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李開複給中國學生的第六封信:選擇的智慧

引言

  我覺得,對于青年學生來說,最重要的不是具體的準則或方法,而是在複雜情況下權衡各種影響因素,并以最為智慧的方式作出正确抉擇的能力。我把這種能力稱為“選擇的智慧”,它的思想核心其實就是中國傳統文化中傳承了2000多年的“中庸”之道。

  著名管理學家彼得·德魯克曾說,21世紀是一個選擇的世紀,因為未來的曆史學家如果回顧今天,他們會記得的今天最大的改革并不是技術方面或網絡方面的革新,而是——人類将擁有選擇的權利.他說這句話是因為在今天的資訊社會厘,人人都能擷取資訊,學習知識、靠腦力上進,人人都有機會,那麼人的成功就更要看各人積極地争取和智慧地選擇。

  在與大學生的書信交流及創辦“開複學生網”的過程中,我看到有很多學生雖然擁有選擇的權利,雖然生活在優越的大環境中,但仍然有許多學生時常遇到迷茫的時刻。例如,經常有學生問我有關如何進行選擇的問題

我的回答是:

  我能幫你做的不是選擇,因為你自身的問題隻有自己最清楚,自己的未來也隻有自己最在意。

  我能做的隻是傳授給你選擇的智慧,幫你聆聽自己心底裡最真實的聲音,幫助你做出智慧的選擇。

  我提出選擇成功的智慧共有8種:

  用中庸拒絕極端;用理智分析情景;用務實發揮影響;用冷靜掌控抉擇;用自覺端正态度;用學習積累經驗;用勇氣放棄包袱;用真心追随智慧。

  (一)用中庸拒絕極端

  “中庸”是儒家思想的精華,遺憾的是,許多人并不了解中庸真正的内涵。其實,中庸告訴我們的最重要的一點,就是要避免并拒絕極端和片面。

  比如說,在我的第五封信中提出的積極主動,如果做到了極端,就變成了霸道,喜歡對别人頤指氣使。在我的第二封信中提出與人相處最重要的同理心,如果做到了極端,就變成了盲從,什麼事都沒有主見。極端的自信就成了自傲,極端的勇氣就成了愚勇,極端的胸懷就是懦弱,極端的自省就會變成自卑。

  我曾經親身經曆了一個極端的測驗:公司在教育訓練課程中,讓10個副總裁圍成一圈,一個半小時内可以暢所欲言,惟獨不可以講公司的事情。于是,大家開始談論天氣、政治、體育……其間還出現了争執。一個半小時後,每個副總裁都按自己心目中對其他副總裁的尊敬程度,為他們排一個序,并把自己安插在合适的位置。排序後我們發現:倒數第一的是從頭到尾沒有講話的人,倒數第二是話最多的人。不說話的人可能有想法,但沒有表達出來,那麼别人就會認為他沒有意見。相反,話太多的人可能有一部分話很有意義,但也講了許多不該講的話,這使他無法得到大家的好評。

  是以,“沉默是金”和“口無遮攔”都不可取,那麼我們怎麼達到“中庸式的智慧溝通”呢?這讓我想起另一個故事:記得我剛進入蘋果公司開始我的第一份工作時,公司裡有一位經理叫西恩,大家都知道他是一個非常有才華的人,尤其在開會的時候,他得體的言辭完美地展現出他過人的才學、情商與口才,足以讓在場的所有人欽佩不已。有一天,我鼓足勇氣去向西恩讨教有效溝通的秘訣。西恩說:“我的秘訣其實很簡單:我并不總是搶着發言;當我不懂或不确定時,我的嘴閉得緊緊的;但是,當我有好的意見時,我絕不錯過良機——如果不讓我發言,我就不讓會議結束。”我問他:“如果别人都搶着講話,你怎麼發言呢?”西恩說:“我會先用肢體語言告訴别人:下一個該輪到我發言啦!例如,我會舉起手,發出特殊的聲響(如清嗓子聲),或者用目光要求主持人讓我發言。但是,如果其他人的确霸占了所有的發言機會,我就等發言人調整呼吸時,迅速接上話頭。”我又問他:“如果你懂得不多,但是别人向你咨詢呢?”西恩說:“我會先看看有沒有比我懂得更多的人幫我回答。如果有,我會巧妙地把回答的機會‘讓’給他;如果沒有,我會說‘我不知道,但是我會去查’,等會開完,我一定去把問題查清楚。”他的一席話讓我學到了很多東西——隻要把握好說話的度,選擇好說話的時機,就可以得到周圍人的尊敬。

二)用理智分析情景

  中庸之道不但強調守誠中道,也要求我們擇善而從。

  在面臨選擇時,我們先用第一個智慧避免走向極端的陷阱,然後用第二個智慧在複雜、

多變的環境中,審慎而冷靜的選擇最好的解決方案.

記得曾有一位青年問我:“我不同意我的老闆的意見,我該站起來發言嗎?”

