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共享汽車行業分析

轉載:http://www.woshipm.com/it/1116558.html

一、行業發展趨勢

2017年共享單車方興未艾,共享汽車已是風起雲湧。各個分時租賃廠家紛紛在各大城市布局,市場也受到各大巨頭的關注,共享汽車能否承擔起城市公共出行的結構調整,以及汽車行業供給側的産能優化,成為社會關注的焦點。

2017年中國網際網路汽車分時租賃市場規模為17.29億元,2018年預計将達到36.48億元,到2020年預計規模将達到117.90億。

共享汽車行業分析

2018-2019年市場集中度将提高,一方面部分先入局企業将憑借前期在資源、使用者、營運等方面的積累保持較快增長;另一方面,随着網際網路巨頭、主機廠在内較多的企業進入、新能源補貼政策的收緊,資源将快速向優勢企業靠攏,小企業處境會更加艱難。最後留下的數家具有正确商業模式且營運規範的企業,将在2020年初迎來新一輪增長。

目前使用者需求端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未來企業将加速優化營運模式提升效率,來吸引使用者、教育使用者和市場。分時租賃重資産、重營運、依靠當地政府支援,目前一批擁有主機廠或國企的企業發展勢頭良好,未來區域性龍頭企業或将出現。

二、産業鍊分析

網際網路汽車分時租賃與産業鍊上下遊各個環節展開戰略合作,步入快速發展時期。分時租賃汽車産業鍊不斷完善的同時,不僅承載着公衆對分時租賃汽車承擔起城市公共出行的結構調整,以及汽車行業供給側的産能優化的期待,更多的預示着網際網路出現行業競争會更加激烈。

共享汽車行業分析

目前,分時租賃領域按營運車輛動力源劃分可以分為:新能源汽車和傳統能源汽車。市場上絕大多數分時租賃項目以新能源車型為主,選擇傳統能源汽車的企業也逐漸開始納入更多的新能源車型,以迎合市場需求。

2011-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實作爆發式增長。截止2017年12月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産銷量分布達79.4萬輛和77.7萬輛,其中比亞迪、北汽銷量分布達到11.4萬輛和10.5輛。

共享汽車行業分析

分時租賃模式誕生的時間點與中國新能源汽車的起步發展期不謀而合,随着新能源汽車企業的蓬勃發展,車輛續航裡程、公共充電站的增加,為分時租賃領域提供了良好的發展機遇。

三、共享汽車企業分析

各方主角紛紛登場,新技術助力分時租賃快速發展:

  • 2017年8月,滴滴租車上線“分分租”業務,涉獵分時租賃市場,試水短時租賃業務;
  • 2017年10月27日,GoFun Pro率先在北京啟用“人臉識别”技術進行使用者身份識别,将向全國範圍延伸;
  • 2017年11月,百度、力帆汽車及盼達用車達成戰略合作,将圍繞自動駕駛展開合作,推動自動駕駛共享汽車商業應用;
  • 2017年12月,寶馬與EVCARD達成合作,選取成都作為首個落地城市,共同推廣分時租賃業務ReachNow;
  • 2018年2月,易開出行推出車樁位一體化戰略,并四川同程達簽訂了戰略協定,将分時租賃業務延伸至物流市場,為分時租賃業務帶來了新的發展方向;
  • 2018年3月,神州租車在北上廣深上線分時租賃平台iCAR,iCAR利用神州租車閑置燃油車車輛資源開展分時租賃業務,不按車型收費,寶馬、路虎與經濟型車同價,低邊際成本參與市場競争;
  • 2018年4月,新特汽車正式推出首款産品DEV1,并同步推出“DEV 1旗艦版”和“DEV 1共享版”;
  • 2018年5 月 24 日,盼達用車與百度宣布在重慶兩江新區正式啟動 ” 自動駕駛示範園區 “,6 台搭載了百度 Apollo 開放平台 Valet Parking 産品的自動駕駛共享汽車将于該示範園區 ” 投入為期約 1 個月的定向試營運。

