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投資最重要的事》(霍華德.馬克斯)--讀書會分享

提煉書中精華:

  • 要學會深層次思考,思考問題的時候不能隻關注表面,要有因果導向
  • 控制風險能力,關注風險比關注收益更重要,投資的核心就是控制風險

組合投資是控制風險的好方法,投資組合中每個單品都要進行風險評估,而且一定不要以極小的比例投資自己看好的單品,投資前一定要考慮清楚自己所能承擔的最大風險比例。

  • 以價格為出發點堅持價值投資

兩個常見的錯誤認知:

價值投資就是買優質的公司

選擇潛力股一定就能赢得未來,(以趨勢去判斷未來很難,美國金融史科技泡沫破滅就是執行個體),不是說行業先進,代表未來發展趨勢,公司就一定有潛力,正确的認知一定是以價格為出發點,堅持價值投資,以低于價值的價格買進就是價值投資的真谛。

書中經典語錄:

1.記住,你的投資目标不是達到平均水準,你想要的是超越平均水準。是以,你的思維必須比别人更好——更強有力、水準更高。其他投資者也許非常聰明、消息靈通并且實作了高度計算機化,是以你必須找出一種他們所不具備的優勢。你必須想他們所未想,見他們所未見,或者具備他們所不具備的洞察力。你的反應與行為必須與衆不同。簡而言之,保持正确可能是投資成功的必要條件,但不是充分條件。你必須比其他人做得更加正确……其中的含義是,你的思維方式必須與衆不同。

2.第二層次思維者要考慮許多東西:未來可能出現的結果會在什麼範圍之内?我認為會出現什麼樣的結果?我正确的機率有多大?人們的共識是什麼?我的預期與人們的共識有多大差異?資産的目前價格與大衆所認為的未來價格以及我所認為的未來價格相符的程度如何?價格中所反映的共識心理是過于樂觀,還是過于悲觀?如果大衆的看法是正确的,資産價格将會發生怎樣的改變?如果我是正确的,資産價格又會怎樣?

3.非凡的表現僅僅來自于正确的、非共識性的預測,而非共識性預測是難以做出、難以正确做出并且難以執行的。

4.我相信,由于投資者會努力評估每一條資訊,是以資産價格能夠迅速反映出人們對于資訊含義的共識,然而我不相信群體共識就一定是正确的。

5.如果有效市場中的價格已經反映了群體共識,那麼分享群體共識也許隻能令你賺到平均收益。想要戰勝市場,你必須有自己獨特的、非共識性的觀點。

6.雖然有效市場常常錯誤地估計資産價值,但是對于任何個人來說——與其他人占有相同的資訊并且受到相同心理影響的限制——持之以恒地持有與衆不同且更加正确的觀點并不容易。這使得戰勝主流市場異常艱難——即使他們并不總是對的。

7.在我看來,真正的選擇似乎并不在價值和成長之間,而在目前價值和未來價值之間。成長型投資賭的是未來可能實作也可能無法實作的公司業績,而價值投資主要建立在分析公司目前價值的基礎之上。

8. 對于投資者來說,持續正确很難。而永遠在正确的時間做正确的事是不可能的。價值投資者所能期待的最好結果是知道資産的準确價值,并在價格較低時買進。但是今天這樣做了,并不意味着明天你就能賺錢。對價值的堅定認知有助于你從容面對這種脫節。

9.不懂利潤、股利、價值或企業管理的投資者完全不具備在正确的時間做正确的事情的決斷。當周圍的人都在炒股賺錢的時候,他們不可能懂得:股票價格已經過高,是以要抵制進場的誘惑。市場自由落體的時候,他們也不可能有堅定地持有股票或以極低的價格買進股票的自信。

10.沒有任何資産類别或投資具有與生俱來的高收益,隻有在定價合适的時候它才具有吸引力。

11.未來價格的變化取決于未來青睐這項投資的人是更多還是更少。投資是一場人氣競賽,在人氣最旺的時候買進是最危險的。在那個時候,一切利好因素和觀點都已經被計入價格中,而且再也不會有新的買家出現。