  當時,我的回答是:“這要看情形而定。首先,你的老闆是一個願意接納異議的人嗎?如果不是,那麼你千萬不要亂發言,但是,你可以開始物色一個新工作和新老闆了!如果他能夠接受異議,那麼,在老闆還沒做出最後的決定時,不要怕提出異議;但同時也要考慮到,如果是當衆發言,自己的話就必須有一定的技巧,應當顧慮到老闆的面子。老闆一旦做出了決定,我們無論有無異議,都必須支援和貫徹,有不同意的地方隻可以私下與老闆溝通。”

  在這樣一個具體的例子裡,我們必須學會用智慧甄别各種複雜的情況,并從不同候選方案中擇善而從的方法。

  另一方面,我們可以看到上司藝術也同樣需要擇善而從。許多人誤以為,好的上司都有完全相同的風格,例如:指揮指令、宏觀掌控、和諧合作、民主自由、授權負責、指導培養。

  其實,在著名的管理學著作《有效率的上司》一書中,作者丹尼爾·戈德曼提出:最好的上司能夠完整地擁有上述的六種看起來互相沖突的上司力,并會有智慧地因具體情景不同而運用正确的一種。

  人生中的絕大多數選擇都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事情。大家要學會在最合适的時候對最合适的人用最合适的方法,要學會在做出決定前用理智全面衡量各種因素的利弊以及自己的能力和傾向。

(三)用務實發揮影響

  選擇完整與均衡時,你必須首先弄清楚,你面臨的事情是你能夠影響到的,還是你根本無力改變的。史蒂芬·柯維在其所著的《高效能人士的七個習慣》一書中,把所有值得關注

的事情稱為”關注圈”,把能夠發揮影響的事情稱為”影響圈”.

在整個關注圈中,根據自主程度的高低,人生面臨的問題可分為三類:

  可直接影響的問題:對于這種問題,解決之道在于用正确的态度執行。這是我們絕對做得到的,也是最核心的“影響圈”。

  可間接影響的問題:有賴改進發揮影響力的方法來加以解決,如借助人際關系、團隊合作和溝通能力來解決。這是最值得我們努力争取的“影響圈”。

  無能為力的問題:需要以平和的态度和胸懷,接納這些問題。縱使有再多不滿,也要泰然處之,如此才不至于讓問題征服了我們。

  無論碰到任何問題,如果你認為“外在環境是造成問題的症結所在”,或者總是在埋怨“我真的無能為力”,那麼,這種想法不但于事無補,而且會造成你消極悲觀的心理狀态。

  事實上,碰到問題時,你隻要耐心地将它分解開,看看哪些部分是你可以影響的,哪些部分是你可以關注但卻無法影響的。然後,去努力争取那些可以“間接影響”的問題,讓它們變成可“直接影響”的,同時把全部心力投入自己的影響圈——你可以在這樣的過程中不斷獲得進步,這反過來又可以讓你進一步擴大自己的影響圈。

  是以,不管一個問題屬于上述三種中的哪一種,解決問題的第一步都要從自己的影響圈開始:先影響自己,再影響别人,最後才有可能影響環境。

  這個方法為“有勇氣來改變可以改變的事情,有胸懷來接受不可改變的事情,有智慧來分辨兩者的不同”這三句話增加了足夠的可操作性。

  有一位學生曾問我:“開複老師,今年我剛剛上大一。我為學校做了許多事,也得到了老師的肯定。但最近我卻很是煩惱。此前,因為我看不慣某某同學的做法,在背後說了一些氣話。有一次,他竟利用學生會幹部的職權,在上司面前為我捏造了許多罪名。上司在沒有調查落實的情況下就處分了我。”

  我的回答是:“這件事确實很不幸,但是既然已經發生了,你隻有接受後果。我勸你少想想這件事有多麼不公平,因為這些都是已經發生的事情,你無法影響,也不能改變。我勸你多想想,有什麼事情是你可以影響和改變的。例如,你有沒有想過,如果當初你沒有在背後說他的壞話,是不是這一切都可以避免?我并不是說别人做的都是對的,但是,你隻能修正自己,不能修正别人。你必須清楚要如何修正自己才能夠避免這樣的問題再次發生。如果時光能夠倒流,你會做得更好一些嗎?你是會控制自己的情緒,還是會改掉背後說人壞話的毛病?你有沒有聽過‘我怎樣對待别人,别人就怎樣對待我’這句話?如果你不在背後批評别人,很可能别人也不會在背後中傷你。有句諺語說:‘雖然我們不能改變風,但我們可以調整船帆。’希望你能在生活和工作中認清楚自己的船帆在哪裡。”

  我在去年7月加入Google時,也因為卷入法律糾紛而學會了“用務實發揮影響”。當時,我離職的事實公布後,許多媒體因為被誤導,以為我的離職違背了合約,就發表了一些不合事實的言論。那時,多虧我的律師朋友提醒我:對于媒體的報道,我們是無能為力的,因為在官司漩渦中,我個人不能出面解釋,否則不但越描越黑,而且可能給對方提供更多材料。法官的決定則是我可以間接影響的,我們一定要努力打一場漂亮仗。至于可直接影響的方面則是我可以廣搜證據、找尋證人、了解法律、準備對質時證明對方謊言的證據。于是,在兩個月的時間裡,我不再訂閱報紙,不再上新聞網站,不再被流言蜚語所惑。我一天花16個小時苦讀法律,在對方提出的近30萬份檔案中找到我們需要的檔案,和律師一同起草我們的答辯狀,一次又一次地做出庭排練。9月出庭時,我們果然獲勝。值得一提的是,當我回到中國開始工作後,我沒有花任何精力試圖引導或改變媒體,媒體的報道卻自然而然地完全轉變成為正面報道。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專注于你能夠改變的事情,可能最後連當初不能改變的事情也改變了。

(四)用冷靜掌控抉擇

  人生就是一場不斷抉擇的遊戲,這其中最重要的是,我們要用冷靜的态度掌控每一次抉擇的全過程:

   在抉擇前”重重”思考,抉擇後”輕輕”放下.

