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点

坐班打卡真的可以规范企业的管理制度吗?

       每一个企业都有企业自身的文化与管理,我们不能一味地否定严谨的打卡制度,但是管理要因企业而异,每个企业都要形成自己的管理风格,文化氛围。

       但是很多企业文化更多地被困于文本规章之中,长期束之高阁,如何使其成为行之有效的管理工具?而企业在超常规的高速膨胀过程中,如何保证企业文化的向心力?文化管理需要企业哪些制度和体制上的匹配?

       下面以我们团队的文化与管理为例,为大家解读:

       自我管理:管理是自主而非控制

       在当前的互联网产业环境下,人力管理应该彻底地转换思路,这样才能形成全体员工的集思广益,避免单纯“顶层智慧”所带来的创新瓶颈,真正做到每个人都参与其中。

       云工厂充分满足了员工的施展空间和创新冲动,“岗位自荐”就是很好的一个例子,云工厂的员工都是他的会员,会员觉得自己还可以为云工厂做什么、擅长做什么,都可以进行岗位自荐,经过审批之后,会员就可以放手去做,尽情施展才华,云工厂会与其配合、培训,方便其开展工作;“建立分厂”给了你一个做厂长的机会,在云工厂平台中建立属于你的软件分厂,带领一支团队共同完成任务,让团队中的每一位发挥所长、团结一致。云工厂不仅鼓励会员的自主接单,而且对此给予极大的耐心和包容。这里不仅有软件工单,还有商务工单等,无论你学的是什么专业,在云工厂你都能找到属于自己的工作,同时会在接单前对会员进行在线培训,提升工作品质……

       文化为王:主张开放与共赢

       云工厂的文化很简单,与互联网的基因一致,就是开放、分享与共赢,这种文化不仅能够应对由于平台会员来自五湖四海,并且持续扩大所可能引发的“大组织病”,而且能够保证一些有利于平台发展的先进模式得以真正开展。

       在云工厂的另外一个安排中,项目工作都是以“合作链”的形式进行,所有的工单需求都统一发到平台上,会员在平台上接单工作。云工厂会把项目拆分成一个个工单,会员可以根据自己擅长的方面进行抢单,最后,每一位会员完成的最擅长的一部分工作组合到一起,使项目完结。让大家共同参与,合作共赢,一起赚高薪。同时由于是大家共同参与,每一部分都得到高品质的完成,需求者在线时时验收,因此项目未来的执行和应用都会更令人满意。

       也正是这些做法使得云工厂开放、合作、共赢的文化与自主、自由、灵活的管理被会员真正地接纳和吸收,为上班族们实现了真正的自由工作梦。这里的某些设置在其他公司也可能存在,但是否能够真正实现才是关键。

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