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當業務複雜到一定階段的時候,效率問題會首當其沖,基本解法是化整為零、分賽道,對應的産物可以是子公司、事業部、業務單元、項目組。

好處是目标聚焦、問題也會聚焦;工作内容閉環,團隊人數可控,協作、試錯成本都會很低;但是不可避免的會有很多問題:

1)重合區域

2)三不管區域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初期重合、三不管區域占比小于2%,團隊總有願意「吃虧」的同學,倒也不成問題。

随着團隊規模擴大,業務複雜度加劇,重合、三不管區域占比大于一定數值,比如10%的時候,加之專業領域沖突,文化沖突,陣營沖突,這種區域所造成的效率影響可能是「成倍增長的」

DDD可以解決科學分組的問題,中台要扮演「垃圾桶」協調解決重合與三不管問題,但是「漏網之屎」必不可少。

管理者嘛,無非一天「拉偏架」協調大家解決這些問題,再決策由誰「吃虧」(權責利模型)去解決。

這裡就出了「第一個問題」,誰去吃虧?

誰背這個鍋?

某天,測試環境有個BUG,前端可以寫代碼解決,于是後端認為是前端的問題;後端也可以寫代碼解決,于是前端認為是後端的問題,這是一個有趣的「評價模型」:

誰能解決或者說誰最終的解決了這個問題,誰就變成了這個鍋的擁有者

兩個同學一步不讓,10分鐘代碼的事,扯了一個小時,甚至後端同學已經把前端的代碼寫出來,貼在了群裡,讓前端同學發上去即可,可謂侮辱性極強。

前端同學氣不過就是不上傳代碼,讓後端同學自己去上傳,于是10分鐘的事情兩個人拉扯了一天...

一些同學可能會認為他們「小肚雞腸」,于是馬上更新場景!

線上有一「嚴重事故」,A團隊的同學能解決,B團隊的同學也能解決,但是現在「觸發點」在A團隊,線上頁面「影響面」卻在B團隊。

于是10分鐘的事情,兩個團隊6個人扯了半天,都怕這次事故算到自己頭上...

在這個時候你會不會「小肚雞腸」呢?

這種事沒有絕對對錯,也沒有道理可講的,往往都是看誰「拳頭硬」(勢能高、影響力足),如果你看到有個「傻子」在那裡大放厥詞,可能有三個原因:

1)他在維護自己「較真」的人設,順便增加點自己的團隊「活躍度」屬性;

2)他在以講道理的方式「叫冤」,就算輸了也要找補下,因為以後的這類「髒活」是不是都要自己接?

3)這是個「真傻子」......

屁股決定腦袋,對站在某個立場的leader或者同學來說,當然是正确的。但是站在全局來說又很有問題,因為「10分鐘的事情變成了一天」啊!

這還隻是技術團隊層面的事情,擴大到産研團隊、事業部之間,這類分而治之所導緻的效率問題,「不可謂不大」

以上問題已經很令人頭疼了,但你以為就結束了嗎?

維護成本

公司大了後,無效資源消耗增多已經很讓人頭疼了,但是真實情況這裡還會多出很多「維護成本」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這種維護成本一般由幾部分組成:

1)之前十分重要的業務,疊代減緩,但依舊有很重的地位,需要持續維護;

2)之前不愠不火的業務,直接停止疊代,其中參與人員無事可做,卻又因為一些因素(如架構調整、leader離職)沒有得到妥善安排;

3)之前死掉的業務......

類似于這種業務以及之前的部分參與者,都會變成所謂的「維護成本」,這包括一些之前的「有功之臣」,處理起來比較麻煩了。

這種比例一大整體成本馬上就變高了,接下來就會定期出現成本優化,HC當機事項。

成本優化是很多公司一直在做的事情,甚至這些公司并不缺錢!。

這裡的重要标志就是「限制HC」、限制成本,對于不缺錢的公司似乎很奇怪。

這是因為公司大盤有一筆賬,他識别到整體的業務資源投入是完全夠的,比如各團隊多給10%資源用以解決沖突問題,但實際情況卻是各個團隊依舊在鬧缺人缺資源,那麼公司就會認為我們所付出的「維護成本」與「解決沖突成本」過高,公司會認為當下自身「結構出了問題」。

而事實上多餘的人事物所造成的資源浪費和「效率降低」甚至最終引起「死海效應」是公司絕對不能接受的,是以成本優化會是一個永久的話題,這裡優化的不是成本,而是「緩解系統性問題」的一種手段。

話雖然好聽,那麼備援成本「如何識别」呢?