所謂“重重”思考,就是要培養客觀的、精準的判斷力。每一個重要的抉擇可能都與你自己的前途密切相關,但你在抉擇和判斷時,一定要避免先入為主的思維定式,避免自己的主觀傾向影響判斷的精準和客觀。

  那麼,我們該如何做出客觀、精準的抉擇呢?我給大家提供三個建議:

  第一,把影響你抉擇的因素羅列成一張“利弊對照表”。

  在利弊對照表中寫出每個因素的利益和弊端,然後借助該表客觀地分析,哪些利益和弊端對你來說最為重要?這些因素是否符合你的價值觀和理想?

  1998年時,我面前有兩條道路可供選擇:回中國建立研究院,在美國創業辦公司。當我問到許多朋友“有沒有人願意和我一塊兒回中國”時,他們都說:“當然不願意,隻有中國的聰明人到美國,哪有美國的聰明人回到中國?”為了更客觀地判斷哪一條道路最符合我價值觀和理想,我列出了一張利弊對照表:

  

  借助這樣一份利弊對照表,我很快就做出了決定――回中國工作。因為綜合考慮各種利弊因素後,回中國工作最能發揮我自身的特長,也最符合我個人的價值觀和理想。

  第二,學會用機率論的方法看問題。

  在多數情況下,我們都沒必要認為,某種選擇的成功機率一定是100%或0。反之,我們應當學會分析一件事情“可改變的機率”或“可能發生的機率”。對于發生機率小的事情,在做之前一定要有失敗的心理準備。另一方面,也不要等到事情成功的機率達到100%時才去做,因為即便做成了這種事情,也沒有什麼值得驕傲的。

  做機率分析時,可以列出“最好的可能”和“最壞的打算”,以幫助自己綜合考量。例如上面提到的“回中國建立研究院”,我有100%的把握,可以把研究院辦得與其他任何公司在中國建立的研究院一樣好――這是最壞的打算;我有40%的把握,可以做出世界一流的研究機構來――這是最好的可能。用這樣的方法考慮到兩個極端後,我馬上就會明白,即便出現最壞的情況,我和公司也可以坦然接受。

  當然,許多抉擇并沒有這麼好的“後路”,在這種時候,我們既要謹慎地評估風險因素,也要在适當的時候有勇氣挑戰自己。美國前國務卿鮑威爾曾在闡述“上司力”時指出:“當你自估的成功機率達到40%~70%,你就該去做這件事了。也許你會失敗,但拖延或等待的代價往往是更大的。”

  第三,當自己不确定時,學會謀之于衆。

  多征求别人的意見總是好的。那些更有經驗的人可以用他們多年的積累為我們指引方向,那些聰明絕頂的人可以用他們的智商啟發我們的思路,那些懂得人際關系的人可以用他們的情商幫助我們有效溝通……

  當你詢問他人意見時,可以随身攜帶上面提到的“利弊對照表”,與對方一起分析、讨論,這樣一方面可以節省他人的時間,另一方面也可以避免你的主觀描述影響他人。當然,你也必須明白,最終的決定權在你自己,即便你采納了别人的意見,你也不可以就此将責任推卸給他人。

  所謂“輕輕”放下,就是說我們在做出抉擇後,應當坦然面對可能發生的任何結果,既不要因為抉擇正确而欣喜若狂,也不要因為抉擇失誤而悔恨終生。

  例如,有的人因為對自己缺乏信心,每次剛做出決定,就立即緊張起來,不知道自己的選擇會導緻怎樣的結果;有的人非常喜歡吃“後悔藥”,他們事先不通盤考慮,事後卻追悔莫及;還有的人過于敏感,本來自己做出的是客觀、公正的抉擇,但事後聽到别人的議論就搖擺不定……

  其實,無論你的抉擇正确與否,無論它的結果如何,已經做出的決定就無法收回了,你隻有坦然接受它,或者在今後想辦法補救。對于已經發生的事情,或者自己已經無法控制的事情,任何擔憂或悔恨都是多餘的。與其把時間花在無謂的焦慮上,倒不如把這些東西“輕輕”放下,然後一身輕松地去做自己應該做的事。

(五)用自覺端正态度

  中國人常說:“人貴有自知之明”。這實際上是說,社會生活中的每個人都應當對自己的素質、潛能、特長、缺陷、經驗等各種基本能力有一個清醒的認識,對自己在社會工作生

活中可能扮演的角色有一個明确的定位.心理學上把這種有自知之明的能力稱為”自覺”,

這通常包括察覺自己的情緒對言行的影響,了解并正确評估自己的資質、能力與局限,相信自己的價值和能力等幾個方面。

  有自覺的人能夠針對自己做出最具有智慧的選擇,選擇做自己能夠勝任的工作,選擇做能夠得到滿足感的工作等等。一個自覺的人,既不會對自己的能力判斷過高,也不會輕易低估自己的潛能。對自己判斷過高的人往往容易浮躁、冒進,不善于和他人合作,在事業遭到挫折時心理落差較大;低估了自己潛能的人,則會在工作中畏首畏尾、踟蹰不前,沒有承擔責任和肩負重擔的勇氣。

  我曾有一個下屬,屬于“自覺力”明顯不足的那種人。他雖然有些才幹,但自視甚高,總是對自己目前的職位不滿意,還喜歡随時随地自吹自擂。在他的自我評估裡寫着:“雖然我非常謙虛,但我隻能這樣評價自己:我的表現是有史以來最卓越的。”當我看到這樣一句自我評語時,我就知道這個人不會有什麼好的發展,因為他缺乏最起碼的自覺。果然,他不久就提出,我不了解他的才華,不能重用他,他決定到其他部門另謀高就。但他最終發現,自己不但找不到更好的工作,公司裡的同僚也都認為他缺少自知之明。最後,他沮喪地離開了公司。

六)用學習積累經驗

  西方有一則寓言,說的是一個年輕人向一個年長的智者請教智慧的秘訣。年輕人問:“智慧從哪裡來?”智者說:“正确的選擇。”年輕人又問:“正确的選擇從哪裡來?”智

者說:”經驗.”年輕人進一步追問:”經驗從哪裡來?”智者說:”錯誤的選擇.”

