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體談 | 時隔10年又輸省隊,痛心疾首大可不必,中國男籃的天沒有塌

體談 | 時隔10年又輸省隊,痛心疾首大可不必,中國男籃的天沒有塌

要這幫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大學生”們為中國男籃承擔所有罵名,道理說不通,邏輯不自洽。借用蘇群老師賽後總結的這句:“嫌内褲破破爛爛不體面,其實穿得出去的隻有一條,還打了更新檔的。”在如此捉襟見肘的備戰資源配置設定下,換誰趕鴨子上架,也不可能有令人滿意的結局。

撰文 | 于睿寅

7月31日晚上看見朋友圈各路“時隔10年,男籃又要輸省隊啦”的時候莫名驚詫,打開央視五套想看個究竟時,發現正在直播的是張家齊/掌敏潔組合的“水花消失術”。這決賽怪異到隻有中韓兩對組合參賽(另一對美國組合退賽),而總分落後100多分的南韓組合,堪稱名副其實的躺“銀”。

就是播如此沒有懸念的對決,也沒讓球迷看着中國大學生男籃84-97輸給中國台北隊的直播畫面。于是,不像10年前看“馬尼拉慘案”時,可以憤而關掉轉播,和三五好友縱論男籃困局的來由;這回球迷們想怒噴都找不到靶子,隻能在集錦中指認出清華男籃主帥陳磊,和幾個依稀參加過選秀、打過CBA的名字。繼而,又是如10年前一樣,痛心疾首,義憤填膺。

體談 | 時隔10年又輸省隊,痛心疾首大可不必,中國男籃的天沒有塌

中國大學生男籃不可謂不盡力,但比賽反映出許多現實問題。 

10年前在亞錦賽1/4決賽輸給“省隊”的,是名帥揚納基斯坐鎮,易建聯、王治郅、孫悅、王7朱8等主力陣容齊整的正牌軍,由此引發“中國男籃出路大讨論”或許還有據可循;10年後這支大學生隊,非資深球迷能準确叫上名字的隊員恐怕不超過3個,輸給“省隊”的确不光彩,但由此就橫加上對大學生聯賽、CBA選秀、人才儲備、梯隊建設的“結構性批判”,大可不必。

10年前揚納基斯接手國家隊大半年,都沒能整明白的問題,你能指望一個月前還代表清華“拒領亞軍”的陳磊做得更好嗎?

體談 | 時隔10年又輸省隊,痛心疾首大可不必,中國男籃的天沒有塌

陳磊的執教為人诟病,但這套陣容換别人也玩不出花兒來。

這絕非為陳磊和他的隊員們開脫。作為率領清華男籃實作CUBA三連冠偉業的主帥,他在本屆大運會的臨場指揮、用人排程的确難有可取之處。張甯、王岚嵚、鄒陽、陳國豪等同年齡段翹楚,雖然得分上雙卻被對面CBA都“瞧不上”的台灣省大學生一波流帶走。打了3年CBA、幾進國家隊集訓名單的祝銘震,得了1分,“籃球比賽隻得1分不容易的”!

但是,借諸多業内人士之歎,這就預示了中國籃球“大學生和職業聯賽脫節”“職業聯賽聯賽和國家隊脫節”“整體風格和世界脫節”嗎?這結論下得未免武斷和倉促。就在一兩周前,我們還在欣喜于李凱爾的成功歸化,以及和國家隊的火線會師——這支能代表中國男子籃球最高水準的隊伍,在歐洲拉練中輕松赢埃及,與斯洛文尼亞幾乎達成平手;在喬爾傑維奇治下,一切似乎都朝着好的方向發展。