共享汽車企業有GoFun、一度用車、途歌、巴歌出行、神州iCar、EVCARD、PonyCar、盼達、立刻出行、Car2Go、DriverNow等。

共享汽車主要是車企+網際網路企業共同經營的模式,目前涉足共享汽車的網際網路企業有阿裡巴巴、百度、滴滴、膜拜等,國内車企有一汽大衆、首汽集團、吉利汽車、長安汽車、東風汽車、大衆汽車等,國外有戴姆勒、寶馬等知名汽車企業。

當然共享汽車也不是一路凱歌,EZZY、友友租車、途寬易、麻瓜出行等共享汽車平台也都相繼停止營運。

1. 營運情況

本文選擇GOfun、EVCARD以及盼達用車對營運的各個方面進行比較。

截至2018年3月,中國網際網路汽車分時租賃活躍使用者TOP10中的企業,GoFun和EVCARD兩家企業脫穎而出,活躍使用者數量分别達到84.9萬人和37.6萬人分列行業前兩名。

并且EVCARD與GoFun出行的城市覆寫數分别占據行業前兩名,成為分時租賃領域中發展速度較快的兩家企業。盼達用車是最早與BAT合作的企業,并率先試營運自動駕駛技術,目前在全國範圍内進行迅速擴張。

共享汽車行業分析

營運作為共享汽車企業生存的重中之重,在營運分時租賃汽車的任何企業不得不去面對的營運中的難題:

  • 牌照緊缺:伴随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新能源号牌發放從最初的申請即領到如今排隊領号的局面,稀缺性逐漸顯現,号牌資源稀缺将嚴重制約分時租賃企業的規模擴張。
  • 充電設施不足:中國公共充電設施尚無法滿足車輛的充電需求,盡管分時租賃以停車場集中充電為主,但公共充電設施的不完備會造成用車過程中的不便,降低使用者體驗。
  • 車輛管理困難:車輛使用過程中經常會出現處理違章不及時、車内衛生影響使用等問題,雖然設立了相應的風控機制,但依然會影響車輛的使用,給車輛管理增加負擔。
  • 營運成本高:車輛折舊費用高和停車成本高是企業發展過程中遇到的重點挑戰之一,尤其是在熱門商圈和辦公區域,營運成本過高嚴重限制了企業的經營發展,甚至給企業帶來資金層面的壓力,影響企業生存。
  • 續航裡程短,充電時間長:目前新能源汽車的續航裡程最高也隻有200多公裡,充電時間卻長達7~8個小時。

2. 價格

共享汽車行業分析

以成都地區為例,以20km的路程、40km/h的速度,不堵車的情況下行駛時間為半小時,計程車的價格為42.2元,滴滴快車的價格為32.4元,GoFun的價格為22元,EVCARD為15元。可以看出:共享汽車的價格,在一定程度上,比計程車和滴滴更便宜(以上計算均采用最低資費規則)。

3. 核心業務流程

共享汽車的業務流程大同小異,主要包括注冊登入、送出認證資訊、繳納押金、用車和付款結算等操作,具體業務流程如下:

共享汽車行業分析

使用者用車的核心業務流程的各個環節分析,主要存在以下問題:

  • 管理漏洞引起的交通事故時有發生:盜用或者借用他人新增賬號借車,無證駕駛、酒駕不斷有負面新聞報道,多起涉共享汽車的交通違法案件陸續發生,造成非常大的安全隐患。
  • 押金退還周期長:使用者分時租賃的押金金額在500-1500不等,使用者更願意以信用免押金或随用随存的方式繳納押金,但出于對企業風控的考慮,大部分企業退押金的周期在半個月以上,嚴重影響使用者體驗。
  • 取車、還車難:分時租賃用車網點布局較為分散,無法滿足使用者随用随取的需求,大部分借/還車網點距離使用者有一段距離,影響使用者用車的便捷性和體驗。

