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作者:湖北日報

文化是一個城市的靈魂與血脈,雲夢縣的城市建設如何融合文化底蘊、如何讓曆史的記憶融進城市,讓老百姓在日常生活中浸潤、傳承文化,享受文化之美,充分考驗、展現着建設者的智慧。近年來,雲夢縣住建局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新型城鎮化建設中,實施老舊小區改造、推進完整社群建設,充分把文物保護與區域風貌保護相結合,高标準地合理的規劃和統籌,打造宜居智慧城市,探索了一些切實可行的經驗。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實施公園城市建設,聚焦城鎮功能化,把城市建在公園“綠蔭裡”,把公園建在群衆“家門口”。把隐藏在城市角落的廢棄地、閑置地變廢為寶,因地制宜、見縫插針建設惠民的湖北省最美口袋公園。這些公園或源自古老傳說、或取材特色文物、或立足場地記憶,有屬于自己的文化故事。走進雲夢東站善孝門、鳳凰台公園、卧鹿立鳥公園、夢澤湖公園、北城垣遺址公園、吳祿貞體育公園、濱水遊園,園内文化元素的設施随處可見,以雲夢出土銅權為原型的車擋,以虎頭枕為原型的坐凳,楚風建築樣式的景亭、......楚王成遺址公園、祥雲灣也在緊鑼密鼓推進中,不日會對市民開放。讓文物走進公園,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中,成為城市的一部分。每當夜幕降臨,公園裡人聲鼎沸、熱鬧非凡,處處洋溢着歡聲笑語。讓街頭的“口袋”公園兜起了民生“大幸福”。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實施老舊小區改造,圍繞“賦予新功能,保持曆史元素”設計思路改造棉紡織廠小區,依據十五分鐘生活圈建設要求,推動基礎設施改造,增設停車位、街角綠地、幸福食堂、陳列長廊等公共設施。小區内建立的陳列展示長廊(紡織機、獎狀等原紡織廠曆史物件)和彩繪牆畫,讓曾經為棉紡廠做出貢獻的老同志,重拾曆史記憶,留住鄉愁;讓小區居民有了歸屬感、認同感。讓承載着一代知識青年下鄉的情感記憶,雲夢工農大衆聽黨指揮跟黨走、無私奉獻、艱苦奮鬥的精神文化遺産在舊改中複活。讓舊改擦亮了城市建設底色,續寫高品質發展新篇章。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雲夢:楚韻秦風融入城市建設

實施城市更新,将城區劃分8個片區分步實施更新,提升改造龍崗路。樹立在路邊的雲夢皮影雕塑《山娃與鳳凰仙子》一字排開,成為一道獨特具有濃郁地方文化特色的美景,令人駐足,流連忘返。當行走在這個路段時,仿佛我們穿越的不是一條寬闊美麗的道路,而是連接配接着曆史和現在的時空隧道。從最美口袋公園到博物館,串聯着睡虎地古墓群、珍珠坡古墓群、鄭家湖古墓群,一條龍崗路點亮了一座城,它猶如一支神奇的畫筆繪出雲夢的氣質和顔值,對話着雲夢幾千年的曆史。(湖北日報用戶端通訊員 李明埜 王長桂 黃星)

湖北日報用戶端,關注湖北及天下大事,不僅為使用者推送權威的政策解讀、新鮮的熱點資訊、實用的便民資訊,還推出了掌上讀報、報料、學習、線上互動等系列特色功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