這位智者的意思是說,每個人最初都很難做出正确的選擇,但在一次又一次的錯誤選擇中,如果能吸取足夠的經驗教訓,他就能逐漸學會正确的選擇方法,他也就自然成為一個有智慧的人。回顧我的一生,我可以很确信地說:我從失敗中學習到的要遠遠超過我從成功中學習到的。是以,不要畏懼失敗。每一個失敗不是懲罰,而是一個學習的經驗。

  學習經驗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有時候要經曆漫長的過程。英文中有一句名言:“旅途本身就是收獲。”

  我曾經遇到這樣一件事情。當我從中國回到微軟總部後,發現剛接管的部門有一個項目存在方向上的偏差——開發團隊并沒有把使用者擺在第一位,而隻知道研究一些看上去很“酷”的技術——就毅然終止了該項目的研發。當時,有一位員工問我:“你怎麼能夠确定你自己的選擇是對的?像Windows這樣的産品也是在經曆了10年左右的市場檢驗後才站穩腳跟的。你憑什麼笃定這個項目不會在未來收獲驚喜呢?”

  其實,我之是以能夠快速做出抉擇,主要還是因為我在此前的工作中已經有了類似的教訓:

  我曾經在SGI公司上司200餘人的團隊研發一套世界最先進的三維漫步技術。這套技術能在10年前的硬體上營造出美麗的三維效果。但在做這個項目時,我們完全沒有考慮使用者和市場的需要,開發出來的三維體驗并沒有針對某一個特定的客戶群,而是想解決所有客戶的問題。結果,最終的産品無法利用SGI現有的營銷管道,産品對硬體及網絡的要求也超出了普通使用者的承受能力,我們這個項目最終被取消,技術被公司出售。

  這件事對我的打擊非常大,因為我手下的200餘人都需要尋找新的出路,有的人甚至是以而失業。我的内心深感愧疚。但另一方面,我也從慘痛的教訓中吸取了足夠的經驗,這讓我深深懂得:創新固然重要,但有用的創新更重要。

(七)用勇氣放棄包袱

  當新的機會擺在面前的時候,敢于放棄已經獲得的一切,這需要相當大的勇氣。有時,你在還沒有找到“新的機會”之前,就必須放棄你已經擁有的東西,那就需要更多的勇氣

了.

許多人都有的一個毛病就是不願放棄已有的東西,不願意開拓新的天地。其實,有些東西看起來值得珍惜,但這種眼前的利益往往是阻礙你獲得更大成功的根源。當新的機會到來時,勇于放棄已經獲得的東西并不是功虧一篑,更不是半途而廢,這是為了謀求新的發展空間。如果你在适當的時候勇敢地——當然也應該是有智慧地——放棄已經擁有但可能成為前進障礙的東西,你多半會驚訝地發現:自己抛開的不過是一把雖能遮風擋雨,但又會阻礙視線的雨傘,自己是以而看到的卻是無比廣闊、無比壯麗的江山圖景!

  我自己就有過幾次“勇于放棄”的經曆。

  一次是大家都知道的轉專業的事情。另一次是在卡内基·梅隆大學教書時,放棄了兩年的年資而加入了蘋果公司。雖然我一直把我的老師當做楷模,而且有幸任教于世界頂尖的計算機系,但這個工作大部分的時間投入到了如何獲得終身職位、怎麼樣去發表論文等等。這些事本來都是好事,但這些事情對社會的價值并不是那麼直接。我希望去做一些直接有益于社會的事。是以,當蘋果電腦的一位副總裁對我說“你要選擇終身寫些沒有人讀得懂的論文,還是要選擇改變世界”時,我毫不猶豫地選擇了“改變世界”。我的感覺就像是獲得了自由。

  加入Google後,有許多記者問我:“在微軟你有七年的人脈,有比爾·蓋茨的信任,就這麼放棄了,你不覺得可惜嗎?”确實,這些是很有價值的東西,但是當我看到有回到中國再一次創業的機會,當我看到一個網際網路時代創新模式的産生,當我看到一個堅持自己理想和社會責任感的公司,我發現,創立Google中國是一個獨一無二的機會。于是,就像我在“追随我新的抉擇”中所說的:“我有選擇的權利——我選擇了Google。我選擇了中國。我要做有影響力的事——在中國,我能更多地幫助中國的青年,做最有影響力的事。我要成為最好的自己——在Google,我能經過學習新的創新模式,成為最好的自己。”

(八)用真心追随智慧

  最後一個可以幫助你做出正确抉擇的“智囊”就是你内心深處的價值觀、理想和興趣

了.這三者共同構成了我們内心深處最為真實的聲音.

