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細談USB Type-C

自從Apple釋出了新MacBook,就一堆人在說USB Type-C。我來從硬體角度解析下這個USB Type-C,順便解惑。尺寸小,支援正反插,速度快(10Gb)。這個小是針對以前電腦上的USB接口說的,實際相對android機上的microUSB還大了點:

  特色

  USB Type-C:8.3mmx2.5mm

  microUSB:7.4mmx2.35mm

  而lightning:7.5mmx2.5mm

  是以,從尺寸上我看不到USB Type-C在手持裝置上的優勢。而速度,隻能看視訊傳輸是否需要了。

  引腳定義

  

細談USB Type-C

  可以看到,資料傳輸主要有TX/RX兩組差分信号,CC1和CC2是兩個關鍵引腳,作用很多:

  探測連接配接,區分正反面,區分DFP和UFP,也就是主從

  配置Vbus,有USB Type-C和USB Power Delivery兩種模式

  配置Vconn,當線纜裡有晶片的時候,一個cc傳輸信号,一個cc變成供電Vconn

  配置其他模式,如接音頻配件時,dp,pcie時

  電源和地都有4個,這就是為什麼可以支援到100W的原因。

  

細談USB Type-C

  不要看着USB Type-C好像能支援最高20V/5A,實際上這需要USB PD,而支援USB PD需要額外的pd晶片,是以不要以為是USB Type-C接口就可以支援到20V/5A。

  當然,以後應該會出現內建到一起的晶片。

  輔助信号sub1和sub2(Side band use),在特定的一些傳輸模式時才用。

  d+和d-是來相容USB之前的标準的。

  這裡說一下,USB3.0隻有一組RX/TX,速度是5Gb,USB Type-C為了保證正反都可以插就用了兩組,但實際上資料傳輸還是隻用了一組RX/TX,速度就已經達到10Gb了。如果後面更新協定,兩組都傳的話就和DisplayPort一樣20Gb了。

  工作流程

  

細談USB Type-C

  上圖DFP (Downstream Facing Port)也就是主, UFP (Upstream Facing Port) 為從。除了DFP、UFP,還有個DRP (Dual Role port),DRP可以做DFP也可以做UFP。當DPR接到UFP,DRP轉化為DFP。當DRP接到DFP,DRP轉化為UFP。兩個DRP接在一起,這時就是任意一方為DFP,另一方為UFP。

  在DFP的CC pin有上拉電阻Rp,在UFP有下拉電阻Rd。未連接配接時,DFP的VBUS是無輸出的。連接配接後,CC pin相連,DFP的CC pin會檢測到UFP的下拉電阻Rd,說明連接配接上了,DFP就打開Vbus電源開關,輸出電源給UFP。 而哪個CC pin(CC1,CC2)檢測到下拉電阻就确定接口插入的方向,順便切換RX/TX。

  電阻Rd=5.1k,電阻Rp為不确定的值,根據前面的圖看到USB Type-C有幾種供電模式,靠什麼來甄别?就靠Rp的值,Rp的值不一樣,CC pin檢測到的電壓就不一樣,然後來控制DFP端執行哪種供電模式。

  需要注意的是,上圖裡畫了兩個CC,實際上在不含晶片的線纜裡隻有一根cc線。

  含晶片的線纜也不是兩根cc線,而是一根cc,一根Vconn,用來給線纜裡的晶片供電(3.3V或5V),這時就cc端沒有下拉電阻Rd,而是下拉電阻Ra,800-1200歐。

  

細談USB Type-C

  當CC pin兩個都接了下拉電阻<=Ra,DFP進入音頻配件模式,左右聲道,mic都俱全,如上圖。

  USB Type-C和DisplayPort,PCIE

  USB PD是BMC編碼的信号,而之前的USB則是FSK,是以存在不相容,不知道目前市面上有沒有能轉換的産品。

  USB PD是在CC pin上傳輸,PD有個VDM (Vendor defined message)功能,定義了裝置端ID,讀到支援DP或PCIe的裝置,DFP就進入替代(alternate)模式。

  如果DFP認到device為DP,便切換MUX/Configuration Switch,讓Type-C USB3.1信号腳改為傳輸DP信号。AUX輔助由Type-C的SBU1,SUB2來傳。HPD是檢測腳,和CC差不多,是以共用。

  而 DP有lane0-3四組差分信号, Type-C有RX/TX1-2也是四組差分信号,是以完全替代沒問題。而且在DP協定裡的替代模式,可以USB信号和DP信号同時傳輸,RX/TX1傳輸USB資料,RX/TX2替換為lane0,1兩組資料傳輸,此時可支援到4k。

  如果DFP認到device為DP,便切換MUX/Configuration Switch,讓Type-C USB3.1信号腳改為傳輸PCIe信号。同樣的,PCIe使用RX/TX2和SBU1,SUB2來傳輸資料,RX/TX1傳輸USB資料。

  這樣的好處就是一個接口同時使用兩種裝置,當然了,轉換線就可以做到,不用任何晶片。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