12.最安全、獲利潛力最大的投資,是在沒人喜歡的時候買進。假以時日,一旦證券受到歡迎,那麼它的價格隻可能向一個方向變化:上漲。

13. 基本面價值隻是決定證券價格的因素之一,你還要設法讓心理和技術為你所用。

14.某種東西價格上漲時,人們的喜愛程度本應下降,但在投資中,他們的喜愛程度往往會加深。

15.利好以及似乎人人都享有的豐厚利潤,最終會讓那些起初抵制的人投降并買進。當最後一個人堅持不住變成買家的時候,股票或市場就到“頂”了。到頂時間往往與基本面的發展無關。“價格過高”和“下一步将下跌”完全是兩個意思。證券價格可能會過高并且維持相當長的一段時間……甚至會進一步上漲。無論如何,價值最終會發揮作用。

16.在泡沫時期,對市場勢頭的迷戀取代了價值和公平價格的觀念,貪婪(加上在其他人似乎大發橫财時旁觀的痛苦)抵消了所有本應占據主導地位的智慧。

17.使用杠杆(借入資本買進證券)不會使投資變得更好,也不會提高獲利機率。它隻是把可能實作的收益或損失擴大化。這個方法還引入了全盤覆滅的風險。

18.在所有可能的投資獲利途徑中,低價買進顯然是最可靠的一種。不過,即使這樣也未必一定奏效。你可能錯誤估計了目前價值,或者可能會出現降低價值的事件,或者你的态度與市場的冷淡導緻證券以更低的價格出售,或者價格與内在價值達到一緻所需的時間比你可以等待的時間要長,正如凱恩斯指出的,“市場延續非理性狀态的時間比你撐住沒破産的時間要長”。低于價值買進并非萬無一失,但它是我們最好的機會。

19.靠更高風險的投資來獲得更高的收益是絕對不可能的。原因何在?很簡單:如果更高風險的投資确實能夠可靠地産生更高的收益,那麼它就不是真的高風險了!

20.理論認為,高收益與高風險相關,因為前者為補償後者而存在。但是,務實的價值投資者的感覺恰恰相反:他們相信,在以低于價值買進證券的時候,高收益、低風險是可以同時實作的。同樣,價格過高則意味着低收益、高風險。

21.風險是有欺騙性的。正常性事件很容易估計,如反複發生的事件将有再次發生的可能。但是,反常的、千載難逢的事件很難被量化。

22.預測傾向于圍繞曆史常态而聚集,僅容許微小的變化……關鍵是,人們通常會預測未來與過去相似,而對潛在的變化估計不足。

23.大多數人将風險承擔視為一種賺錢途徑。承擔更高的風險通常會産生更高的收益。市場必須設法證明實際情況似乎就是這樣,否則人們就不會進行高風險投資。但是,市場不可能永遠都以這樣的方式運作,否則高風險投資的風險也就不複存在了。

24.風險隻存在于未來,而未來會怎樣是不可能确定的……而當我們回顧過去時,是不存在不确定性的,但是這種确定性并不表示産生結果的過程是确定而可靠的。在過去的每種情況下,都存在發生許多事件的機率,最終隻有一個事件發生的事實低估了實際存在變化的可能性。

25.普遍相信沒有風險本身就是最大的風險,因為隻有當投資者适當規避風險時,預期收益中才會包含風險溢價。

26.風險是不能被消除的,它隻能被轉移和分散。

27.市場不是一個供投資者操作的靜态場所,它受投資者自身行為的控制和影響。不斷提高的自信應帶來更多的擔憂,正像不斷增加的恐懼和風險規避共同在降低風險的同時增加風險溢價一樣。

28.在所有人都相信某種東西有風險的時候,他們不願購買的意願通常會把價格降低到完全沒有風險的地步。廣泛的否定意見可以使風險最小化,因為價格裡所有的樂觀因素都被消除了。