四、典型使用者分析

目前網際網路汽車租賃使用者主要分布四川和沿海城市的一線以上城市,逐漸向内陸,如:長沙等内陸一線城市滲透。

網際網路汽車租賃使用者的主要特點:

  • 網際網路程度高,中青年接受新鮮事物快,更願意去嘗試新鮮事物的男性居多。
  • 近7成偏向于中高端消費,有着可觀的收入,有足夠的資金去支付嘗鮮帶來的經濟支出。
  • 有證無車,忍受一線城市公共交通出行的不便,有着一定的用車方面的困擾。

這部分有證無車、忍受着公共出行不友善、又嫌打車太貴的上班族,價格介于公共交通和計程車、專車之間和出行更便捷的的網際網路汽車分時租賃成為了他們的最佳選擇。

典型使用者1:周子潇,程式員

使用者場景1:周子潇在早上起床後發現睡過頭了,趕公交要遲到,打車又比較貴,他來到社群樓下看到有共享汽車,通過簡單的操作馬上通過掃碼租車,準時趕到了公司。

使用者場景2:周子潇五一去杭州看西湖美景,傍晚的時候打算回飯店,由于太累了打算打個車回去,但是發現很難打到車,想起遊玩的過車中看到某共享汽車,于是租了輛共享汽車很快就回去了。

典型使用者2:汪彥祖,大四學生

使用者場景1:汪彥祖周末打算和同學去郊區搞燒烤,用滴滴發現比較貴,而且回來的時候郊區偏遠無法打到車,和同學商量租個共享汽車,花費更少,而且去的時候可以在超市采購點東西帶過去更便宜,可以多玩會晚點回來。

典型使用者3:王曉曉,公務員

使用者場景1:王曉曉打算去超市買一些生活用品,因為購物清單積累了很久,是以購買的東西很多,她覺得攜帶很多東西做公交乘地鐵很不友善,她就決定使用共享汽車去超市,回來的路上就可以把東西放在車裡載回來。

使用者場景2:王曉曉被上司派去兄弟機關參加一個小型會議,會議地點比較偏遠打車比較難,她決定租個共享汽車去參加會議,來回更友善,而且可以開發票報帳。

目前二線以上城市各個共享汽車布局比較完善,以EVCARD為代表的企業開始逐漸向三四線城市進行業務布局,三四線城市公共交通不夠完善,存在發展機遇,但也面臨使用者習慣尚未養成、以及使用者出行距離短等多種問題。

五、未來發展方向

1. 嘗試技術創新,解決行業痛點

  • 新能源車技術更新 : 提高續航裡程,減少充電時間,滿足更加長途的出行需求。
  • 大資料分析:大資料分析和排程可大大提升營運效率,開源節流;自動比對使用者需求提供符合要求的車型和相應服務。
  • 智能駕駛:連接配接使用者與停車場最後一公裡,減少找車、還車時間,實作網點周邊的自動借還功能,提高使用者體驗。

2. 提高營運能力,樹立使用者口碑

  • 分時租賃服務使用者過程中涉及多個環節,如:車輛排程、停車管理、充電管理、保險理賠、道路救援、清潔服務等。行業内企業将加強各環節參與方配合,完善第三方合作機制。
  • 科學布局網點,提升線下營運人車比、單車單日使用時長。
  • 為使用者提供不同價位車型、滿足不同消費群體需求,豐富使用場景。

3. 搶占市場,獲得更多發展資源

  • 硬體資源:城區停車位、充電樁、車輛牌照三大資源因其有限性将成為分時租賃企業有力的市場競争壁壘。未來各企業将通過強化與物業公司、政府合作,提高停車網點/充電樁密集度,通過擴張搶占牌照資源。
  • 政企關系:加強與當地政府溝通獲得土地使用或稅收方面的優惠,通過整車廠合作,車輛定制化生産、批量購買,擷取與企業園區合作,拓展B2B業務,提升車輛使用率。
  • 主機廠:分時租賃平台與主機廠達成深度合作,批量購置新能源車,一定程度上較低成本,也為主機廠消化相應産能。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