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濟學】讀曼昆《微觀經濟學》第一篇 導言第二篇

《微觀經濟學》

  • 第一篇 導言
    • 第一章 經濟學十大原理
      • 1.1 人們如何做出決策
        • 1.1.1 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舍
        • 1.1.2 原理二:某些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 1.1.3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 1.1.
      • 1.2 人們如何互相影響
      • 1.3 整體經濟如何運作
    • 第二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 第三章 互相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
  • 第二篇

書籍資源:經濟學原理第七版 微觀經濟學分冊 曼昆

百度網盤:https://pan.baidu.com/s/1GRMBlQyGMIBiaFyuXfEhyA?pwd=qn5r 提取碼: qn5r 複制這段内容後打開百度網盤手機App,操作更友善哦

第一篇 導言

第一章 經濟學十大原理

前言:

和一個家庭一樣,一個社會也面臨着許多決策。社會必須找到某種方法決定将要做哪些工作以及誰來做這些工作。社會需要一些人種糧食,一些人做衣服,一些人開發電腦軟體。一旦社會配置設定了人們(以及土地、建築物和機器)去做各種工作,它就必然需要将他們生産的物品與服務進行配置設定。社會必須決定誰将吃魚子醬而誰将吃洋芋。它必須決定誰将開法拉利而誰将做公共汽車。經濟學的研究是多方面的,但可以用幾個核心思想把這個領域統一起來,即經濟學十大原理。

稀缺性(scarcity):

社會資源的有限性。

由于資源是稀缺的,社會資源的管理就尤為重要。稀缺性是指社會擁有的資源是有限的,是以不能生産人們希望擁有的所有物品與服務。社會上每個人不能達到他希望的最高生活水準。

經濟學(economics):

研究社會如何管理自己的稀缺資源。

在大多數社會中,資源并不是由一個全權的獨裁者來配置,而是通過千百萬家庭和企業的共同選擇來配置的。經濟學家,研究人們如何做出決策;研究人們如何互相影響;經濟學家分析影響整個經濟的力量和趨勢。

1.1 人們如何做出決策

1.1.1 原理一:人們面臨權衡取舍

做出決策就是要求我們在一個目标和另一個目标之間做出權衡取舍。時間往往是最大的成本,你若幹這個了,就沒時間幹那個了,是以你需要進行權衡取舍。

社會面臨的一種權衡取舍是在效率和平等之間。

效率: 社會能從其稀缺資源中得到的最大利益的特性。換句話說,效率指的是經濟蛋糕的大小。

平等: 經濟成果在社會成員中平均配置設定的特性。換句話說,平等指的是如何分割這塊蛋糕。

1.1.2 原理二:某些東西的成本是為了得到它所放棄的東西

e.g. 上學的成本。

上學的成本有哪些,學費,房費,食費,社交費,生活費等等。但是其實上學最大的成本則是時間。如果選擇上學,那不得不放棄不上學可以工作帶來的收入。所放棄的東西,在這裡指的是工作。

一種東西的機會成本是為了得到這種東西所放棄的東西。當做出任何一項決策時,決策者都應該認識到每一種可能的行動所帶來的機會成本。

1.1.3 原理三:理性人考慮邊際量

理性人:

經濟學家經常假設,人是理性的。理性人是系統而有目的地盡最大努力實作其目标的人。

邊際變動:

經濟學家用邊際變動這個術語來描述對現有行動計劃的微小增量調整。“邊際”是指“邊緣”,是以邊際變動是圍繞你所做的事的邊緣的調整。

理性人知道,生活中的許多決策很少是黑與白的選擇,而往往是介于其間的灰色地帶。理性人通常通過比較”邊際收益“與“邊際成本”來做決策。當且僅當一種行為的邊際收益大于邊際成本時,一個理性決策者才會采取這種行為。

1.1.

1.2 人們如何互相影響

1.3 整體經濟如何運作

第二章 像經濟學家一樣思考

第三章 互相依存性與貿易的好處

第二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