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

企業最根本的競争優勢既不是來自資本實力、發展戰略,也不是來自技術,而是來自團隊協作,因為團隊協作能力是非常強大而且彌足珍貴的。

大多數企業中,真正的團隊協作仍然很難實作。企業之是以不能實作良好的團隊協作,是因為它們不自覺地陷入了五個很普通但卻很危險的沼澤之中,這裡稱之為團隊協作的五大障礙。

第一大障礙:缺乏信任

信任是是高效、團結一緻的團隊的核心。沒有信任,團隊協作則無從談起。

遺憾的是,“信任”這個詞被用得太多了,而且經常被濫用,以至于有時聽起來帶有婆婆媽媽或者華而不實的意味,是以很有必要闡明信任的具體含義。

談到建立企業團隊,信任是指團隊成員相信同僚的言行是出于好意,在團隊裡不必過分小心或互相戒備。事實上,團隊成員必須放心地接受彼此的批評。

雖然這是很理想的情況,但是隻有非常優秀的團隊能夠建立起這種信任。這需要團隊成員敢于承認自己的弱項,而且不用擔心别人會以此來攻擊自己。這些弱項包括性格弱點、技術不足、人際交往的困擾、失誤以及無法獨立完成任務、需要别人的幫助等。

盡管以上所說的似乎不難做到,但實際上,隻有當團隊成員真正放心地把自己暴露在别人面前時,他們才能完全消除戒心,進而把全部精力集中到工作上,不用鈎心鬥角,爾虞我詐。

要在暴露弱點的基礎上建立信任是非常不容易的,因為大多數成功人士在事業和學習過程中已經習慣了互相競争、彼此戒備。要使他們為了團隊的利益而摒棄這些幾乎成為本能的東西,雖然不容易做到,但卻是好的團隊所必需的。

如果一支團隊的成員做不到互相信任,代價将是巨大的。他們将不得不把大量的時間和精力浪費在管理個人行為和促進互相溝通上,他們懼怕開會,也不願意主動向别人尋求幫助。于是,缺乏信任的團隊通常士氣都非常低迷,效率低下的重複勞動也非常多。

第二大障礙:懼怕沖突

良好而持久的合作關系,需要積極的沖突和争論來促使其前進。遺憾的是,沖突在很多情況下被視為禁忌,尤其是在工作中。你的職位越高,你就越會發現你的同僚們花很多時間和精力試圖避免激烈的争論,而這種争論正是團隊所必需的。

重要的是,我們要将積極的争論與消極的争吵或個人沖突區分開。積極的争論僅限于觀點不同,不針對個人,也不存在人身攻擊。

但進行積極争論的團隊卻清楚,他們這樣做的唯一目的,就是在最短的時間内找到最佳的解決方案,這樣做更能夠徹底、快速地讨論并解決問題。争論結束後,他們不會抱有殘留的不滿或者怨恨,而是馬上進入到下一個議題當中。

與此相反,有意避免思想交鋒的團隊成員卻經常互相怨恨。為了避免傷害感情,他們不敢提倡辯論。當團隊成員不當面表達出不同意見時,他們就會在背後進行人身攻擊,這對團隊的危害比任何争吵都要嚴重。

同樣,很多人以提高效率為名避免思想交鋒,誤以為避免這類争論是節省時間的最好方法。與花時間争論的團隊不同的是,那些避免争論的團隊事實上不得不反複提出同樣的問題,但還是無法解決。他們通常讓團隊成員暫時把問題放一放,其實就是逃避,等到下次非解決不可的時候再重新提出來。

第三大障礙:欠缺投入

在團隊中,投入由兩步組成:闡明問題和達成共識。優秀的團隊可以在很短的時間内達成明确的共識。他們的會議很圓滿,因為他們中間沒有一個人對已經作出的決定持懷疑态度。

欠缺投入的兩個最重要原因,就是追求絕對一緻和絕對把握。

不要追求絕對一緻。優秀的團隊能夠了解,追求意見絕對一緻的代價太大,是以他們能夠互相作出必要的讓步。這促使大家在不可能完全取得一緻意見的情況下,也可以達成共識。之是以能夠做到這一點,是因為他們知道一個理性的人并不一定要大家都接受自己的意見,而隻是要求别人确實傾聽自己的想法并予以考慮。當讨論陷入僵局而無法達成一緻時,團隊上司有權作出最終決定。