如何找到自己的“真心”呢?在感到不知所措的時候,我會用一個特别的“報紙頭條測試法”來檢驗自己的言行。所謂“報紙測試法”,就是在事後想一想:明天,如果在一份你的親朋好友都會閱讀的報紙上,你做的事被刊登為頭條新聞,你會不會是以而感到羞愧?會不會無法面對自己的良心?如果不會,你做的事才對得起你自己的價值觀。

  下面是一個“報紙頭條測試法”的真實使用例子。我在蘋果公司工作時遇到了公司裁員,我必須要從兩個員工中裁掉一位。一位是我的師兄。他10多年前寫的論文非常出色,但加入公司後很是孤僻、固執,而且工作不努力,沒有太多業績。他知道面臨危機後就請我們共同的老師來提出希望我顧念同窗之誼,放他一馬。

  另一位是剛加入公司兩個月的新員工,還沒有時間表現,但他應該是一位有潛力的員工。

  我内心裡的“公正”和“負責”的價值觀告訴我應該裁掉師兄,但我的“憐憫心”和“知恩圖報”的觀念卻告訴我應該留下師兄。

  于是,我為自己做了“報紙測試”。在明天的報紙上,我希望看到哪一個頭條消息呢:

  (1)徇私的李開複,裁掉了無辜的員工;

  (2)冷酷的李開複,裁掉了同窗的師兄。

  雖然我不願意看到這兩個“頭條消息”中的任何一條,但相比之下,前者給我的打擊更大,因為它違背了我最基本的誠信原則。如果我違背了誠信原則,那麼我既沒有顔面見到公司的上司,也沒有資格再做職業經理人了。

  于是,我裁掉了師兄,然後我告訴他,今後如果有任何需要我的地方,我都會盡力幫忙。

  這是一個痛苦的經曆,它違背了我内心很強烈的“憐憫心”和“知恩圖報”的價值觀。但是,“公正”和“負責”的價值觀對我而言更崇高、更重要。

  理想與價值觀一樣重要。我在大學時定立了我的人生目标——讓我的影響力最大化。這個理想幫助了我做出許多重要的決定,例如1998年回到中國創辦微軟中國研究院,2005年又毅然決定加入Google公司并再次回到中國創業,這些重大的選擇其實都是我追随内心的表現:我認為我的理想可以在中國實作得更好。

  大學生在25歲以前,通常都會面臨兩個重要的選擇。一是選擇最适合自己的專業,二是選擇最适合自己的工作。選擇專業時,不應當隻聽從父母的意見,也不應當隻看學校的名氣大小或報考該專業學生的分數高低。相應的,選擇工作時也不能單純地考慮名、利、時尚等外在因素。我想,最重要的還是要聽從你内心的聲音,在綜合權衡自己的理想、學習積累、天賦以及工作條件的基礎上,做出正确的抉擇。

  每個人的“真心”、“理想”、“興趣”不同,每個人的機遇不同,參加的團隊不同,學習的機會不同,擅長的“态度”或“行為”也不同。是以,你有選擇的權利,隻要用智慧做出正确的選擇,你就能成為“最好的你自己”。

  青年朋友們,中國是了不起的國家,她即将成為世界上最大的市場和最大的人才中心。這裡有無數的機遇在等着你們,隻要你們用智慧主動選擇,成功随時都有可能降臨到你的身邊!

21世紀需要什麼人才? 下面是李開複的答案.

我們都知道 21 世紀最有價值的是人才,是什麼人才呢,就是我今天要演講的題目。我想我這個演講有一個很大的假設就是 21 世紀需要的人才與 20 世紀、 19 世紀有着很大的差别,因為 21 世紀有幾個很重大的革命發生。在 21 世紀我們更多的工作是靠我們腦力的創造,是靠平等的競争,已經沒有國界的差别,世界被鏟為平地,任何一個國家的人都可以和另外一個國家的人合作或者競争,而他們都可以接觸到、使用到、共享到同樣的資訊。不像過去,誰能獨占資訊他就能對另一個人或者對那個公司發揮相當大的價值。

今天的資訊是因為共享才能發揮它真正的潛力。是以在這樣的情況下,每個人都可以自由地選擇,平等地競争,他們會積極地去擷取自己的資訊,追求自己的興趣。他們期望自己工作的公司采取的不再是控制式的管理,而是放權式的管理。因為在 21 世紀,一個人他是靠自己的腦力創造财富,他很聰明很有創意,他跟全世界每一個人平等地競争,然後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資訊,沒有一個人會願意在一個不公平的控制下做一個公司的齒輪。每個人都會希望發揮自己的潛能,他希望自己到一個公司工作,這個公司能夠放權地讓每一個員工做自己的事情。還有呢, 21 世紀什麼都改變得非常快。你才認為說某某一個技術或者某某一個公司是很火熱的,忽然一個新的技術或者一個新的公司已經出來了。這都是因為網際網路,每個國家,每個領域之間的邊界是以在不斷地消除,世界各地的人們可以一起工作,競争和合作。是以在這樣的一個環境之下, 21 世紀需要的不再是 19 、 20 世紀聽話,沒有自己意見,努力有毅力的所謂的藍領或者白領勞工,更需要的是我的演講要談到的 7 種人。

創新實踐者 ——What matters is not innovation , but useful innovation 。

這 7 種人中的第 1 種是創新實踐者。在今天談到的所有人時,我都會引用一句我認為很好的話。那麼第一句話是誰說得呢,是我說的。這句話跟創新有關,待會還會談到。我想說的是在 21 世紀真正有價值的人是能夠創新的人。他不是一個隻會使用别人的方法做事情的人,他不是那種隻會聽話做事情的一顆棋子,一個齒輪。因為,在如今的競争之下,一個公司唯一可以延續的競争優勢就是它的創新。任何東西都可以很容易地被模仿,隻有創新很難被模仿。而創新一旦被模仿,你唯一的辦法就是繼續地創新。是以一批有生命力的能夠持續創新的員工是唯一能夠帶給企業持續競争力的财富。