體談 | 時隔10年又輸省隊,痛心疾首大可不必,中國男籃的天沒有塌

此刻中國男籃一線隊正在歐洲拉練,李凱爾迅速融入。

再往前追溯,7月初結束的匈牙利U19男籃世界杯,雖然韓登的用人和部分場次的表現也令人诟病,但中國男籃還是拿到了第十名,近10年來的最佳戰績。

但是大學生代表隊,在各年齡段的正常梯隊之外,是沒有這個長期建制的。換句話說,就是為大運會這項任務生搬硬湊出來的一套陣容,定位不清,人員不齊,磨合不久,甚至在權重上都得排到3x3籃球、CUBAL聯賽等的後面。要不然,張甯也不會在過去2個月裡輾轉6站比賽(中間還“抽空”跟女友領了個證)到7月份才歸隊,陳國豪、鄒陽等則是忙活完CUBAL聯賽再等到7月中的選秀塵埃落定,滿打滿算留給集訓的時間不到兩周。如此倉促“攢”出來的一支球隊,打任何一個對手都是遭遇戰,都是所謂“一錘子買賣”。當然,也理所應當在主場打出東道主的精氣神兒,但要他們代表中國籃球,名不正言不順。

體談 | 時隔10年又輸省隊,痛心疾首大可不必,中國男籃的天沒有塌

張甯(左四)更多的精力投入在三人籃球的各站賽事上。

中國籃球,真的能在世界賽場打的也就這麼些人,如今大多在歐洲拉練備戰世界杯呢。要是鉚足勁兒追求大運會的成績,像女籃征召韓旭那樣,在規則範圍内多運作幾個國家隊主力進大學生隊,成績準保比現在好。類似的操作,2001年的北京大運會上我們就有過。那一屆的大學生隊彙集了姚明、王治郅和巴特爾這“移動長城”三人組,彼時不滿20歲的杜鋒、朱芳雨、莫科等都在陣中,妥妥的國家隊陣容啊。戰績也的确喜人,半決賽淘汰日後有多名球員進入NBA的美國大學生隊,決賽輸給前南斯拉夫隊最終摘銀。時至今日你要問有什麼積極意義,讓世界認識了姚明,也為他第二年選秀的前景增加砝碼,算是一條。

體談 | 時隔10年又輸省隊,痛心疾首大可不必,中國男籃的天沒有塌

姚明曾經參加過2001年的北京大運會,并率領中國男籃打出曆史最佳戰績。

換到今年的情況說,派什麼樣的陣容,就要有什麼樣的心理預期。讓更成熟而職業的球員以大學生的身份去,對“省隊”進行降維打擊?可以,但沒必要。

這也的确暴露出中國籃球(至少是男籃)現階段的最突出問題——無論是球員還是教練,根本經受不住多線作戰的考驗,即便所謂“多線”指的僅是大運男籃這樣“成色不足”的賽事。在手中棋子有限的情況下,注定隻能把資源全部傾斜到權重最高的目标——現階段,就是本月中開打的男籃世界杯,以及與此挂鈎的巴黎奧運會參賽名額。至于其他“捎帶着”完成的參賽任務,你要一支打完就散的隊伍談技術風格、發展潮流,那是苛求。

說回這支上演神奇的中國台北大學生隊。陣容裡少數能讓我們叫上名的高錦玮,因為身高受限(1米73)試訓時被幾支CBA球隊“嫌棄”,幹脆沒報名參加選秀就偃旗息鼓,結果拿下全場最高的26分;遊艾喆13分11次助攻盤活全隊,戰術思想很明确,“身型有差距,就是要打快”。“快、準、靈”的小球精髓,在亞洲賽場算不上是新鮮事物,甚至一度還是我們的立足之本。但看似“靜态天賦”不足的中國台灣大學生做到了極緻,我們陣中的選秀寵兒們,要反思和内省的的确很多。

體談 | 時隔10年又輸省隊,痛心疾首大可不必,中國男籃的天沒有塌

高錦玮經此一戰打出名氣,估計又要進入諸多CBA球隊的視線之中了。 

但要這幫表現不盡如人意的“大學生”們為中國男籃承擔所有罵名,道理說不通,邏輯不自洽。借用蘇群老師賽後在微網誌上總結的這句:“嫌内褲破破爛爛不體面,其實穿得出去的隻有一條,還打了更新檔的。”在如此捉襟見肘的備戰資源配置設定下,換誰趕鴨子上架,也不可能有令人滿意的結局。但如果幾周後李凱爾和他的隊友們在世界杯賽場上擦出令人驚豔的火花,大運會的這波“無妄之災”和伴随而來的罵聲,很快會消失在一波樂觀主義的嬉笑之中的,相信我。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