29.當人人都相信某種東西沒有風險的時候,價格通常會被哄擡至蘊含巨大風險的地步。沒有風險擔憂,是以也就不提供或不要求風險承擔的回報——“風險溢價”。這可能會使受人們推崇的最佳資産成為風險最高的資産。

30.周期是可以自我修正的,周期的逆轉不一定依賴外源性事件。周期的發展趨勢本身就是造成周期逆轉(而不是永遠向前)的原因。是以,我喜歡說的一句話是: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

31.無視周期并推算趨勢是投資者所做的最危險的事情之一。

32. 證券市場的情緒波動類似于鐘擺的運動。雖然弧線的中點最能說明鐘擺的“平均”位置,但實際上鐘擺停留在那裡的時間非常短暫。相反,鐘擺幾乎始終在朝着或者背離弧線的端點擺動。但是,隻要擺動到接近端點時,鐘擺遲早必定會傳回中點。事實上,正是朝向端點運動本身為回擺提供了動力。

33.我最近将投資的主要風險歸結為兩個:虧損的風險和錯失機會的風險。大幅消除其中任何一個都是有可能的,但二者是不可能被同時消除的。

34.當形勢大好、價格高企時,投資者迫不及待地買進,把所有謹慎都抛諸腦後。随後,當周圍環境一片混亂、資産廉價待沾時,他們又完全喪失了承擔風險的意願,迫不及待地賣出。永遠如此。

35.市場有自身的規律,由投資者的心理變化(而不是基本面改變)所緻的市場評估名額的改變,是引起大多數證券的價格出現短期變化的原因。投資者心理的變化也呈鐘擺式擺動。

36.在大牛市的最後一個階段,人們開始假設繁榮期将永遠存在,并願以在此基礎上确立的價格買進股票。

37.與鐘擺類似,投資者心理朝向某個極端的擺動,最終會成為促進反方向回擺的力量。有時,積聚的能量本身就是回擺的原因——也就是說,鐘擺朝向端點擺動時,會受到自身重力的修正。

38.在牛市階段……為了維持統治地位,環境必須具備貪婪、樂觀、繁榮、自信、輕信、大膽、風險容忍和積極的特征,但是這些特質不會永遠統治市場。最終,它們會讓位于恐懼、悲觀、謹慎、疑惑、懷疑、警惕、風險規避和保守……崩潰是繁榮的産物。

39.許多人具有分析資料所需的才智,但是很少有人能夠更加深刻地看待事物并承受巨大的心理影響。換句話說,很多人會通過分析得出相似的認知結論,但是,因為各自所受的心理影響不同,他們在這些結論的基礎上所采取的行動各不相同。最大的投資錯誤不是來自資訊因素或分析因素,而是來自心理因素。

40.貪婪是一股極其強大的力量。它強大到可以壓倒常識、風險規避、謹慎、邏輯、對過去的教訓的痛苦記憶、決心、恐懼以及其他所有可能令投資者遠離困境的要素。

41.貪婪與樂觀相結合,令投資者一次又一次地追求低風險高收益政策,高價購進熱門股票,并在價格已經過高時抱着增值期望,繼續持股不放。事後人們才發現問題所在:期望是不切實際的,風險被忽略了。

42.在投資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懷疑……懷疑不足會導緻投資損失。在事後剖析金融災難的時候,有兩句話屢次出現:“好到不像真的”和“他們在想什麼”。

43.如果别人做得更好,高收益也不會令人滿意,而如果别人做得更壞,低收益往往就能使人知足。這種比較的傾向是最有害的,強調相對收益而不是絕對收益展現了心理對投資過程的扭曲。

44.善于思索的投資者會默默無聞地辛勤工作,在好年份裡賺取穩定的收益,在壞年份裡承擔更低的損失。他們避開高風險行為,因為他們非常清楚自己的不足并經常自省。在我看來,這是創造長期财富的最佳準則——但是,在短期内不會帶來太多的自我滿足。謙卑、審慎和風險控制路線并不那麼光鮮亮麗。