不要追求絕對把握。優秀的團隊會因大家齊心協力地制定出目标并為之奮鬥而感到自豪,盡管有時候他們并沒有把握所作出的決定是否正确。這是因為他們了解一條古老的軍隊格言,就是能夠作出決定勝過沒有決定。他們還意識到與其猶豫不決,不如大膽地行動起來,等确定目前的路線是錯誤的時候,再果斷地調整方向。

要記住,必要的争論有助于大家不追求絕對把握而達成共識。

在很多情況下,團隊擁有足夠的資訊,但這些資訊分别存在于各個成員的意識中,是以需要展開自由的讨論才能把這些資訊彙集起來。隻有每個人都把自己的意見完全公開,大家才能對作出的決定擁有足夠的信心,承認這是集體智慧的結晶。

不論是追求絕對一緻,還是追求絕對把握,我們都需要知道,一支管理團隊無法達成一緻的最不利結果之一,就是使組織内部長期存在深層次的無法解決的沖突。

當一支管理團隊無法達成一緻時,即便他們之間存在的分歧看似那麼微不足道,也會導緻下屬員工的分工協作出現問題。

當一些員工試圖了解部門上司指令,而這些指令又與其他部門同僚所接到的指令不一緻時,他們之間就會不可避免地産生沖突。就像漩渦一樣,高層管理者的一點小小分歧,傳播到基層員工時就變成了更巨大的差異。

第四大障礙:逃避責任

逃避責任在涉及管理和工作品質的時候就成為非常敏感的詞彙。在團隊協作中,逃避責任是指團隊成員在看到同僚的表現或行為有礙于集體利益的時候,不能夠及時給予提醒。

團隊成員逃避責任主要是因為不願在指出别人不妥的行為之後,造成人際關系上的緊張,或者他們傾向于有意避免不快的談話。優秀的團隊則能夠克服這些顧慮,直接面對存在的問題。

當然,知易行難,即使在成員互相關系很好的團隊中也是如此。通常互相關系很好的團隊成員不願對彼此負責,因為他們害怕這樣會損害良好的人際關系。

具有諷刺意味的是,當團隊成員由于逃避責任而導緻整體效益下降時,他們就會真的互相怪罪了。優秀團隊的成員通過擔負責任來促進彼此的關系,他們彼此之間會互相尊重,并對别人的表現抱有較高的期待。

雖然聽起來缺乏理論依據,但實際上,要保持團隊高效率地工作,最有效方式就是同僚間互相施加壓力。這樣做有許多好處,例如不再需要那麼多績效管理及改進計劃等過度形式主義的措施。害怕辜負同僚的期望,這比任何規定和制度都更能夠促使成員們努力工作。

第五大障礙:無視結果

團隊協作的最後一大障礙是團隊成員傾向于關注集體工作目标以外的事情。事實上,團隊成員齊心協力、堅持不懈地追求特定目标和結果,這是衡量任何團隊工作表現的标準。

這裡值得注意的是,工作成果的衡量不僅限于經濟上的名額,如利潤、收入、股東權益等。在以資本為導向的經濟環境中,許多組織确實将以上各項作為衡量成功的标準,但是團隊協作第五大障礙往往會帶來更大範圍的危害,其中一點就涉及以成果為導向的業績表現。

每家優秀的企業都明确規定在特定時間内要達到一定目标,這些目标比經濟效益本身更能展現近期的工作成果。是以盡管利潤可能是企業效益的最終衡量标準,但企業團隊穩步前進,按時達到所制定的目标,這本身就足以使企業團隊受益匪淺。

除了工作成果之外,團隊成員還應該關注什麼呢?集體成績和個人成績是最主要的兩項:

集體成績:對于有些團隊的成員來說,作為團隊的一員已經足以使他們滿足了。他們可能也希望達到一些特定的目标,但這種動力尚不足以使他們作出大的犧牲,或讓他們願意承擔改變帶來的太多不便。雖然這比較聳人聽聞,但事實上很多團隊都由于成員過分追求個人職位的晉升而遭受損失。

個人成績:個人成績是指人們專注于提升自己的職位或職業前途而犧牲集體利益。盡管人們都有自我意識,但一支優秀團隊的成員必須把集體利益放在個人利益之上。

這種障礙往往一目了然,而且必須被清除。要知道,很多團隊都不注重集體結果。它們的存在不是為了展現其價值,而是為了存在而存在。遺憾的是,這類團隊成員之間同樣缺乏互相信任、有益的争論和共識,也不能夠互相監督,是以成功的希望就很小了。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