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美俄在尼日爾發生直接沖突?尼日爾總統巴祖姆被軍隊推翻!

#時事熱點頭條說#

上周四,尼日爾總統巴祖姆被軍隊推翻,這一事件引發了西方國家的高度關注。當地的抗議者舉着俄羅斯國旗高呼對普京的支援,令人擔心俄羅斯在尼日爾影響力的增強。美俄會在非洲直接對抗嗎?

美俄在尼日爾發生直接沖突?尼日爾總統巴祖姆被軍隊推翻!

這很難讓人不聯想到在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同樣,這都是權力轉移時那一瞬間的事故。尼日爾的這次政變,也可能成為非洲版的“二月革命”,不但改變局勢,還可能引爆更大的沖突。

要知道,1917年的二月革命和1991年的八一九事件,看似毫不相幹,實則驚人相似。

1917年俄曆二月(相當于3月初),沙俄軍隊士兵忍無可忍,舉槍反抗長官,推翻了羅曼諾夫王朝,結束了沙皇在俄國長達300年的統治。一聲槍響,權力就易主了。

1991年的八月,一群自稱“國家緊急狀态委員會”的人,闖進了克裡姆林宮,軟禁了戈爾巴喬夫。幾天後,戈爾巴喬夫宣布辭職,蘇聯解體,一個超級大國就此灰飛煙滅。

美俄在尼日爾發生直接沖突?尼日爾總統巴祖姆被軍隊推翻!

兩次事件背後都有軍隊的背叛。沙俄軍隊厭戰厭得要命,布爾什維克煽動之下嘩變。蘇軍站着沒動,任由葉利欽一夥人奪取了權力。

它們都發生在重大變革關頭,舊秩序即将崩塌之際。新勢力崛起,就需要這樣的标志性事件作為“開國大典”。

當然,兩者的結果截然不同。二月革命後是布爾什維克政權的誕生;八一九事件導緻的卻是蘇聯的解體。但本質上是同一個道理,大變革需要這樣的标志性事件作為開端。

俄羅斯雇傭兵組織“瓦格納”此前已在中非和馬裡獲得了合同。俄國将會派遣這些雇傭兵進入尼日爾嗎?畢竟,瓦格納老闆普利戈茨金已經對這次政變表示歡迎。

而美國在尼日爾也駐紮着約1100名士兵,如果雙方在尼日爾正面交鋒,那無疑是一次代理人戰争。這也許是美俄在“烏克蘭危機”外的另一個戰場。

美俄在尼日爾發生直接沖突?尼日爾總統巴祖姆被軍隊推翻!

不過,專家認為美俄不太可能在尼日爾直接交火。因為雙方都不希望卷入新的軍事糾紛。但也有人警告,俄國可能會利用這一局勢擴張影響力。

這場政變的起因,與殖民曆史和地區恐怖主義都有關。尼日爾在法國統治下長期貧窮,現政府也難以讓百姓滿意。像布基納法索和馬裡一樣,尼日爾的反法情緒高漲。

與此同時,俄羅斯也在非洲推行“大棋”,拉攏這些前殖民地國家。是以,我們看到尼日爾政變支援者也出現了很多俄國國旗。

尼日爾毗鄰奈及利亞,如果發生沖突,可能卷入包括奈及利亞在内的西非國家聯盟。這可能讓局勢更新為俄國雇傭兵與西方國家的代理人戰争。平民必将遭殃。

現在,似乎隻有外交手段能避免危機更新。否則,這場區域沖突有可能重新組織非洲版圖。曆史昭示我們,戰争從來都容易開始,結束卻很難。閃電戰往往閃電式潰敗,穩紮穩打才是上策。

美俄在尼日爾發生直接沖突?尼日爾總統巴祖姆被軍隊推翻!

尼日爾是非洲版的“工業四小龍”之一。它擁有豐富的鈾礦資源,也是法國在非洲最大的盟友。如今,它正處在西方勢力和俄羅斯擴張的十字路口。我們期待一個穩定統一的尼日爾共和國重制。

曆史往往驚人相似,我們需要審時度勢,深思熟慮,以避免悲劇重演。非洲有無數發展機遇,不應成為大國競争的代價。我們呼籲各方保持克制,通過談判化解這場危機。隻有和平,才能開啟非洲的發展春天。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