45.在大多數時間裡,資産被估價過高并持續增值,或者被估價過低并持續貶值。最終,這種傾向會對投資者的心理、信念和決心造成不利影響。你舍棄的股票别人卻是以獲利,而你買進的股票在日益貶值,你認為危險或者愚蠢的概念日複一日地被宣揚和傳播。

46.随着定價過高的股票走勢更好,或者定價過低的股票持續下跌,正确的做法變得更加簡單:賣掉前者,買進後者。但是,人們不會這樣做。自我懷疑的傾向與别人成功的傳聞混雜在一起,形成了一股使投資者做出錯誤決定的強大力量,當這種傾向的持續時間增長時,其力度也會增大。

47.資産定價過高是由于投資者過高估計并推高資産價值的行為所緻。這一過程會一直持續下去,直到價格漲到“恰當”水準或者當你感覺定價過高将它賣出。通常列車會繼續向前沖出很遠,最初的價格判斷看起來更像是錯誤的而不是正确的。這可以了解,但是難以忍受。

48.大多數導緻泡沫或崩潰的波動都以事實為基礎,通常還有合理的分析……至少在最初是這樣的。但是,心理因素導緻結論中含有錯誤的因素,而市場在實踐結論的道路上走得太遠。巨大的市場虧損源于心理偏差而不是分析失誤。

49.僅憑精通投資中的人性之道并不足以獲得成功,一旦能與熟練的分析結合起來,則會得到豐厚的收益。

50.相信我,在别人都在買進、專家态度樂觀、上漲理由充分、價格不斷飙升、承擔最高風險的人不斷獲得巨額收益的鼎盛期,抵制買進是很難的(賣出更難)。相反,在股市跌入谷底、持股或買進似乎會帶來全盤損失的時候,抵制賣出也是很難的(買進更難)。

51.資産會因為他人的行為而難以掌控。你或許會有一段時間看起來是錯誤的,而群體成員似乎(或感覺)是正确的。将自己與他人進行過多的比較是一種侵蝕意志的過程——雖然這是天性使然——而且,這也會給你施加過多的壓力。

52.一定要記住,當事情看起來“好得不像是真的”時,它們通常不是真的。

53.卓越投資需要第二層次思維——一種不同于常人的更複雜、更具洞察力的思維方式。從定義上來看,大多數投資者不具備這種思維能力,是以成功的關鍵不可能是群體的判斷。某種程度上來說,趨勢、群體共識是阻礙成功的因素,雷同的投資組合是我們需要避開的。

54.由于市場的鐘擺式擺動或市場的周期性,是以取得最終勝利的關鍵在于逆向投資。

55.當最後一個希望成為買家的人成為買家的時候,市場就會到頂既然在到頂時,所有買家都已經加入到了看漲群體中,那麼牛市就不會進一步上漲,市場也已高到了它能夠達到的極限。此時買進或持有都很危險。

56.“低買高賣”是一句古老的名言,但是被卷入市場周期中的投資者卻常常反其道而行之。正确的做法應該是逆向投資:在人們冷落時買入,在人們追捧時賣出。

57.“千載難逢”的市場極端情況似乎每隔10年左右便會出現一次——這還不夠頻繁,以至于投資者很難以利用市場極端獲利為業。但是,嘗試這樣去做應該是所有投資方法的重要組成部分。

58.即使市場過度發展,記住,“估價過高”與“明天就會跌”是截然不同的。

59.市場可以被高估,也可以被低估,并且能夠将這種狀态維持一段時間甚至若幹年。

60.你必須保證自己在進行逆向投資的時候,不僅知道它們與大衆的做法相反,還知道大衆錯在哪裡。隻有這樣你才能堅持自己的觀點,在立場貌似錯誤或損失遠高于收益的時候,才有買進更多的可能。

61.最終獲利最高的投資行為,是我們所定義的逆向投資:在所有人賣出時買進(因而價格很低),或者在所有人買進時賣出(因而價格很高)。

62.顯而易見的投資者共識幾乎總是錯的……投資背後群體意識的凝聚,往往會消弭其潛在的利潤……比如,一項“人人”都認為很好的投資。在我看來,單從定義來講,它就不可能是這樣的。

