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inux檢視程序的指令如下:
ps指令——檢視靜态的程序統計資訊(一般結合選項使用 ps aux 或 ps -elf 指令)
建議使用 ps -elf 查詢,輸出的資訊更詳細些,包括 PPID (對應的父程序 的PID 号)

以上輸出資訊中,第一行為清單标題,其中各字段的含義描述如下。
USER:啟動該程序的使用者賬号名稱;
PID:該程序在系統中的數字 ID 号,在目前系統中是唯一的;
%CPU:CPU占用的百分比;
%MEM:記憶體占用的百分比;
VSZ:占用虛拟記憶體(swap 空間)的大小;
RSS:占用常駐記憶體(實體記憶體)的大小;
TTY:表明該程序在哪個終端上運作。“ ?” 表示未知或不需要終端;
STAT:顯示程序目前的狀态,S(休眠)、R(運作)、Z(僵死)、
START:啟動該程序的時間;
TIME:該程序占用的CPU時間;
COMMAND:啟動該程序的指令的名稱;
top 指令——檢視程序動态資訊(以全屏互動式的界面顯示程序排名,及時跟蹤系統資源占用情況)
上述輸出資訊中,開頭的部分顯示了系統任務、CPU占用、記憶體占用等資訊,相關資訊的含義如下:
系統任務(Task)資訊 :total ,總程序數; running,正在運作的程序數;sleeping,休眠的程序數;stopped,中止的程序數;zombie,僵死無響應的程序數。
CPU占用資訊:us,使用者占用;sy,核心占用;ni,優先級排程占用;id,空閑CPU;wa,I/O等待占用;hi,硬體終端占用;si,軟體中斷占用;st,虛拟化占用。要了解空閑的CPU百分比,主要看 %id 部分。
記憶體占用(MEM)資訊:total,總記憶體空間;free,空閑記憶體;used,已用記憶體;buff / cache,實體記憶體和交換記憶體的緩沖區總和。
交換空間(swap) 占用:total,總交換空間;free,空閑交換空間;used,已用交換空間;avail Mem,可用實體空間。
pgrep指令——查詢程序資訊(可以指定程序的一部分名稱進行查詢,通常結合 “ - l ” 選項)
pstree指令——檢視程序樹(該指令查詢的資訊比較複雜,而且之前的指令完全滿足我們查詢程序資訊的需要,是以就略過,通常使用 pstree -aup 或 pstree {使用者名} 來使用)
控制程序的相關指令:
執行等待時間較長的程序時,可以在執行指令的最後面加操作符 “&”,程序啟動後會直接放入背景運作
Ctrl+z,可以将目前執行的任務調入背景并暫停執行
jobs -l 檢視目前終端中在背景運作的程序任務,并顯示該程序的PID号。
可以使用fg 任務編号(将暫停的程序重新調到前台運作)或 bg 任務編号(将背景暫停執行的任務恢複運作)
終止程序執行
使用 kill 指令終止程序的指令格式: kill PID号 如果無法響應終止信号,可以結合 -9 選項: kill -9 PID号(-9表示強制終止程序,但強制終止會導緻程式運作的部分資料丢失,應謹慎使用)
使用 killall 指令終止程序的指令格式:killall 程序名(如 “killall vim”,也可以結合 -9 選項,強制終止,選項格式與kill指令格式一緻)
使用 pkill 指令終止程序:可以根據程序的名稱,運作該程序的使用者,程序所在的終端等多種屬性終止特定的程序指令格式與pgrep格式大緻相同,也可以加 -9 選項,如:
pkill -9 -U “使用者名” -t 指定終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