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EFI啟動+GPT分區模式下雙硬碟SSD+HDD+Win10安裝Ubuntu18.04.1組成雙系統

以下叙述均基于UEFI+GPT模式

1 環境:

處理器、記憶體、系統:

UEFI啟動+GPT分區模式下雙硬碟SSD+HDD+Win10安裝Ubuntu18.04.1組成雙系統

硬碟:256G三星固态盤+2T希捷SATA機械盤

Win10已經安裝在固态

2 安裝流程

2.1 準備空閑分區

磁盤管理中選擇壓縮卷,固态還能分出168G左右給Ubuntu,另在機械盤分出了1000G左右。硬碟分區如下(此為舊圖,僅做展示):

UEFI啟動+GPT分區模式下雙硬碟SSD+HDD+Win10安裝Ubuntu18.04.1組成雙系統
注:壓縮分區工具

1、機械盤壓縮時提示空間不足,實際上空間足夠,查詢猜測是碎片太多所緻,用win10自帶的碎片整理,優化,花費幾個小時終于完成空閑分區配置設定。

2、如果使用自帶碎片整理優化仍舊不行,可使用第三方軟體DiskGenius操作,壓縮分區系統盤時需在重新開機模式下。

2.2 制作Ubuntu啟動u盤

免安裝軟體Rufus2.18,Rufus官網下載下傳https://rufus.akeo.ie/downloads

2.3 關閉快速啟動等BIOS設定

重新開機電腦,按F12進入BIOS設定,關閉快速啟動和安全模式,儲存退出

2.4 選擇u盤(UEFI)啟動

按F12選擇u盤(UEFI)啟動

2.5 開始安裝

斷開網線及WiFi,UEFI模式U盤啟動,選擇Install Ubuntu,安裝Ubuntu時選擇正常安裝,下載下傳更新預設被勾選,已經斷網了就無所謂了,勾選安裝第三方軟體,一路繼續到安裝類型,選擇其他選項,點選繼續:

2.6 分區設定

# 摘要如下:
EFI系統分區                        邏輯分區  空間起始位置  512M左右           /dev/nvme0n1p5
/               Ext4日志檔案系統   邏輯分區  空間起始位置  160G左右            /dev/nvme0n1p6
/var            Ext4日志檔案系統   邏輯分區  空間起始位置  20G左右             /dev/nvme0n1p7
Swap交換空間                      主分區    空間起始位置  實體記憶體的1.1倍左右   /dev/sda2
/home           Ext4日志檔案系統   邏輯分區  空間起始位置  500G左右             /dev/sda3
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裝置       /dev/nvme0n1p5
           

1、選中固态盤的空閑分區,建立

EFI系統分區

,選擇

邏輯分區

(這裡不是主分區,請勿懷疑,老式的boot挂載才是主分區,非uefi需要建立boot分區)和

空間起始位置

,大小最好不要小于512MB,系統引導檔案都會在裡面,我給的

535MB

,它的作用和boot引導分區一樣,但是boot引導是預設grub引導的,而efi顯然是UEFI引導的。不要按照那些老教程去選boot引導分區,也就是最後你的挂載點裡沒有“/boot”這一項,否則你就沒辦法UEFI啟動兩個系統了。(路徑

/dev/nvme0n1p5

)

2、選中固态盤的空閑分區,挂載

/

,類型為

Ext4日志檔案系統

,選中

邏輯分區

空間起始位置

,因為除了home和usr 還有很多别的目錄,但那些都不是最重要的,“/”就把除了之前你挂載的home和usr 外的全部雜項囊括了,大小也不要太小,最好不低于8GB。如果你非要挨個仔細配置設定空間,那麼你需要知道這些各個分區的含義(Linux(ubuntu)分區挂載點介紹) 不過就算你把所有目錄都自定義配置設定了空間也必須要給“/”挂載點配置設定一定的空間。我給了

61238MB

左右。(路徑

/dev/nvme0n1p6

)

3、選中固态盤剩餘的的空閑分區,挂載

/usr

,類型為

Ext4日志檔案系統

,選中

邏輯分區

空間起始位置

,這個相當于你的軟體安裝位置,Linux下一般來說安裝第三方軟體你是沒辦法更改安裝目錄的,系統都會統一地安裝到/usr目錄下面,是以你就知道了,這個分區必須要大。考慮到未來使用的軟體比較多,我給了

