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對政務資訊化的一點感受

    一晃今年已經40歲了,從事軟體行業已經18個年頭了,除了中間偶爾為電力、鐵路、物流等行業的資訊化服務過,大部分時間是在從事國家海事局政務資訊化的建設。回顧服務海事資訊化這15年,服務的對象沒有太大的變化,管理的業務也沒有太大的變化,但我的青春已不在,在這個過程中我又收獲了什麼?感覺時間過得好快,借此談一下個人對政務資訊化建設的感受。

   我有幸長期服務國家部委之一,雖隻是窺見一斑,但總感覺政務資訊化大同小異,有點一葉落知天下秋。從這些年的經曆,以及個人的感悟,我按照曆史發展的軌迹來談一下我的看法:

    一、啟蒙階段(C/S架構)

    2001年可以說中國資訊化的起步階段,當時我們剛大學畢業,會點C語言、PB、SQL,就可以很有幸成為一名“高大上”的苦逼程式猿。當時的政務資訊化可以說是從零開始,政府的投資主要是伺服器、桌上型電腦、基礎網絡等硬體的大量采購,應用軟體基本都是C/S版的小煙囪,實作基本資料采集功能即可,根本還不知什麼資料共享、資料交換。這個階段,産生了大量業務資料,當然裡面也存在很多問題,尤其的資料的一緻性、完整性、準确性問題。

    二、深化應用階段(B/S架構)

    随着開發技術與網絡的成熟,由各個業務處室主導的業務系統開始紛紛更新,系統架構逐漸從C/S切換到以Java為基礎的B/S架構,這的确大大降低了運維成本,提升了系統可維護性。

    三、外企大舉搶占市場階段

    随着技術的發展,以及國家對資訊化的重視,加上外企吸納了很多IT精英,以及的确有不錯的産品,政府開始大規模采購國外的基礎軟體和中間件,各類上層業務應用是基于IBM、Oracle、SAP、Informatic等産品解決方案搭建的。但是說句實在的,國外的ESB、BPM、IDM産品真不見得好用,而且還超級複雜、超級貴,也不完全适合國内現狀,不過Informatic的PowerCenter是款真心不錯的ETL産品。

    四、去IOE階段(網際網路+政務,網際網路+監管)

    随着國内軟體公司的成長,以及國家在資訊化方面的覺醒,電子政務終于走上去IOE階段,身邊之前在IOE的朋友,也紛紛跳槽到阿裡、華為。國務院開始主推"網際網路+"方案,各部委也在推各自的一體化解決方案,希望借助單一視窗、一網通辦來實作“放管服”政策。這一階段也是大洗牌的階段,網際網路廠商進入下半場,紛紛殺入傳統行業,也大力參與到電子政務的建設,這對我們這些傳統軟體公司的确不是個好消息。是的,不求創新改變,就隻能等待滅亡。

    五、未來,真正的大資料、人工智能階段

    國内很多大資料、人工智能廠商越來越成熟,也的确有越來越多的應用場景可以通過大資料、人工智能來解決。這是一個值得期待的階段,希望我還能趕上這波風潮,積極投身相關事業中。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