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为什么有的人能力不足却迷之自信?

盲人摸象的故事大家都听过,从前有四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一根粗粗的柱子。”

盲人摸象的故事可以看出个人的认知偏差,个人根据一定表现的现象或虚假的信息而作出判断,从而出现判断失误或与真实情况不相符合。而会出现这样的认知,往往来源个人自身对于自己的无知与无知带来的优越感。

01

能力差的人会高估自己

你身边是否有这样的人:工作能力其实不太强,却总觉得自己是最好的;如果你质疑他没有拿出好的绩效评估,他还要生气地申诉,全是因为公司不懂得怎么用他,让他无法展现自己的能力。

也许你会奇怪,这些能力不足的人难道没有自知之明么?

而一项研究表明,没错,还真是这样!而这些“能力不足却迷之自信”的现象被称为“邓宁-克鲁格效应”(Dunning-Kruger effect)。

无知要比知识更容易产生自信。

—— 查尔斯·达尔文

2000年的搞笑诺贝尔奖心理学奖颁给了邓宁和克鲁格,表彰他们在这个方面的研究。邓宁和克鲁格通过对人们阅读、驾驶、下棋或打网球等各种技能的研究发现:

 1  能力差的人通常会高估自己的技能水平;

 2  能力差的人不能正确认识到其他真正有此技能的人的水平;

 3  能力差的人无法认知且正视自身的不足,及其不足之极端程度。

听上去是不是很扎心?

导致这一效应产生的原因是信息的不对称以及个人的认知偏差,在某领域能力欠缺的人既没有意识到自身的不足,又误把他人的谦虚当水平低,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彼此能力相当,也许自己还略胜一筹的想法。

02

低能力者的双重困境

邓宁和克鲁格指出,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具备能力有两层含义。其一是指个体在此领域中的表现出众,其二是指个体能认识到自己在这一领域的能力水平,这种认知包括对自己以及他人。在某一领域能力低的个体缺乏“元认知能力”。这种能力使个体既能知道自己的表现如何,也能对自己的能力做出准确的评价。

为什么有的人能力不足却迷之自信?

然而,低能力者在对自己的能力做出评价时,面临了双重困境,即他们既不能呈现高水平的绩效表现,也无法正确认知到自己的能力低下,反而还会产生对自己能力的无端自负。

因此,如果你在工作中看到那些能力不足的员工自信满满,也许他并不是在打肿脸充胖子,而是真的感觉自己棒棒的。

03

低能力者高估自己;高能力者低估自己

邓宁和克鲁格通过实验来探索个体对自己能力评价的准确性与其元认知能力的关系。他们让被试完成“四卡片选择作业”测试(该测试能较好的区分出个体在逻辑推理能力上的差异)并对自己的能力排名进行估计。之后,随机选取一半的被试进行逻辑推理能力的训练。最后,要求被试评价自己的逻辑推理能力并预测答对题目的数量及自己的百分位排名。

结果显示,逻辑推理能力最差的(在能力测验上得分最低)个体对自己的能力排名估计过高,甚至超过了平均水平。而那些逻辑推理能力最好的个体则低估了自己的能力排名。因为他们错误地认为,自己做得好是因为测试简单,那么别人应该也能在测试中获得高分。

为什么有的人能力不足却迷之自信?

此外,研究者还发现,经过能力训练的、排名最低的个体调整了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显著降低了自己的排名估计,经过能力训练的、排名最高的个体也调整了对自己能力的评价,提高了自己的排名估计,但没有达到显著水平。

该实验表明,元认知能力是个体在某一特定领域客观的能力水平与自我评价之间的一个中介变量。即使个体在能力测验中取得好的成绩,他们仍然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水平,而那些本身就无法取得能力测验好成绩的人更加无法正确评价自己的能力,这些都是因为他们的元认知能力存在缺陷。

04

和他人比较能让你认识自己么?

人们可以通过社会比较来增加认识自己能力的能力,于是实验者通过增加社会比较环节来探讨认知偏差的来源。在完成第一次能力测试并做出预测的几周后,让排名最低和最高的被试重新回到实验室参与一项后续实验。每一个被试会拿到其他5人的测试答卷,给这些答卷打分,并预测这些完成答卷的被试的能力排名,之后又重新对自己第一次完成的测试进行排名及预测答对的数目。

实验结果显示,那些在能力排名处于最低端的个体在看到了比自己表现好的答卷后,不但没有改变对自己的排名评价,反而提升了已经过高的自我评价。而能力排名最高端的个体则提高了对自己能力水平排名的评价。

这说明与他人进行比较无法让低能力者认识到自己的拙劣表现,其自我评价的不准确来源于对自己的错误评价;而能力高的人经过社会比较后能调整自我评价,其先前的不准确来源于对他人的错误评价。也就是说,低能力者误以为自己很厉害;高能力者误以为别人很厉害。

为什么有的人能力不足却迷之自信?

虽然在日常生活中没有人拥有上帝视角,但优秀的人对于自我的评价,不仅在自己的认知层面,而是综合各种环境与因素。邓宁-克鲁格效应表现出对于自己的优越评价,常常使一个人无法正确认知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