團隊一旦大了,如何判斷哪個團隊該投入多少人,各個團隊leader是否會因為「本位主義」而有「善意謊言」,于是這個時候就會出現所謂的「公司級效率團隊」。

但真要細究,這裡有幾個問題:

1)這種識别備援團隊的「效率團隊」本身就是備援;

2)效率團隊多數情況隻能算老闆的傳聲筒,未必能深入業務、深入團隊,是以多數時候能做的有限;

3)效率團隊是建立在良好資料收集的前提下的,如果各個業務方初期項目資料收集工作都沒做,也沒辦法統計;

是以,公司級的成本優化、效率提升,需要良好的頂層設計,否則成本識别可能成為一筆死賬,效率團隊在左右橫跳中陷入消亡。

如何解決這種效率問題,是我們今天要探讨的...

熵增

上述的問題到底是什麼呢?一個實體熱詞能可解釋——「熵增」:

熵增:在一個孤立系統裡,如果沒有外力做功,其總混亂度(即熵)會不斷增大

管理的動作就是為了對抗熵增。

我認為管理是激發團隊小夥伴執行力的行為,借鑒更專業的描述:

如果你想創造一個能夠維持一定秩序、不會分解的系統,那麼這個系統必然是一個開放系統,就需要為他注入能力,并讓其在系統中流動以維持這種秩序。

管理動作就是為團隊注入能量,能量停止系統就會開始退化,這種持續為組織注入能量的行為、有效的熵減動作,正是上司力的核心。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有兩個核心點可以防止熵增:

1)不斷的能量輸入;

之前工作中常常聽到一句話「流量紅利時代已經結束」,後續的存量流量争奪可能會有很多公司被埋葬!

這句話背後表達的是在流量自然增長的時代,很多很普通的産品也能有不錯的增速,而當增量變得困難的時候,内部問題便會暴露,逐漸走向衰亡。

增長可以解決很多問題,創新是最好的增長手段,但未必會引起熵減,甚至會加速熵增!

2)開放系統,熵減;

大俠武功再高,也要放下包袱,背上背着共患難的媳婦,懷裡抱着紅顔知己,面對真正的強敵時,也不免進退失據。

對于公司來說,腐敗的員工、落後的制度是必須清理的。

這裡再舉個例子,古代打仗如果沒有紀律和機制保障,隊長死了有人兜底,兜底的死了還有人兜底,直到兜底到最後一人,很容易出現逃兵。

具體到我們實際工作中,一個公司存在了很多年後,一年的人力成本是10億。

而公司高層有印象的費用估計就1/10。

并就這1億的印象都很模糊,隻有大架構,沒有細節,輸入輸出也不标準,慢慢就形成了上面亂拍KPI,下面向上管理的情況。

公司管理複雜度提高,邊際效益遞減,無效的人事物增加,組織臃腫......

嗯?之前的華為貌似就遇到了這個問題

二十年前的華為

1998年9月20日, IBM顧問向任正非闡述了對華為管理問題的十大診斷:

一、缺乏準确、前瞻的客戶需求關注,反複做無用功,浪費資源,造成高成本;

二、沒有跨部門的結構化流程,各部門都有自己的流程,但部門流程之間是靠人工銜接,運作過程被割裂;

三、組織上存在本位主義,部門牆高聳,各自為政,造成内耗;

四、專業技能不足,作業不規範;

五、依賴個人英雄,而且這些英雄難以複制;

六、項目計劃無效且實施混亂,無變更控制,版本泛濫

……

其實華為的問題總結下來就兩個事:

1)規模擴張引起的管理掌控力下降、「跨部門協作」難度指數級上升;

2)專業瓶頸導緻的難度;

兩個因素制約了團隊創新。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一些解法

金山的解法是先做朋友、再做事業,隻有關系很好的朋友,和關系一般的朋友;

阿裡的解法是大中台、小前台;

華為的解法就牛逼了: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一套完善的項目管理辦法、績效管理機制,事無巨細全部定義......

這套東西怕要值不少錢,對于小一點的公司可能不太适用,那麼中小型公司應該怎麼辦呢?

利益配置設定機制

問題是什麼?

再次回到最初,問題到底是什麼?

