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部分内容來自《https://blog.csdn.net/Mark_md/article/details/114578359?utm_medium=distribute.pc_relevant.none-task-blog-baidujs_title-0&spm=1001.2101.3001.4242》
Type-C接口
母頭/母座

公頭/插頭
可以很明顯看出,插口内的Pin功能相對于中心對稱。公頭插入母頭,無論正反插,引腳功能都完美契合。而且電源VBUS/GND都擁有4個Pin,最大支援5A電流,在保證高速資料傳輸的同時也提高了電流承載能力。
引腳功能定義
Pin | 名稱 | 功能描述 | Pin | 名稱 | 功能描述 |
---|---|---|---|---|---|
A1 | GND | 接地 | B12 | GND | 接地 |
A2 | SSTXp1 | SuperSpeed差分信号#1,TX,正 | B11 | SSRXp1 | SuperSpeed差分信号#1,RX,正 |
A3 | SSTXn1 | SuperSpeed差分信号#1,TX,負 | B10 | SSRXn1 | SuperSpeed差分信号#1,RX,負 |
A4 | VBUS | 總線電源 | B9 | VBUS | 總線電源 |
A5 | CC1 | Configuration channel | B8 | SBU2 | Sideband use (SBU) |
A6 | Dp1 | USB 2.0差分信号,position 1,正 | B7 | Dn2 | USB 2.0差分信号,position 2,負 |
A7 | Dn1 | USB 2.0差分信号,position 1,負 | B6 | Dp2 | USB 2.0差分信号,position 2,正 |
A8 | SBU1 | Sideband use (SBU) | B5 | CC2 | Configuration channel |
A9 | VBUS | 總線電源 | B4 | VBUS | 總線電源 |
A10 | SSRXn2 | SuperSpeed差分信号#2,RX,負 | B3 | SSTXn2 | SuperSpeed差分信号#2,TX,負 |
A11 | SSRXp2 | SuperSpeed差分信号#2,RX,正 | B2 | SSTXp2 | SuperSpeed差分信号#2,TX,正 |
A12 | GND | 接地 | B1 | GND | 接地 |
引腳功能分布
CC1、CC2的作用:裝置識别、PD快充
這裡不得不提一下CC1、CC2引腳的作用,大家最早認識快充應該是從高通CPU的QC開始的。通過提高輸電電壓,來提高輸送功率。但QC協定中,通信使用的是USB的DP、DM,這就導緻充電的時候會對USB通信造成影響。
而USB-PD對電源裝置的識别依靠CC1、CC2引腳,避免了QC标準與DP、DM的沖突。使得USB-PD在傳輸電力的同時,資料傳輸不會受到影響。
輔助信号 sub1 和 sub2(sideband use)
在特定的一些傳輸模式時才用。平時可以不管,直接忽略。
24Pin、16Pin、12Pin、6Pin
24Pin
全功能type-c。
接插件成本高,在一些不需要全功能的場合顯得不合适。
16Pin、12Pin
普通的MCU都沒有USB3.0,隻有USB2.0,使用24Pin的TypeC很浪費,于是就有了16Pin的TypeC。
16Pin TypeC在24Pin的基礎上閹割了USB3.0的TX1/2、RX1/2,保留了SBU1/2、CC1/2、USB2.0的D+D-,除了沒有USB3.0/3.1高速傳輸外,其他别無二緻,同樣支援 PD快充、音頻裝置、HDMI傳輸、調試模式等功能。
我們所說的16Pin TypeC和12Pin TypeC其實是同一種接口。16Pin一般為接口廠家、封裝的正式名稱,而日常生活中習慣稱呼為12Pin。這是因為接口設計時,将TypeC母座兩端的兩個Vbus和GND出線都并攏了起來,雖然從口那裡看是16條出線,但座子後面的焊盤隻有12個。
6Pin
對于玩具、牙刷等生活用品,産品定位上沒有USB通信的需求,隻需要USB取電充電。那麼連USB2.0都可以省掉了。6Pin TypeC正式出道。
6Pin TypeC僅僅保留Vbus、GND、CC1、CC2。接口兩側對稱分布着兩組GND、Vbus,使得防反插功能保留,粗線也讓其更為友善的傳輸大電流。
CC1、CC2用于PD裝置識别,承載USB-PD的通信,以向供電端請求電源供給。在傳輸電力的同時,USB資料傳輸不會受到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