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關注|江華:六旬退休教授返鄉創業 帶動村民走上緻富路

作者:華聲線上
關注|江華:六旬退休教授返鄉創業 帶動村民走上緻富路

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4月2日(通訊員黃志東 王曉軒 黃勝德)一個魚塘井然有序排列,一群獨特的魚兒在水中遊動......3月31日,我走進位于江華沂族自治縣六子石鎮六子石自然村的湖南大海洲生态農業技術學院,呈現出一幅歡樂的景象。

劉偉華原本在江華生活了近30年,1989年因工作調動又30年離開江華,但一直愛着江華,2017年5月,劉偉華退休,放棄了在北京的舒适生活,回到江華自己的資金,向烏海洲鎮六子石村投資了360多萬元, 轉讓土地12畝,建成湖南大海州生态農業技術研究院,主要特色養殖,打造清潔能源、溫室大棚及内循環水多功能高效生态農業體系,實作南北養魚、工廠模式海魚輕養殖、魚菜共生育種相結合。是一家集育種、種植、農光互補、旅遊、規模産業為一體的綜合性科技型農業,以節約土地、節約用水、能源、環保、高效新型生态農業發展為主體,取得了可喜的成功。目前,基地已訓練有大鲶魚(娃娃魚)、淡水石斑魚、澳洲淡水龍蝦、金溪燈、海魚等12種。

關注|江華:六旬退休教授返鄉創業 帶動村民走上緻富路

湖南大海洲生态農業技術研究院是集現代科技農業技術、裝備、綜合應用研發和推廣為一體的科研示範基地,是集育種、種植、配套農業、旅遊、規模産業等文化于一體的綜合性科技農業。2018年12月,榮獲永州市科技推廣基地稱号。同時,該基數導緻雇用了6個檔案建構卡人口。

60歲的歐陽吉軒,基地員工,高興地說:"我來這裡幫劉教授做健康,家裡有事可做,每年超過12000元,我很滿意。"她家7口人,家裡隻有2畝田,幾分,生活艱辛,在劉教授的幫助下,摘下了貧困帽。

"娃娃魚的生存環境要求很高,水質要幹淨,溫度要低。在研究所的娃娃魚養殖池裡,劉偉華手裡拿着娃娃魚興奮地說道:"這娃娃魚已經養了3年,有8斤多了。他認為,特殊育種的成功和為物種創造生存環境是關鍵。

"這就是澳洲龍蝦,被稱為四脊輕殼南蝦,原産于澳洲,形狀像海中的龍蝦,是世界上最昂貴的淡水經濟蝦種之一。劉偉華從養殖池竹桶中取出幾隻活跳的特色蝦介紹。

"接下來,我要以公司、基地和農民的模式,先做示範,再做模式,再發展産業,為村民提供魚苗、技術、助銷,帶動村民發展規模養殖,讓村民實作收入和财富,促進鄉村旅遊和鄉村振興。劉偉華對未來充滿信心。

(編輯:蔣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