Case 1,職能線比例

大概在兩年多以前,B站的leader在設計團隊招聘的時候,會宏觀強調職能比例,比如前後終端有一定比例要求,否則容易出現某個端成為瓶頸的現象: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我們遵照這個比例去做事,也确實沒有出現過某個端出現瓶頸的問題,除非突然某個端大批量離職。

這裡的點是将資源,分給了不同的職能線,偶爾也會微調不同職能線資源占比,隻要不出問題,那麼就會形成一個區間,比如:

我們發現前後端的比例在3:7和5:5之間都不會出現什麼問題,那麼在某個特别需要後端建設的時候,便會盡量壓縮到3:7。

需要知道底線在哪裡,可操作空間在哪裡,确定這個比例後,便形成了宏觀的「機制兜底」,也是「最外層」的兜底。

然後才是具體到前端團隊的招聘中進階:中級:初級的比例問題,這個會形成「第二層兜底」,有了這幾層兜底,便不容易出現端口上的瓶頸。

這裡需要注意的一個點是,比例一定要不斷微調驗證,一旦發現團隊因比例減少出現問題的時候,就要開始回調。

Case 2,家庭收入配比

在某一段時間裡,我的家庭關系處理的很糟糕,現在回想起來,除了最初主動作死之外,最大的沖突點來自于跟老婆結婚後,由二人世界變成了兩個家庭,而在家庭利益配置設定這個事情上總是達不成一緻。

女人總是幫娘家的嘛,男人雖說會更顧全大局一點,但對自己原生的家庭依舊會有所偏移,于是就容易出現各為各家,雞飛蛋打的結果。

後來生了個娃,大家更多的把精力投入到了自己的小家庭,一些沖突也就自然而然化解了...

這裡的點是什麼呢?

有一筆資源,是花在我家,還是我老婆家,整個應該有一個比例,舉個例子:

男方父母:女方父母:小家庭 = 2:3:5,大家都不開心;

于是調整為3:3:4,雙方父母倒是開心,但是我們夫妻不大開心;

最後生一個娃後比例變成了1:1:8,于是我們自己的家庭和諧了;

雙方父母卻有所怨言,當變成1.5:1.5:7的時候,似乎進入了一個穩态。

有了這個模型後,我們再觀察下目前教育行業的改革,國家醫療的投入,教育的投入,似乎慢慢能看懂一些東西了...

底層邏輯

上述Case中隻是調整了一些數字,問題卻消失了!

問題為什麼消失,有沒有「更宏觀」的視角?

再次回到裁員的話題,單單一個裁員就會有幾個視角:

1)一線員工:公司是不是沒錢了;

2)leader視野:又瞎搞,我的XX重構做不了了;

3)大leader視野:團隊可能确實已經産生備援了,要進行成本優化,接下來需要聚焦,但是那些由于人力短缺做不了的項目怎麼辦呢?

4)老闆視野:同樣一筆錢,是要用于維護老舊業務還是要用于創新,這是一個問題,但相關的投入比例必須開始調整;

是以這裡最宏觀的視角是:

這裡有一筆費用(資源),那麼首先應該盤清楚他會被用到幾個地方;

如果這個資源(錢)沒被用到自己想要的地方,那麼就要調整他的比例;

比例調整的時候要慢慢替換,用新的結構替換老的結構,太快容易拉着蛋;

最終拿到最優的配置設定比例。

具體到實際案例:

1)老闆開始識别備援,發現産研線一個月ROI較低;

2)老闆約談産、研負責人,要求做成本優化以及結構調整;

3)産研leader私下商量,少裁點,畢竟那麼多老舊業務要維護;

4)老闆不買單,要求首先将總成本減少某個比例,其次将現有資源投入做重新布局;

這裡舉個例子,之前是有70%的人在維持老舊業務,30%用于新業務探索,老闆認為老舊業務投入太大沒有未來,于是希望把比例先調成5:5,然後在新體系開辟後逐漸改成4:6乃至3:7。

這裡産研leader的問題是會被曆史包袱束縛,并且這種曆史包袱反而是其「安身立命的根本」,是之前各種考核名額重點考核項,是KPI量化的展現。

是以單靠産研leader自己努力,很難跳出架構處理這個問題,老闆的政策也很簡單,直接調整投入比例,幫産研leader卸下了包袱。

這個案例再細化,老舊業務維護資源40%中,到底有哪些業務,這些業務依舊有一個比例,要再細分;

創新事項、新體系建立事項也是可以窮舉的,那麼這60%的資源又該如何投入?