118615MB

左右。(路徑

/dev/nvme0n1p7

) (20181128:無需單獨挂載

/usr

3、選中固态盤的空閑分區,挂載

/var

,大小給20G左右(20190102:單獨挂載/var,避免/var增長過快導緻/所在分區爆滿使系統崩潰)

4、選中機械盤的空閑分區,挂載

Swap交換空間

,這個也就是虛拟記憶體的地方,選擇

主分區

空間起始位置

。如果你給Ubuntu系統分區容量足夠的話,最好是能給到你實體記憶體的1.1倍大小,我48GB記憶體,給了

55833MB

左右。(路徑

/dev/sda2

)

5、選中機械盤的空閑分區,挂載

/home

,類型為

Ext4日志檔案系統

,選中

邏輯分區

空間起始位置

,這個相當于你的個人檔案夾,類似Windows裡的User,如果你是個娛樂向的使用者,我建議最好能配置設定稍微大點,因為你的圖檔、視訊、下載下傳内容基本都在這裡面,這些東西可不像在Win上面你想移動就能移動的。 總的來說,最好不要低于8GB,因為機械硬碟足夠大,空閑分區剩餘

536870MB

左右。(這裡特别提醒一下,Ubuntu最新發行版不建議強制擷取Root權限。是以你以後很多文檔、圖檔、包括免安裝軟體等資源不得不直接放在home分支下面。你作為圖形界面使用者,隻對home分支有完全的讀寫執行權限,其餘分支例如usr你隻能在終端使用sudo指令來操作檔案,不利于存放一些直接解壓使用的免安裝軟體。是以,建議home分支多配置設定一點空間。(路徑

/dev/sda3

)

6、選擇

安裝啟動引導器的裝置

,預設是錯誤的,既然我們為Ubuntu配置設定了efi系統引導分區,那麼顯然,這裡應該把它改成剛剛第1步配置設定efi系統分區的那個分區(比如我安裝時它是固态盤的

/dev/nvme0n1p5

,那麼我就選這個)。

2.7 設定使用者名和密碼

點選繼續,等待安裝好之後設定使用者名和密碼,使用者名和計算機名盡量簡短。

3 常見問題說明

3.1 在安裝Ubuntu過程中出錯想重新安裝或者想換系統,硬碟的Ubuntu啟動項删除不了怎麼辦?

1、檢視電腦分區資訊

UEFI啟動+GPT分區模式下雙硬碟SSD+HDD+Win10安裝Ubuntu18.04.1組成雙系統

接下來要做的就是删除Ubuntu的EFI分區以及修改win10的EFI分區(不修改的話還會有Ubuntu啟動項)

2、删除Ubuntu的EFI分區

要删除Ubuntu系統下的EFI分區,有各種軟體和方法,這裡推薦直接用windows下的diskpart來删除,省得安裝第三方流氓軟體。

首先用管理者權限打開cmd,輸入

diskpart

,利用

list disk

查詢磁盤資訊。這裡我們Ubuntu裝在磁盤1中,是以選擇磁盤1

select disk 1

,然後檢視磁盤1下所有分區資訊

list partition

,可以看到我們Ubuntu的EFI分區為489MB,根據分區大小這裡選擇分區5

select partition 5

,然後删除它

delete partition override

删除之後就會發現磁盤1中此分區變成了未配置設定空間。

如果這樣結束,開機按F9或F12會發現啟動項裡還會有Ubuntu啟動項:這是因為在安裝Ubuntu後,Ubuntu的引導資訊也寫在了win10的EFI啟動分區裡。如果不删除的話,以後再安裝Ubuntu會出現很多個Ubuntu啟動項。

3、修改win10的EFI分區

可采用參考文章中的方法,此處我使用了更簡單的方法,使用DiskGenius軟體(綠色版,免安裝):輕按兩下ESP分區,進入浏覽檔案,删除ubuntu檔案夾即可。

UEFI啟動+GPT分區模式下雙硬碟SSD+HDD+Win10安裝Ubuntu18.04.1組成雙系統

參考:http://blog.csdn.net/mtllyb/article/details/78635757

3.2 多次安裝Ubuntu或者其他問題導緻BIOS中有很多重複啟動項的處理方法(針對UEFI+GPT)

因為多次安裝Ubuntu,并使用Gparted工具調整過分區(包括win10的EFI分區),按照問題3.1中的步驟處理後,我的BIOS中仍留有3個Ubuntu啟動項,3個Win10啟動項,強迫症受不了,必須處理掉。若上述步驟處理不幹淨,亦可參照以下方法。(需要有雙系統,使得能進入另一個系統操作檔案)

1、備份WindowsESP分區的EFI檔案夾(重要!!!)