你們可能會說,李開複是不是要講 Google ,講其他科技公司要學計算機科學,要做最高深的研究這才是創新呢?其實不是的。在每一個領域都可以創新,也就是這些每一個不同領域的創新,讓每一個工作變得多彩多姿。我可以舉個例子。如果你在美國加州 101 公路矽谷段上開車,你可能會看到一個廣告牌。整個廣告牌上面沒有公司名也沒有任何廣告詞,隻簡簡單單刷着 “( 在 ‘e’ 的數列中所能找到的第一個十位數質數 ).com” 。很多在矽谷工作的聰明人開車看到了這個廣告,他們回家就會去算,有些用計算機來算,有些用數學方法來推算,算出來答案以後登陸這個網站一看,發現另外有一個更難的題目。然後他們再做了這道題目,又會到達另外一個網站,就着樣做了一個題目又一個題目,最後他們發現自己到了一個很特殊的網站,這個網站就是 Google 的招聘網站。我們可以從這個例子看到,在 Google 這樣一個創新的公司,它的創新其實遠遠不止在于一個工程部門。你可以看到招聘,市場都是充滿了創意的。

關于創新還有一點要注意的, 21 世紀的創新必須實時、實踐。因為我們有了網際網路的存在,每個公司的步伐都非常快。如果你花很多的時候去做一些驗證,一些使用者調查,再花一兩年的時間才把一個東西編出來再做測試,一個産品四五年做出來以後很可能已經過時了。是以在這 21 世紀,光做一個創新者是不夠的,要做一個創新實踐者。這就回答了我上面那句話: What matters is not innovation, but useful innovation 。隻是為了創新而創新是沒有意義的,要做有用的創新才是有意義的。

記得我在 SCI 公司的時候,曾經犯過的一個最大的錯誤就是隻想到創新,沒有想到實踐。我們做了一個非常酷的三維浏覽器,今天可能都還沒有人在使用。當時,我們每次示範的時候,觀衆的下巴都會掉下來,說:哇,怎麼會做這麼酷的一個東西!但是我們忘記了這麼酷的東西卻是沒有市場的。最後結果是相當的失敗,讓我也有了一個很慘痛的經驗,尤其是當我看到一百多名員工失去他們工作的時候,讓我下了一個決心,就是上面這句話。

我們雖然要創新,但是不是為了創新而創新,而是為了做有用的事情而創新。我們如果回顧曆史,可以看到許多成功的人才,他們有些創新,有些實踐,有些左腦發達,有些右腦發達。但是那些真正對世界有重大貢獻的人,我想他們不僅是創新者,也是實踐者,比如說愛迪生,比爾蓋茨, Larry 和 Sergey ,都是很好的例子。一個真正的創新實踐者每一次在創新的時候都忘不了實踐,在實踐的時候也忘不了創新,這樣的人,我想是 21 世紀不可缺少的人才。

跨領域合成者 ——What matters is not analysis but synthesis 。

第 2 點呢,我想非常需要的是跨領域合成者。剛才聽到了竺可桢學院,它本身是多學科的,強化班也是由來自不同專業的同學組成的。這點确實也是非常符合了所謂的合成者。相信在中國的未來,在全世界的未來,我們更需要的人才不隻是那些把一個學科學得非常非常深的,而是那些把自己學科學好,同時能夠與其他領域做一個跨領域結合的人才。原因其實非常簡單,如果是世界上有 1000 種知識,這個知識本身你可以學得很深,但是兩個人的知識通過交叉碰撞又可以産生新的知識,三個人的碰撞就能産生十億個組合。

以計算機為例,如果你是學計算機的,又對心理學感興趣,這樣一個跨學科的合成,你可能對使用者界面或者可用度測試會有一些貢獻。是以,很多新的領域的産生,都是靠過去的兩種學科所交叉碰撞出來的,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如果把一門學科學得太深了,可能會去鑽牛角尖,反而失去創新實踐的機會。真正重要的不是 analysis ,不是要分析得很深,而是 synthesis ,怎麼樣有合成的機會。

是以,對各位同學我的建議就是,當然讀好你的專業是有必要的,但是同時要考慮下是否還有别的什麼專業是你有興趣的。這兩個專業最新的思想能不能結合起來,做一些即有創意又可以實踐的東西,這可能是最有成長空間的一些機會。

高情商合作者 ——EQ is 9 times more important than IQ 。

第 3 種最需要的人是高情商合作者。 EQ is 9 times more important than IQ ,這句話來自 Daniel Goleman 的《 EQ 》這本書。《 EQ 》這本書談到情商和智商的一些差别,還有哪個比較重要。他做了一個研究,找了幾千個企業的上司者。他研究是什麼因素讓這些非常優秀的上司者和普通的上司者有所差別。他研究的結論最重要的差别不在于 IQ ,而是比 IQ 要更重要 9 倍的 EQ ,即情商。

情商包括了怎樣與人合作,包括了對自己的一種自覺,包括了對自己的一種管理,也包括了和别人團結合作以及社交的一些能力。 EQ 的重要性在 21 世紀是非常顯著的,因為在 21 世紀,我們需要全球的合作,需要跨領域的合成。比如說你學的是心理學,你要跟學計算機的人合作才能做得出使用者界面。跨領域的合作,跨國度的合作,跨語言的合作,這些都是必須要的。是以,過去也許在很多的環境裡面,你作為一個孤僻自傲的天才會得到很大的重視,但是這個情況現在已經在大大地改變了。

過去,我曾在我的人才觀裡提到,在這個資訊社會裡,與過去的工業社會很大的一個差别就是資訊社會最好的一個人才,一個程式員、一個科學家,可能比普通人生産力好個 3 倍、 5 倍、 10 倍或者 20 倍甚至更多。但是我想在這裡補充的一句話就是說,即使他在技術方面好個多少倍,如果他是一個孤僻自傲、不能合作,甚至引起團隊無法工作的人,那麼他對這個團隊,反而是一個負面的效果。