以這種利益配置設定思維思考下去後,會引發以下結果:

1)一些老舊業務不得不放棄;

2)創新會更有重點,不會想要大而全;

3)在不停的調整比例過程中會達成一個動态平衡,确實有一些老舊業務無論如何都必須存在,那麼這個就會變成基建或者公共項;

4)在系統穩定後開始第二輪疊代;

規整一下思路:

1)識别備援;

2)格局梳理,識别利益配置設定者;

3)利益比例調整,結構替代法;

4)找到資源配置設定出去的方法,即如何将資源給到你想給的人事物;

5)确定穩态比例,并開始再疊代;

如此一來,我們便有了解決備援問題的大思路了,也就是我們所謂「頂層設計」

接下來便是機制落地的問題了。

落地思路

這裡實行「利益配置設定機制」的政策是将公司所有事務分為五類:

  • 公司級項目
  • 部門級項目
  • 日常營運事項(包括日常管理)
  • 損耗

日常事項

比如公司級項目立項前的讨論成本;

比如日常管理必須的周會、日會、扯皮會;

比如項目的日常營運事項,或者線上事故處理,或者項目某個節點準備,或者獎勵配置上傳,或者競品調研;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可以看見,大架構由管人、管部門,演變成由項目管人,是個很大的跨度。

在理論落地過程中确實也遭遇了很多問題:

1)缺少理論基礎,畢竟是沒有驗證過的猜想;

2)上有政策,下有對策,實際執行緩慢;

3)很多事情沒有評價标準,備援難以識别;

4)......

沒經過實踐的理論連方法論都算不上!

如果機制本身沒太大問題執行不下去往往是環境有問題,怎麼快速「統一認知」,很關鍵!

而OKR是一個很好的工具,從本質來說,OKR與否不關鍵,「資源可控」,目标實作才是重點,隻不過OKR正好契合。

實操過程

首先,總辦做至上而下的戰略宣導,提出自己的OKR,甚至做命題作文形成公司的重點項目;

其次,各部門會形成自己的OKR,這些OKR都會通過總辦的Review(整改、優化)形成部門的重點項目;

使用OKR是因為每個項目都會有明确的驗收标準與時間,這會讓很多事項變得「相對可控」

這裡會形成兩套機制保障:

  • 公司戰略輸出形成的項目,一定會緊扣公司方向,不太容易出錯;
  • 部門OKR經過審批後的項目會有基本的兜底保障;

公司、部門級重點項目各自卷入一批人,能解一部分資源的「有效性」

為了激勵更多人參與到項目中,會有配套的獎懲措施。這裡會遵循一個基本邏輯:

事前預支,事中監控,事後評估,事成結算。

最後,我們開始盤點事項:

每個人會把自己的時間片分到不同的事項中,而彙總起來就形成了部門的資源投入彙總,這個時候再引入前面的利益配置設定機制:

如果日常類事項占比過高,肯定是有問題的,這裡不同部門如行政、财務會更偏向于日常營運事項的比例會有所不同的。

比例的改變,應該由「機制引導」,比如我們就想在公司級項目多投入,便會将考核與公司級項目做挂鈎,公司級項目就那麼多,各個部門會争相參與,進而緩解部門牆帶來的問題。

注意,沒有獎懲挂鈎的機制,就是無根之水

這裡有一點要注意,這裡的事項分類,是面向公司的大類,拉近到具體的部門,比如研發部門,由于他們的特殊訴求,需要把一些成本歸集到業務部門,會進一步細分,但大類就以上四類,如果有超出的,就要疊代基本機制。

一些問題

這套機制問題很多,需要持續疊代:

1)這套機制想要量化每個人的投入,并且規則複雜,初期會為每個部門帶來了大量工作量,推行不易;

2)人天生是不想被測量的,加之名額引導性可能導緻大量「失真資料」,這樣拿到的資料「顆粒度會很粗」;

3)項目具有很強的周期性問題,這也給測算帶來了很大的困難;

4)并不是參與了項目就是有效的輸出,比如我在項目中摸魚,項目負責人對我十分不滿,項目負責人的評價會很重要,但這同時又加大了項目負責人的「管理成本」,可謂「雙刃劍」;

綜上,這裡的問題總結下來就是,拿到的資料會「不準确」并且「推行難度不小」,但就算粗粒度的資料也「并非一無是處」,比如:

1)我可以知道一個項目的投入是什麼,對應人力甚至可以換算成錢;

2)我可以知道一個人一個周期内的投入是什麼;

3)我可以知道一個部門的資源成本是什麼;

到一定階段,我可以知公司級項目用了公司多少資源,部門級用了多少,莫名其妙的事情用了多少,我在調整的時候可以有所依舊了......