63.傑出投資者能夠識别并買進價格低于實際價值的股票。隻有當多數人看不到投資價值的時候,價格才會低于價值。

64.傑出投資的程序始于投資者的深刻洞察、标新立異、特立獨行或早期投資。這就是為何成功投資者大多都很寂寞的原因。

65.懷疑并不等同于悲觀。在過度樂觀時,懷疑倡導悲觀;但在過度悲觀時,懷疑又會倡導樂觀。

66.為了獲利,我們必須對頂峰時普遍的樂觀和谷底時盛行的悲觀持懷疑态度。

67.當刀子停止下落,塵埃已然落定,不确定性得到解決的時候,利潤豐厚的特價股也将不複存在。當買進某種東西再次讓人感覺安穩的時候,它的價格再也不會那麼便宜。是以,在投資中,利潤豐厚和令人安穩通常是沖突的。

68.作為逆向投資者,我們的任務就是盡可能謹慎熟練地接住下落的刀子。

69.市場認為極其安全的證券可能會提供令人乏味的收益,而極不安全的證券可能會超出投資者的風險容忍能力。

70.我們是積極投資者,因為我們相信我們可以通過識别好機會而擊敗市場另一方面,許多擺在我們面前的“特殊交易”好到不像真的,避開它們是取得投資成功的關鍵。是以,和許多事情一樣,促使一個人成為積極投資者的樂觀,以及對有效市場假說的懷疑,二者必須保持平衡。

71.等待投資機會到來而不是追逐投資機會,你會做得更好。在賣家積極賣出的東西中挑選,而不是固守想要什麼才買什麼的觀念,你的交易往往會更為劃算。

72.投資最大的優點之一是,隻有真正做出失敗的投資時才會遭受損失。不做失敗的投資就沒有損失,隻有回報。即使會有錯失制勝機會的不良後果,也是可以容忍的。

73.對細節關注得越多,越有可能獲得知識優勢。通過勤奮的工作和專業的技術,我們能比旁人知道更多關于個别公司和證券的資訊,但想要在對于整個市場和經濟的認知上做到這一點則很難。是以,我建議大家要努力做到“知可知”。

74.投資者應盡量弄清自己在周期和鐘擺中所處的階段。這不會令未來變得可知,但它能幫助人們為可能的發展做好準備。

75.如果你持有一個固定觀點的時間足夠長,遲早你會是對的。即使你是一個門外漢,你也有可能因為偶爾準确地預見到别人沒有預見到的東西而得到大家的贊賞。但是,這并不意味着你的預測總是有價值的……

76.人們往往會根據既往經驗做出通常準确的預測。然而,根據既往經驗做出的準确預測并不具備太大價值。正如預測者通常會假設未來和過去非常相似一樣,市場也會這樣做,進而根據既往價格延續性定價。是以,如果未來真的與過去相似,那麼賺大錢是不可能的,即使是那些做出準确預測的人。

77.某些在關鍵時刻做出的預測能最終被證明是對的,表明準确地預測關鍵事件是有可能的,但同一個人持續做出準确預測是不太可能的。

78.認為可以掌握未來的投資者會采取武斷行動:定向交易、集中倉位、杠杆持股、寄希望于未來的增長——換句話說,即行動的時候不把預測風險考慮在内。另一方面,那些認為不能掌握未來的投資者會采取截然不同的行動:多元化、對沖、極少或者不用杠杆、更強調目前價值而不是未來的增長、高度重視資本結構、通常為各種可能的結果做好準備。

79.大量的資料和經驗告訴我,關于市場周期,唯一能夠預測的是它的必然性。

80.我們不知道一個趨勢會持續多久,不知道它何時反轉,也不知道導緻反轉的因素以及反轉的程度。但是我相信,趨勢遲早都會終止。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永遠存在。

81.我們或許永遠不會知道要去往哪裡,但最好明白我們身在何處。也就是說,即使我們不能預測周期性波動的時間和幅度,力争弄清我們處于周期的哪個階段并采取相應的行動也是很重要的。