仍然使用DiskGenius軟體,在删除EFI檔案夾中的ubuntu子檔案夾後,在EFI檔案夾上右鍵選擇複制到指定檔案夾,儲存在你能找到的地方(在另一個系統中能夠找到),後面要用。

UEFI啟動+GPT分區模式下雙硬碟SSD+HDD+Win10安裝Ubuntu18.04.1組成雙系統

2、使用EasyUEFI删除多餘的啟動項

在備份WindowsESP分區的EFI檔案夾後,可以放心删除了。下圖為删除之後:

UEFI啟動+GPT分區模式下雙硬碟SSD+HDD+Win10安裝Ubuntu18.04.1組成雙系統

3、修複win10引導

在使用EasyUEFI把多餘的win10啟動項删除之後,win10引導損壞,無法進入windows系統,按如下步驟操作成功,相對簡便。以下需要在另一個系統(這裡是Ubuntu)下操作。

開機之後按F12進入BIOS的啟動項選擇,選擇Ubuntu啟動項,進入Ubuntu系統。

打開檔案管理器,找到路徑

/boot/efi/EFI

,在新标簽頁中打開你備份的EFI檔案夾,将以下三個檔案複制到對應檔案夾路徑中,選擇覆寫原檔案,這三個檔案如下:(“√”表示必不可少的檔案)

EFI/Boot/bootx64.efi
√ EFI/Microsoft/Boot/bootmgfw.efi
√ EFI/Microsoft/Boot/BCD
#EFI/Microsoft/Boot/zh-CN  # 中文語言包,非必需
           

至此win10引導成功修複。

另,或許也可用win10的ISO安裝檔案制作U盤啟動盤修複引導,此處未親自嘗試。

附加知識:

UEFI啟動過程:

UEFI BIOS→ESP分區→\efi\Microsoft\boot\bootmgfw.efi→efi\Microsoft\Boot\BCD→\Windows\system32\winload.efi→加載核心啟動系統

  1. MBR分區表:Master Boot Record,即硬碟主引導記錄分區表,隻支援容量在 2.1TB 以下的硬碟,超過2.1TB的硬碟隻能管理2.1TB,最多隻支援4個主分區或三個主分區和一個擴充分區,擴充分區下可以有多個邏輯分區。
  2. GPT分區表:GPT,全局唯一辨別分區表(GUID Partition Table),與MBR最大4個分區表項的限制相比,GPT對分區數量沒有限制,但Windows最大僅支援128個GPT分區,GPT可管理硬碟大小達到了18EB。隻有基于UEFI平台的主機闆才支援GPT 分區引導啟動。
  3. ESP分區:EFI system partition,該分區用于采用了EFI BIOS的電腦系統,用來啟動作業系統。分區記憶體放引導管理程式、 驅動程式、系統維護工具等。如果電腦采用了EFI系統,或目前磁盤用于在EFI平台上啟動作業系統,則應建議ESP分區。4. MSR分區:即微軟保留分區,是GPT磁盤上用于保留白間以備用的分區,例如在将磁盤轉換為動态磁盤時需要使用這些分區空間。
  4. SECURE BOOT功能:Windows 8中增加了一個新的安全功能,Secure Boot内置于UEFI BIOS中,用來對抗感染MBR、BIOS的惡意軟體, Windows 8 預設将使用Secure Boot,在啟動過程中,任何要加載的子產品必須簽名(強制的),UEFI固件會進行驗證, 沒有簽名或者無法驗證的,将不會加載。

