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Borda count

學習維基百科波達計數

波達計數法(Borda Count)是一種投票制度。投票人按喜好排列候選者。如果候選者在選票的排第一位,它就得某個分數;排第二位得一個較小的分數……如此類推。分數累計下來最高分的候選者便取勝。

曆史上有許多人曾提出使用波達計數法。它曾是羅馬議會采用的投票制度之一。13世紀的雷蒙·盧爾和15世紀的庫薩的尼可拉都曾提出這個制度。1770年,讓-查理斯·波達(Jean-Charles de Borda)提出用此法來選舉法國科學院(Académie des sciences),後來便以其名字來命名此計數法。

  • 舉例

    假設有三個候選人甲、乙、丙的選舉。結果如下:

    4張選票為:1.甲 2.乙 3.丙

    5張選票為:1.甲 2.丙 3.乙

    7張選票為:1.丙 2.乙 3.甲

    若排第一位的候選人取得2分,第二位得1分,第三位無分,各人的分數如下:

    甲:4*2+5*2+7*0 = 18

    乙:4*1+5*0+7*1 = 11

    丙:4*0+5*1+7*2 = 19

    即丙勝出。

    諾魯議會選舉以排第一位得1分,排第二得1/2=0.50分,排第三得1/3=0.33分來計算。如果按這個方法,剛才的選舉結果要改寫:

    甲:4*1.00+5*1.00+7*0.33 = 11.31

    乙:4*0.50+5*0.33+6*0.50 = 6.65

    丙:4*0.33+5*0.50+7*1 = 10.82

    這回是甲勝了。

  • 比較

    波達計數法不隻考慮選民的第一選擇,會同時考慮選民的其他選擇及所有取向。換個說法,波達計數法的勝利者未必是最多人放在第一位的。

    這種方法較不易選出偏激或極具争議性的人士。

    例如:

    Borda count

    采用排第n位得4-n分的準則,各人分數如下:

    張三:153

    李四:151

    王五:205

    馬六:91

    不論在多數制還是排序複選制,張三都是赢家。但在波達計數法之下,因為其他選民也将張三排在最尾,拖低了他的分數,結果張三敗給王五。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