贈後仍直接和間接持股36.12%)。這筆錢用來付兩筆美元債的利息也是綽綽有餘的。

碧桂園債務危機初現,兩筆境外美元債利息未付,回應出現階段性流動壓力

再看碧桂園今年即将到期的債務。從公開資料查詢到,碧桂園目前存續的境外債共20隻,總額約171億美元,今年内到期的隻有一筆,規模為4億美元(約28.8億元人民币),到期日為2023年10月19日。存續的境内債券共19隻,今年内到期的有3筆。其中8月10日到期的13.6億元已經兌付,剩下的兩筆為9月2日到期的債券剩餘39.04億,11月20到期的債券價值為9.93億元,兩筆餘額約50億。以此計算,碧桂園今年要還的境内外債本金大約是78億元。

根據碧桂園2022年的年報,截至2022年底,碧桂園在手的現金餘額還有約1475.5億元。

而就在上個月的14日,碧桂園還與創興銀行訂立融資協定,獲得3500萬美元定期貸款,貸款期限為36個月。7月20日,碧桂園再與中國銀行(香港)及多家财務機構簽訂融資協定,獲得約35.83億港元及3.89億美元定期貸款,該筆貸款将用于償還2019年的借款。

等待“指導和支援”

去年年底,在碧桂園内部的年度大會上,楊國強還稱“看到了曙光”。才半年多過去,碧桂園對市場的判斷可以說是急轉下行。

今年短暫的“小陽春”結束後,房地産銷售又回歸疲軟态勢,中指研究院統計今年1-7月百強房企銷售總額為39944億元,同比下降4.6%,碧桂園以1958億的銷售額跌至第三,丢掉“宇宙第一房企”的寶座。7月單月的銷售中,碧桂園環比下跌33%。

房地産企業風險仍在蔓延,今年以來已新增5家房企發生債務違約,新力控股、藍光發展、中天金融等7家房企退市,還有A股多家房企鎖定退市,另外多家港股上市房企停牌超過12個月,預估今年退市房企将有10多家。

在碧桂園7月31日披露的預期業績裡,碧桂園解釋稱:“預計淨虧損主要是由于房地産行業銷售下行的影響,導緻房地産業務結轉毛利率下降,物業項目減值增加;以及外彙波動造成預期淨彙兌損失所緻。”

碧桂園董事會認為:面對當下宏觀經濟和房地産市場的不可預測性,公司在堅決履行保傳遞、保民生職責的前提下,為了確定現金流安全,将積極考慮采取各種對策,包括但不限于壓降各項經營支出、加快回款安排、積極拓展融資管道、管理及優化債務償還安排等,同時積極尋求政府及各方監管機構的指導和支援。

最後是什麼觸發了美元債付息的延遲?

也許和碧桂園的“自救”有關。8月1日,資本市場傳出碧桂園将按每股1.3港元配售18億元股股份,配股融資所得的約23.4億港元用于償還債務,摩根大通擔任此次發售的獨家整體協調人和賬簿管理人。這個價格較上一個交易日(7月31日)的收盤價1.58港元折價17.7%。

但很快,碧桂園方面回應配股取消,因為“各方溝通不盡一緻”。

金融支援“三隻箭”已發出9個月有餘。億翰智庫認為,雖然“三支箭”發出後行業融資有所改善,但是信用資質稍差的企業融資改善并不明顯,加之銷售持續承壓,對行業流動性危機發酵仍不可掉以輕心。

8月3日,中國人民銀行黨委書記、行長潘功勝主持召開金融支援民營企業發展座談會,聽取有關意見建議,推動銀企供需對接,研究加強金融支援民營企業工作舉措。在官方宣傳的民企清單裡,地産商中未見碧桂園的身影,而已爆雷的旭輝地産和同在佛山的美的置業都參加了會議。

“近期TOP100房企單月銷售額同比連續兩月大幅下降,7月銷售額同比下降34.1%,降幅較6月擴大4.7個百分點。改善民營房企融資環境,加大民營房企融資支援,将有助于緩解房地産企業風險蔓延。”中指研究院在最新的報告中稱。

碧桂園還能不能趕上支援民企的這趟車?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