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為什麼有的人能力不足卻迷之自信?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聽過,從前有四個盲人,從來沒有見過大象,不知道大象長的什麼樣,他們就決定去摸摸大象。第一個人摸到了鼻子,他說:“大象像一條彎彎的管子。”第二個人摸到了尾巴,他說:“大象像個細細的棍子。”第三個人摸到了身體,他說:“大象像一堵牆。”第四個人摸到了腿,他說:“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盲人摸象的故事可以看出個人的認知偏差,個人根據一定表現的現象或虛假的資訊而作出判斷,進而出現判斷失誤或與真實情況不相符合。而會出現這樣的認知,往往來源個人自身對于自己的無知與無知帶來的優越感。

01

能力差的人會高估自己

你身邊是否有這樣的人:工作能力其實不太強,卻總覺得自己是最好的;如果你質疑他沒有拿出好的績效評估,他還要生氣地申訴,全是因為公司不懂得怎麼用他,讓他無法展現自己的能力。

也許你會奇怪,這些能力不足的人難道沒有自知之明麼?

而一項研究表明,沒錯,還真是這樣!而這些“能力不足卻迷之自信”的現象被稱為“鄧甯-克魯格效應”(Dunning-Kruger effect)。

無知要比知識更容易産生自信。

—— 查爾斯·達爾文

2000年的搞笑諾貝爾獎心理學獎頒給了鄧甯和克魯格,表彰他們在這個方面的研究。鄧甯和克魯格通過對人們閱讀、駕駛、下棋或打網球等各種技能的研究發現:

 1  能力差的人通常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認識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準;

 3  能力差的人無法認知且正視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極端程度。

聽上去是不是很紮心?

導緻這一效應産生的原因是資訊的不對稱以及個人的認知偏差,在某領域能力欠缺的人既沒有意識到自身的不足,又誤把他人的謙虛當水準低,自然而然地産生了彼此能力相當,也許自己還略勝一籌的想法。

02

低能力者的雙重困境

鄧甯和克魯格指出,個體在某一特定領域具備能力有兩層含義。其一是指個體在此領域中的表現出衆,其二是指個體能認識到自己在這一領域的能力水準,這種認知包括對自己以及他人。在某一領域能力低的個體缺乏“元認知能力”。這種能力使個體既能知道自己的表現如何,也能對自己的能力做出準确的評價。

為什麼有的人能力不足卻迷之自信?

然而,低能力者在對自己的能力做出評價時,面臨了雙重困境,即他們既不能呈現高水準的績效表現,也無法正确認知到自己的能力低下,反而還會産生對自己能力的無端自負。

是以,如果你在工作中看到那些能力不足的員工自信滿滿,也許他并不是在打腫臉充胖子,而是真的感覺自己棒棒的。

03

低能力者高估自己;高能力者低估自己

鄧甯和克魯格通過實驗來探索個體對自己能力評價的準确性與其元認知能力的關系。他們讓被試完成“四卡片選擇作業”測試(該測試能較好的區分出個體在邏輯推理能力上的差異)并對自己的能力排名進行估計。之後,随機選取一半的被試進行邏輯推理能力的訓練。最後,要求被試評價自己的邏輯推理能力并預測答對題目的數量及自己的百分位排名。

結果顯示,邏輯推理能力最差的(在能力測驗上得分最低)個體對自己的能力排名估計過高,甚至超過了平均水準。而那些邏輯推理能力最好的個體則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排名。因為他們錯誤地認為,自己做得好是因為測試簡單,那麼别人應該也能在測試中獲得高分。

為什麼有的人能力不足卻迷之自信?

此外,研究者還發現,經過能力訓練的、排名最低的個體調整了對自己能力的評價,顯著降低了自己的排名估計,經過能力訓練的、排名最高的個體也調整了對自己能力的評價,提高了自己的排名估計,但沒有達到顯著水準。

該實驗表明,元認知能力是個體在某一特定領域客觀的能力水準與自我評價之間的一個中介變量。即使個體在能力測驗中取得好的成績,他們仍然無法正确評價自己的能力水準,而那些本身就無法取得能力測驗好成績的人更加無法正确評價自己的能力,這些都是因為他們的元認知能力存在缺陷。

04

和他人比較能讓你認識自己麼?

人們可以通過社會比較來增加認識自己能力的能力,于是實驗者通過增加社會比較環節來探讨認知偏差的來源。在完成第一次能力測試并做出預測的幾周後,讓排名最低和最高的被試重新回到實驗室參與一項後續實驗。每一個被試會拿到其他5人的測試答卷,給這些答卷打分,并預測這些完成答卷的被試的能力排名,之後又重新對自己第一次完成的測試進行排名及預測答對的數目。

實驗結果顯示,那些在能力排名處于最低端的個體在看到了比自己表現好的答卷後,不但沒有改變對自己的排名評價,反而提升了已經過高的自我評價。而能力排名最高端的個體則提高了對自己能力水準排名的評價。

這說明與他人進行比較無法讓低能力者認識到自己的拙劣表現,其自我評價的不準确來源于對自己的錯誤評價;而能力高的人經過社會比較後能調整自我評價,其先前的不準确來源于對他人的錯誤評價。也就是說,低能力者誤以為自己很厲害;高能力者誤以為别人很厲害。

為什麼有的人能力不足卻迷之自信?

雖然在日常生活中沒有人擁有上帝視角,但優秀的人對于自我的評價,不僅在自己的認知層面,而是綜合各種環境與因素。鄧甯-克魯格效應表現出對于自己的優越評價,常常使一個人無法正确認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