是以問題又來了,怎麼做,你TM告訴我怎麼做?

一分鐘日報

一到怎麼做,輪到誰都不好使了...

在網上找了很多資料,類似這類問題實操類的文章偏少,或者根本找不到,是以第一個問題是怎麼做!

從知行合一的角度我們肯定要處理到底,于是這邊設計了一個系統《CEO駕駛艙》去解決這些問題,也拿到了初步結果,這裡順便「把一些代碼放給大家」算了:

關注公衆号(葉小钗):

關注公衆号後回複:一分鐘日報,擷取源碼。

示範位址:https://yexiaochai.github.io/60s_report/

回到上述問題,這裡要解決的是:

1)現在的資源用到了什麼地方?

2)我所關注的事項用了多少資源,是否足夠?

問題很清晰,我需要知道每個人都做了什麼,而這個知道每個人都做了什麼本身就是一個很難的事情!!!

怎麼知道每個人做了什麼?

這裡的方案很簡單,人作為最小單元模型,讓每個人「寫日報即可」。但這裡馬上會遇到第二個問題:

寫你妹的日報!

寫日報是反人性的,如果花費每個人的成本過高,這個事情會被各大leader聯合抵制,還沒開始就得結束,是以這個日報必須要被限制到1分鐘以内,最好是30S,于是形成了《一分鐘日報》的設計思路:

這裡先是對我們的工作内容做了窮舉,其次讓大家做選擇題,最終實作的效果是做選擇題,大家可以自己體驗:

​​https://yexiaochai.github.io/60s_report​​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這裡基本功能設計完了,馬上就迎來了第三個問題,基本功能開發完了如何推呢?

如何實施?

各位如果以後要推廣一個系統或者落地一個機制,一定要先做一個事:

打造案例!在你最有話語權的地方打造成功案例。

我在産研話語權很大,系統完成第二天就直接在産研團隊使用,要求所有人必須填,由此線上打磨體驗,邊修BUG邊優化體驗,并且拿到了第一波資料,于是可以處理第四個問題了:

如何進一步推廣?

有了小案例後就不要閉門造車了,該去找「投資人」了。

于是直接拿着目前案例去找CEO,也從他那裡拿到了正回報,CEO:這個東西真是個天才設計!!!這是繼續做下去的基礎。

接下來也不必着急全公司推,先看看情況,并且繼續打磨産品,畢竟從開發到上線到試用到CEO彙報一共才3周呢!

現在要做的是控制節奏,鼓勵項目組同學加班加點完成新子產品開發,并且不斷的優化體驗,想下周要拿什麼東西給CEO以便擷取更多的支援。

而好的東西是能說話的,過程中CEO已經把這個工具介紹給了其他部門:小钗那邊有個管理的好東西,你們都應該去了解下。

于是控制權已經不完全在你手裡了,要注意節奏,「控制節奏」這裡要做的是去除阻礙,千萬不要在「大面積推廣過程中被勸退」,是以這裡的問題是:

如何去除阻礙?

1)馬上籌備教育訓練材料;

2)馬上籌備宣傳圖冊以及宣傳海報,比如: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3)來個更有沖擊力的大屏,直接在公司播放!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于是,這個至下而上的産物演進為至上而下,拿到了紅頭檔案: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後面就是順理成章的事情,隻需要不停的優化營運......那麼到此就結束了嗎?

CEO駕駛艙的四個版本

很遺憾,一分鐘日報僅僅是CEO駕駛艙的1/4,他隻是開始!CEO駕駛艙的設計是:

《CEO駕駛艙》是一套效能解決方案,是公司數字化轉型、精細化營運的開始。

他對公司的幫助是:有一個工具能提供「依據」以「驗證」哪個地方「效能有問題」,并且提供一定「手段」去「降低」這些「損耗」産生的機率。

他的四個版本是:

「1.0 一分鐘日報」

将公司資源用到什麼地方能看清楚,并且有一些宏觀調控的能力;

「2.0 項目工作台」

主要目的是将所有項目收歸起來,每個項目不能随意立項,可以保證資源不被浪費;每個項目必須有驗收标準(甚至多個驗收标準),這樣會在一定階段防止爛尾(畢竟,有追責成本);

「3.0 打破部門牆」

以項目虛拟貨币而成的“市場經濟”,以“宏觀經濟”加“市場經濟”促進跨部門協作(虛拟貨币+獎懲引導);

「4.0 資料有意義」

人才天梯榜、部門天梯榜,項目ROI以及業務ROI測算模型與展示(精算+風控);

一些效果比較敏感,随便截點圖: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那麼,系統開發結束就完了嗎?

