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UML系列圖——行為圖(活動圖Activity和狀态圖Statechart)前言:精彩:總結:

前言:

    在面向對象的動态模組化中,行為圖和互動圖可以讓我們清晰了解描述的動态系統結構,行為圖有兩種:活動圖(Activity Diagram)和狀态圖(Statechart Diagram);今天由小編帶大家先進入行為圖的世界。

精彩:

    活動圖(Activity Diagram)

    特點:

    1,作業系統的性能,要注意的顯示可以是複雜的;

    2,不能清楚地描述操作和對象之間的關系。

    3,和我們平時在類似的過程中接觸的工作!

    4,如果系統的由多個對象(人,類,負責區域)的說明參與,就必須将一個泳道,示出對象之間的互相作用。

缺點:不能使用此圖情況:

    1、顯示對象和生命周期中的運作情況

    2、對象之間的合作

    以上兩種是協作圖和序列圖來完成的

    示例(收取房費制)

UML系列圖——行為圖(活動圖Activity和狀态圖Statechart)前言:精彩:總結:

    狀态圖(Statechart Diagram)

    特點:

    描述了一個特定對象的所有可能的狀态由于各種事件狀态之間的轉換。

    示例(機房收費系統)

UML系列圖——行為圖(活動圖Activity和狀态圖Statechart)前言:精彩:總結:

總結:

    活動圖和狀态圖做一下對比,

活動圖:描述行為的動作;圖符為橢圓形、還有同步條,及判定(菱形)

狀态圖:描述行為的結果;圖符為圓角矩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