82.投資領域并不是一個可以預見未來、特定行為總能産生特定結果的有秩有邏輯的地方。事實上,投資在很大程度上受運氣支配。

83.在繁榮期,承擔最高風險的人往往能夠獲得最高收益,但這并不意味着他們就是最好的投資者。

84.很少有人充分意識到随機性對于投資業績的貢獻(或破壞)。是以,迄今為止所有成功政策背後所潛伏的危險常常都被低估了。

85.決策的正确性無法通過結果來判斷,然而人們就是這麼做的。好決策指的是當時的最佳決策,而根據定義,此時的未來還是未知數。是以,正确的決策往往是不成功的,反之亦然。

86.長期來看,好的決策一定會帶來投資收益。然而在短期内,當好的決策無法帶來投資收益的時候,我們必須忍耐。

87.因為大多數結果可能會對我們不利,是以我們必須進行防禦性投資。在不利結果下確定生存比在有利結果下確定收益最大化更為重要。

88.在逆境中確定生存與在順境中實作收益最大化是相沖突的,投資者必須在兩者之間做出選擇。

89.防守能取得較好的穩定收益,而進攻往往承載着過多無法實作的夢想。

90.認定“一定”會發生的事卻沒有發生,會令你痛苦不堪。即使你正确地了解了基本機率分布,你也不能指望事情會按照預期的方向發展。成功的投資不應過分依賴聚集分布的正常結果,而是必須考慮到離群值的存在。

91.投資者之是以投資,是希望投資能帶來投資結果,他們的分析會集中在可能發生的情況上。但是一定不要隻盯着預期發生的事而排除其他可能性……不要過度承擔風險和杠杆,否則不利結果會摧毀你自己。

92.當電腦管理投資組合時,會試圖通過以往有效的模型獲利,但這些模型無法預測變化,無法預測異常時期,因而既往标準的可靠性被普遍高估了。

93.我們會放棄追求完美,以及不會執着于确定何時到達低谷。更确切地說,如果我們認為出現了便宜貨,我們就會買進。如果價格更加低廉,我們就會買得更多。

94.成功的投資或成功的投資生涯的基礎是價值,你必須清楚地認識到你想買進的東西的價值。價值包括很多方面,并且有多種考察方法。簡單來說,就是賬面現金和有形資産價值,公司或資産産生現金流的能力,以及所有這些東西的增值潛力。

95.你必須以可靠的事實和分析為基礎,建立并堅持自己的價值觀。隻有這樣,你才能知道買進和賣出的時機。隻有擁有良好的價值感,你才能培養在資産價格高漲并且人人認為會永遠上漲的時候獲利的紀律,或在危機時甚至價格日益下跌時持倉,并以低于平均價格買進的勇氣。當然,為達到在這些情況下獲利的目的,你對價值的估計必須準确。

96.除了提高獲利潛力之外,以低于價值的價格買進還是限制風險的關鍵因素。

97.大多數趨勢——看漲與看跌——最終總會發展過度。較早意識到這一點的人會是以而獲利,較晚參與進來的人則是以而受到懲罰。

98.我們可以通過周邊人的行為推知市場處在周期中的哪個階段。當其他投資者無憂無慮時,我們應小心翼翼;當投資者恐慌時,我們應變得更加積極。

99.由于相關性差異,具有相同絕對風險的個别投資能夠以不同的形式組成不同風險級别的投資組合。大多數投資者認為多元化指的是持有許多不同的東西,很少有投資者認識到,隻有投資組合中的持股能可靠地對特定環境發展産生不同的反映時,多元化才是有效的。

100.投資成功的基本要求之一,也是最偉大的投資者的必備心理之一,是認識到我們無法預知宏觀未來。很少有人(如果有的話)對未來經濟、利率、市場總量有超越群體共識的看法。是以,投資者的時間最好用在擷取“可知”的知識優勢上:行業、公司、證券的相關資訊。你對微觀越關注,你越有可能比别人了解得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