這才是一個開始呢......

系統與機制

在某種程度上說,有機制就可以了,機制可以保證很多問題得到根本解決,這裡想要表達的點是:

所有的數字化轉型都需要比對的機制與流程輔助,甚至系統隻是機制的輔助!

但系統可以加速這一切的發生,也可以加強體系的穩定性,是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

是以,系統完成後,還需要産出:

1)備援預警政策以預警哪裡出現了備援;

2)項目月會政策以滾動跟蹤項目形成閉環;

除此之外的宣傳案例、獎懲政策、彙報模闆、會議設定等等全部必須比對!!!

每一個子產品的推行,都需要重複一分鐘日報的所有行為,甚至更難,其中一個環節出問題甚至會導緻所有前期努力白費......

這裡以項目月度報告舉例,他可能是這樣的:

機制要求:每個月月底,各部門需要寫一份項目月報;

月報内容:上報本部門最重要的三個項目(或者三件事),并且簡單描述項目(事件)進展;

項目結項:如果部門本月有結項的項目,會安排彙報并做評級,而後記錄在案,随後也會有專門的項目結項表彰大會予以激勵;

對于部門而言,以上并不重要,重要的是給到模闆(請不要讓我動腦,多數人都不喜歡思考),他可以是這樣的:

從底層邏輯聊日報設計與公司治理

然後在不斷的責罵中「日報寫了現在又來月報?」,最終會得到推行......

我想說,這一切很難,因為人都是有防禦機制的,部門的防禦機制更強。

管理的動作稍有放松,管理的意志稍加薄弱,這些防禦機制就會反撲。

他們甚至會不停的試探你的底線,你隻要在其中一個小政策松口,就有可能千裡之體潰于蟻穴。

這種事情做得好收益很大,做的不好就會變成公司的噪音!裡面的拉扯很值得玩味......

總之,這一路走的很不容易...

結語

有同學私下問了一些問題,也在此更新:

資料真實性

個人填寫的日報怎麼保證或者确定是真實的呢,畢竟沒人會寫我今天摸魚50%?

會有4層兜底校準政策:

1 leader每周或者每天會校準每個人,leader不爽誰就可以校準誰,這個是個管理工具;

2 項目負責人會校準參與我項目的人;

3 項目是要計算ROI的,參與人越多ROI越多;

4 總辦會問責ROI極低的項目或者事項;

經理如何用

日報沒看出對一線經理的管理造成了怎樣的影響,沒有說一線經理怎麼調整員工投入産出

第二部分是涉及了的,但是我這裡沒寫那部分,也就是CEO駕駛艙的第二部分。我們會把所有重點事項項目化,項目化後必須有考核和驗收,後續會根據考核結果給予獎勵也會有信用積分的增減

一年大概有一大筆的項目「獎金池」做宏觀調控。

考核的錯誤引導

考核這些東西,很容易出現「考核什麼,就得到什麼」的結果,解決日報、月報準确性,怎麼保證資源配置設定,尤其是月報,對于沒有資源的團隊經理造成傷害比較大,會裁撤團隊還是怎麼辦?

現在公司「主要的沖突」是備援過大,具體點說公司戰略執行不下去,是以更想要達到聚焦的作用,是以也是引導往項目上走。

具體的做法是公司會給幾個公司級重點項目,做上層“發改委”經濟調控,也鼓勵每個部門自己提報項目做市場經;

關于每個部門的資源或者事項的投入會有一個額度,比如研發還是需要做工程類建設,但是這個比例隻能在10%以下,不同的團隊會有帶寬,我們希望的是大家搶占帶寬,并且給到結果。

對于拿不到資源的團隊我們會認為他就是備援,除非他證明自己有用。

跨周期項目怎麼辦

月度的項目怎麼保證符合預期,比如是否因為月報好做彙報夠三個項目,存在大拆小、快拆慢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