當我們做管理的時候,我們也必須考慮到,如果你要建立一個非常健康的團隊,不管是在 Google 工作還是未來的 Google Camp ,一定要在每個人很客觀高情商地願意與他人合作,尊敬别人的前提之下,才可能有很好的結果,尤其是在 21 世紀這樣一個情商和合作是那麼重要的世紀裡面。是以,我對各位同學的建議是,在你可以抓住的每一個機會裡,多參與社團工作,多建立一些與人合作的基礎,無論是在上課,還是參與社團項目,或是暑期工作的機會。讓自己除了讀書之外,多做一個能夠與人團結、合作、客觀、尊敬别人、聆聽别人的一個高情商的學生。

高效能溝通者 ——The man who can think and does not know how to express what he thinks is at the level of him who cannot think 。

第 4 種人是高效能的溝通者。一個人如果有思想但是不能表達自己,他其實就是一個沒有思想的人,這句話其實相當的有道理。我想在座很多理工科的同學以前可能認為隻要有思想就夠了,不過這句話告訴我們你隻有思想不能溝通,其實你是沒有思想的。這句話其實并沒有誇張,在 21 世紀全世界都是資訊的前提下,很好的資訊傳播管道還是經過人。人怎麼傳播資訊的,靠溝通。一個人他的溝通能力很好,他可以把一個很難懂的資訊很好地傳播給别人。一個人溝通能力很差,他就無法傳播資訊,是以别人可能看不起他,認為他沒有思想。是以溝通能力是非常需要學習的。

這種溝通的能力怎麼得到呢,我可以給同學們幾個很好的建議。你溝通的時候一定要了解你的聽衆,你要知道你的聽衆在想什麼,聽衆從你的講話中能得到什麼好處,即 What’s in it for you 。還有要注意說話的方式,不要用說教,而應該采取引導的方式。當你與别人溝通的時候,你要先想好你主要要傳達的 Message 是什麼,用聽衆能夠接受的方式表達出來。

熱愛工作者 ——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 , 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

第 5 種非常需要的人才是熱愛工作者。因為在全球被鏟平之後,每一個人都是平等的。如果你能夠做一個工作是你非常熱愛的,那麼你可能在睡覺、洗澡、吃飯時都在想你的工作。你可能就會更有熱情去做你的工作。你不認為你的工作是一個枯燥的事情,而是可以享受的事情。所有就有這麼一句話,有一天有個美國朋友到我的辦公室來說你們的孔夫子實在是太聰明了。我說怎麼回事呢。他說你看他講的這句話多有道理啊: If you find a job you love , you will never work a day in your life 。我就跟他說謝謝你誇獎我們的孔夫子,不過我實在想不起來孔夫子說了這句話。

後來當天開車回家的時候我才想到可能是 “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樂之者 ” 這句話。但是今天看起來,我認為可能這句英文的翻譯還更貼切一些,在 21 世紀更能夠被更多的人了解。因為如果你真的很愛你的工作,你就不是在工作了,你是在享受了。如果你是在享受的話,你一定會有更多的熱情投入,更多的時間投入,更樂意去做更多的工作。到了星期五可能不想回家,到了星期天可能就想來上班了。那麼你想比别人做得差可能都很困難。

我們能看到的是,如果你能找到你的最愛,你的一生都會過得比較快樂。是以各位同學,如果你們還沒找到你們的最愛,我的建議是保持一顆好奇的心,多去嘗試不同的事情。然後要了解你的專業和你的工作不見得是完全一樣的。要多做咨詢,了解有什麼樣的公司,什麼樣的環境,什麼樣的工作你畢業後可以從中選擇。如果你在一個你喜歡的專業裡面呢,珍惜它,好好地去找一份未來相應的工作。如果是在一個可以選擇的十字路口,比如說考研,出國等等,這個時候你要好好地去選一個你真正喜歡的專業,而且也許把剛才談到的跨領域合作的概念借鑒過來。并不是說我過去學的是一個不喜歡的專業,我就要從文科轉到理科。也許你可以找到一個更好的跨越的台階。如果你不喜歡你的專業呢,你也可以在這個專業裡面盡量找一個大專業裡面的小專業,也許是你比較喜歡的;或者你可以在一個你認為你比較喜歡的專業和你現在不喜歡的專業之間的交叉學科找一些機會。是以不管怎麼樣,最後能夠找到你愛的事情,你就能發揮你的潛力,成為 21 世紀需要的熱愛工作者。

積極主動者 ——In a few hundred years , the most important event those historians will see is that for the first time , people will have a choice. They will have to manage themselves 。

第 6 種是積極主動者。這句話是 Peter Drucker 所說的。他說幾百年之後,曆史學家回顧今天,他們會說這個世紀裡最重要的事情,不是網際網路,而是人有了選擇。有了選擇就要積極主動,然後需要管理自己。這是最重要的一點,這也就是我們從工業社會轉變到現在的資訊社會所發生的最重要的事情。一個積極主動者他對自己的一切一定要負責,因為如果你自己不在乎,沒有别人會比你更在乎,沒有人會比你更知道你想做什麼。在來到大學之前,一切都是消極,由父母來決定的。進入大學之後,要開始對自己的一切負責。不去解決也是一種解決,不做決定其實也是一種決定,這個決定就是讓自己走入一個消極而不是積極的方向。

在我出書的時候許多人喜歡讓我把他們的座右銘寫在書上,當我有時間的時候我也會盡量配合,但是有一句話我絕對是不寫的,這句話就是沉默是金。因為在今天的環境裡面,每個人需要合适地推銷自己,讓别人知道你的成果。因為如果你不表達,那其實别人就會認為你沒有思想。當然,在适當的環境裡,你才能做适當的表達,并不是要你搶别人的機會,也不是要你過分地做一個出頭鳥。但是,如果你有一些想法有一些思想一定要表達出來。

