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Camera Link 标準解讀第一部Cameralink 标準解讀 與 實作<1>

Cameralink 标準解讀 與 實作<1>

本篇将從實體接口、模式配置,傳輸協定、信号時序,已經硬體設計和邏輯實作等方面介紹Cameralink标準。

Cameralink 标準

Camera link是一種串行通信協定标準,基于National Semiconductor接口Channnel-link(簡稱 C-link,與2000年 在美國自動化冬夜學會AIA的推動下),為錄影機接口設計。該标準規定了相機、線纜和圖像采集卡節點定義,及相應的硬體設計。
在實體層 Camera Link标準使用了LVDS(Low Voltage Differential Signaling)技術,該技術單線最高理論速度可達1.923Gbps,是以Camera Link标準在實體層的信号都是以差分的形式出現。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20191020120244709.png)
該圖是(右圖)是目前常用的Camera Link 接口示意圖,基于左圖改進,有更好的可靠性。在标準的Camera Link中有三種模式分别為Base Medium Full 三種,其中Base模式隻使用一個實體接口,26條線其中有四條是内部地(在相機一端 内部地 直接連到相機的數字地,在采集卡一端通過一個O歐姆的電阻連接配接到地,友善之後替換成電阻和電容),剩下的22條線,為11個差分對,在Base模式中,有4對保留信号用于相機的控制(曝光觸發等),還有兩對用于采集卡和相機之間的串行通信,剩下5對,1對為時鐘信号,4對為圖像資料,時鐘和資料之間的關系為一個時鐘周期七個資料,在接收端将輸入的時鐘7倍頻之後,用于采集輸入的資料,當然哈這是後話了。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20191020122706921.png)
在使用Medium 和 Full 模式時,必須使用兩個實體接口,在Medium 和 Full 模式中,沒有Base模式中的通信和控制信号,是以11對差分線都可以用來傳輸資料,Medium 模式 就是在Base模式的基礎上,增加5個差分對來傳輸資料,而Full 模式 就是在Medium模式的基礎上使用 5對差分來傳輸資料,大家可以先這樣直覺的了解,當然對應到資料鍊路層,這中間還是有不同的。
           

Camear Link 實體層硬體設計

在Camera Link标準中,給出了實體層硬體設計的推薦使用晶片,如下: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20191020123922186.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FxXzM2MDM4NjYx,size_16,color_FFFFFF,t_70

下面是Base模式的硬體設計:
![在這裡插入圖檔描述](https://img-blog.csdnimg.cn/20191020124319134.png?x-oss-process=image/watermark,type_ZmFuZ3poZW5naGVpdGk,shadow_10,text_aHR0cHM6Ly9ibG9nLmNzZG4ubmV0L3FxXzM2MDM4NjYx,size_16,color_FFFFFF,t_70)

288輸出端直接連到FPGA就OK了,Medium和Full 模式,就是在此基礎上增加一個實體接口和兩片288就OK了,需要注意的是标準的Full模式隻用到了3對差分來傳輸資料,具體的原因 大家先可以參考下圖:
           
Camera Link 标準解讀第一部Cameralink 标準解讀 與 實作&lt;1&g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