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坐班打卡真的可以規範企業的管理制度嗎?

       每一個企業都有企業自身的文化與管理,我們不能一味地否定嚴謹的打卡制度,但是管理要因企業而異,每個企業都要形成自己的管理風格,文化氛圍。

       但是很多企業文化更多地被困于文本規章之中,長期束之高閣,如何使其成為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而企業在超正常的高速膨脹過程中,如何保證企業文化的向心力?文化管理需要企業哪些制度和體制上的比對?

       下面以我們團隊的文化與管理為例,為大家解讀:

       自我管理:管理是自主而非控制

       在目前的網際網路産業環境下,人力管理應該徹底地轉換思路,這樣才能形成全體員工的集思廣益,避免單純“頂層智慧”所帶來的創新瓶頸,真正做到每個人都參與其中。

       雲工廠充分滿足了員工的施展空間和創新沖動,“崗位自薦”就是很好的一個例子,雲工廠的員工都是他的會員,會員覺得自己還可以為雲工廠做什麼、擅長做什麼,都可以進行崗位自薦,經過審批之後,會員就可以放手去做,盡情施展才華,雲工廠會與其配合、教育訓練,友善其開展工作;“建立分廠”給了你一個做廠長的機會,在雲工廠平台中建立屬于你的軟體分廠,帶領一支團隊共同完成任務,讓團隊中的每一位發揮所長、團結一緻。雲工廠不僅鼓勵會員的自主接單,而且對此給予極大的耐心和包容。這裡不僅有軟體工單,還有商務工單等,無論你學的是什麼專業,在雲工廠你都能找到屬于自己的工作,同時會在接單前對會員進行線上教育訓練,提升工作品質……

       文化為王:主張開放與共赢

       雲工廠的文化很簡單,與網際網路的基因一緻,就是開放、分享與共赢,這種文化不僅能夠應對由于平台會員來自五湖四海,并且持續擴大所可能引發的“大組織病”,而且能夠保證一些有利于平台發展的先進模式得以真正開展。

       在雲工廠的另外一個安排中,項目工作都是以“合作鍊”的形式進行,所有的工單需求都統一發到平台上,會員在平台上接單工作。雲工廠會把項目拆分成一個個工單,會員可以根據自己擅長的方面進行搶單,最後,每一位會員完成的最擅長的一部分工作組合到一起,使項目完結。讓大家共同參與,合作共赢,一起賺高薪。同時由于是大家共同參與,每一部分都得到高品質的完成,需求者線上時時驗收,是以項目未來的執行和應用都會更令人滿意。

       也正是這些做法使得雲工廠開放、合作、共赢的文化與自主、自由、靈活的管理被會員真正地接納和吸收,為上班族們實作了真正的自由工作夢。這裡的某些設定在其他公司也可能存在,但是否能夠真正實作才是關鍵。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