在這個 21 世紀裡,每個人都有想法,都有資訊。那些最有資訊或者最有想法的人可能會得到很多或者更多的注意。比如說在這次成立 Google Camp 的時候,從業人員有一天來找我說我們這個 Google Camp 有一些想法你覺得怎麼樣?當時我記得非常清楚的就是我在全國 20 多個高校做巡回演講的時候在那些學校見到了一些非常積極主動的同學。我就跟他說,你去下面四個學校見見曾經主持我辦的活動的同學吧,因為我認為他們是積極主動的,是符合 Google Camp 的精神的。我認為他們會給你很多想法,也許他們會成為我們的 Google Camp 的骨幹。是以,如果你們在想,怎麼挑到這四個學校的呢,很大的原因就是當時我做巡回演講的時候這是四個讓我感觸最深最積極主動的學校,最優秀的同學。是以這是一個活生生的今天在 Google Camp 成立的時候發生的例子。

我們可以看到正是因為當時有這麼一批積極主動的同學讓我們今天有機會在浙大成立這個 Google Camp 。積極主動者,他并不隻是積極地等待機會,他還需要積極地把握機會,為自己創造機會。這點可能是中國的學生,中國的員工最需要常常提醒自己的地方。前一陣我們在中國差不多招了三十多個員工,工作了三四個月。有一天我們在聚會,他們就問我說:開複,你對我們這三十個剛開始的關門弟子有什麼建議沒有。我的回答是:從技術方面,從對公司的理想、價值觀認同以及努力方面,我都非常非常的滿意。但是,如果要講一點我希望你們未來可以做的更好的,我希望你們未來能夠更加積極主動,要提出你們的想法。

樂觀向上者 ——The glass is half full or half empty depending on whether you’re pouring in or out

最後我想講的是樂觀向上者。這句話來自美國的一個喜劇演員 Bill Cosby ,他是這麼說的,我們常說一杯水是一半滿的還是一半空的,其實要看你是繼續把水注進杯子裡,還是把水從杯子裡面倒出去。如果你在繼續注水的話,你會期望着水位上升;如果你在倒水的話,你會想到很快杯子就會空掉了。其實這告訴我們的是一個人的思想,是一個樂觀的人,還是一個悲觀的人。如果你是一個樂觀向上的人,你會總告訴自己未來會更好。台灣有位企業家叫做張忠謀,他是台基電的董事長,他最近寫了一篇文章,我覺得裡面有些很有哲理的話。他有個朋友請他提幾個字挂在牆上。然後張忠謀就跟他說,我的字寫得不好,但是我随便幫你寫幾個字,然後他就寫了 “ 常想一二 ” 這四個字。他朋友說什麼叫 “ 常想一二 ” 呢。然後張忠謀就告訴他說,你沒有聽過嗎?我們都說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我要告訴你常想那剩下那一二比較如意的事情。他說他從小就看了很多大人物的傳記,他發現了一個規律,凡是成功者都是受苦受難的。然後他們的生命幾乎就是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的真實寫照。但是他發現這些人之是以能夠成功,就是因為他們保持了正面的思考,通過 “ 常想一二 ” ,他們能夠超越苦難。苦難對他們來說反而成了生命中最好的養料,為他們未來的成功做了良好的鋪墊。

是以這些成功者在面對苦難時的堅持、樂觀和勇氣是最重要的。人生的如意或不如意,更重要的不是取決于人生的際遇而是思想的瞬間。是以,人生的真正品質取決于你有沒有 “ 常想一二 ” 這種樂觀的思維方式,觀點反而比這個事實更重要。這是他很有哲理的一篇文章,我想你用 Google 可以搜尋得到。

其實在 21 世紀,還有很多其他的理由要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因為 21 世紀是一個更實時善變的環境,我們嘗試的事情會碰到很多很多的失敗。我們都聽到說 Google 很酷,有一個 20 %的 Project ,每一個人都有 20 %的時間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但是,如果我們做一個統計,我想一定會發現,這個 20 %自己想做的 Project 絕大多數一定是失敗的。如果你沒有一個良好的心态,不能客觀地說我學到了一個 Lesson 有助于我做下一個項目時,那你很快就會處于一個非常沮喪的心态。是以 Google 公司不但不懲罰失敗,還鼓勵每個人客觀地從失敗中爬起來。我們要有一種心态,要認為挫折不是一種懲罰,而是一個學習的機會。

當我回顧我一生的職業生涯,我想我學到最多的絕對不是來源于我的成功。反而是我在讀博士的時候被評為最壞的老師,在一個公司做了一個很酷的技術卻沒有用,導緻公司被賣掉、員工失業等等失敗的經曆讓我學到了很多,超過了我在語音識别或者其他領域所取得的成就。是以一定要把握每一個失敗的時候,讓自己過渡好每一個痛苦的時期。然後要能有正面的思想,要站起來,要正視自己的錯誤,能夠從錯誤中學習。

最後我做一個總結:在 21 世紀裡面,我們需要認真讀書的同學,但是我們更需要創新實踐的人才。我們需要每一科的專才,但是我們更需要跨領域合成者。我們需要高智商的人,但是更需要高情商的人。我們需要每一個學生能夠高效能地了解,但是未來你們更需要高效能地溝通。

畢業後,當然要找一個熱門的工作,但是更重要的是你要熱愛你的工作。不要再繼續做一個隻會被動聽話的學生,而要做一個積極主動的學生。不要隻是做一個小心翼翼的人,而要做一個樂觀向上的人。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