參考:UEFI BIOS模式下Windows系統啟動過程以及引導檔案修複方法

【轉】UEFI引導修複教程和工具

3.3 将單獨挂載的/usr合并到主目錄/所在分區

1、在主目錄下建立一個檔案夾

usrnew

,把

/usr

中的檔案全部複制到

/usrnew

2、修改

/etc/fstab

檔案,注釋掉或删除

/usr

的挂載資訊

3、重新開機進入Gparted Live把

/usr

所在單獨分區删除,并把空間合并進主目錄所在分區

4、進入雙系統的win10系統,使用Disk Genius把Ubuntu下的

/usrnew

重命名為

/usr

5、重新開機進入Ubuntu即可正常使用

3.4 将主目錄/中的/var目錄遷移到單獨分區

參考:将Linux系統的home、var目錄遷移到新分區

系統資訊 :

(base) [email protected]:~$ neofetch
            .-/+oossssoo+/-.               [email protected] 
        `:+ssssssssssssssssss+:`           ------------ 
      -+ssssssssssssssssssyyssss+-         OS: Ubuntu 18.04.2 LTS x86_64 
    .ossssssssssssssssssdMMMNysssso.       Host: Z370 AORUS Gaming 5 
   /ssssssssssshdmmNNmmyNMMMMhssssss/      Kernel: 4.15.0-50-generic 
  +ssssssssshmydMMMMMMMNddddyssssssss+     Uptime: 2 days, 14 hours, 25 mins 
 /sssssssshNMMMyhhyyyyhmNMMMNhssssssss/    Packages: 2582 
.ssssssssdMMMNhsssssssssshNMMMdssssssss.   Shell: bash 4.4.19 
+sssshhhyNMMNyssssssssssssyNMMMysssssss+   Resolution: 1920x1080 
ossyNMMMNyMMhsssssssssssssshmmmhssssssso   DE: Xfce 
ossyNMMMNyMMhsssssssssssssshmmmhssssssso   WM: Xfwm4 
+sssshhhyNMMNyssssssssssssyNMMMysssssss+   WM Theme: Default 
.ssssssssdMMMNhsssssssssshNMMMdssssssss.   Theme: Greybird [GTK2], Adwaita [GTK3] 
 /sssssssshNMMMyhhyyyyhdNMMMNhssssssss/    Icons: Elementary-xfce-dark [GTK2], Adwaita [GTK3] 
  +sssssssssdmydMMMMMMMMddddyssssssss+     Terminal: gnome-terminal 
   /ssssssssssshdmNNNNmyNMMMMhssssss/      CPU: Intel i7-8700K (12) @ 4.700GHz 
    .ossssssssssssssssssdMMMNysssso.       GPU: NVIDIA GeForce GTX 1080 Ti 
      -+sssssssssssssssssyyyssss+-         Memory: 8918MiB / 48244MiB 
        `:+ssssssssssssssssss+:` 
            .-/+oossssoo+/-.                                       


(base) [email protected]:~$ screenfetch
                          ./+o+-       [email protected]
                  yyyyy- -yyyyyy+      OS: Ubuntu 18.04 bionic
               ://+//-yyyyyyo      Kernel: x86_64 Linux 4.15.0-50-generic
           .++ .:/++++++/-.+sss/`      Uptime: 2d 14h 46m
         .:++o:  /++++++++/:--:/-      Packages: 2582
        o:+o+:++.`..```.-/oo+++++/     Shell: bash
       .:+o:+o/.          `+sssoo+/    Resolution: 1920x1080
  .++/+:+oo+o:`             /sssooo.   DE: XFCE
 /+++//+:`oo+o               /::--:.   WM: Xfwm4
 \+/+o+++`o++o               ++.   WM Theme: Default
  .++.o+++oo+:`             /dddhhh.   GTK Theme: Greybird [GTK2]
       .+.o+oo:.          `oddhhhh+    Icon Theme: elementary-xfce-dark
        \+.++o+o``-````.:ohdhhhhh+     Font: Sans 10
         `:o+++ `ohhhhhhhhyo++os:      CPU: Intel Core i7-8700K @ 12x 4.7GHz [27.8°C]
           .o:`.syhhhhhhh/.oo++o`      GPU: GeForce GTX 1080 Ti
               /osyyyyyyo++ooo+++/     RAM: 8748MiB / 48244MiB
                   `````+oo+++o\:    
                          `oo++.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