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讀書筆記—效率]《超級整理術》- [日]泉正人

[讀書筆記—效率]《超級整理術》- [日]泉正人

作者簡介:泉正人,麻省理工學院斯隆商學院行政管理碩士學位,設立了最大的獨立金融教育機關 -日本金融學習株式會社。

筆者的話:不同于以往的整理方面的書籍,本書作者介紹了多方面的整理術:公司内辦公檔案的整理,電腦與電子郵件的整理,對大腦内容的整理和對時間的整理。雖然筆者給自己的定位不是像本書作者那樣的商務人士,但是其高效的整理理念還是值得借鑒的。

第一章: 為什麼我們需要整理

整理的目的不僅僅為了幹淨,是為了提高工作效率。不擅長整理的人,無論能力多優秀,也不會有非常大的成就。

1.1 應該擅長整理

  • 不擅長整理,效率會很低下,會拖事業的後腿。
  • 不擅長整理的人的表現:
    • 加班頻繁,因為效率低下。
    • 經常找東西,因為整理不善。
    • 經常會說“忙死了,因為會花時間找東西。
  • 經常花時間找東西,導緻不能更充分的思考。
  • 進行整理的效果:思路清晰;容易産生創意;多餘時間可以自由支配。

1.2 整理會節省出時間

如何利用空餘時間,将會決定今後 10年或20 年後的發展情況。
  • 利用通過整理增多空餘時間,花時間和金錢學習,豐富人生經驗,這是最重要的投資。
  • 提高屬于操作類的任務的熟練程度,節省出時間來進行思考。時間都花在工作上,導緻個人無法鍛煉和成長,沒發展。

第二章:檔案和辦公桌的整理

所謂整理,就是要達到你想要的東西伸手就能拿到并友善使用。
  • 利用整理術創造出最好的工作環境,使辦公桌成為舒适的工作場所。
  • 辦公桌和抽屜的秩序,直接反映了我們大腦的狀态。
  • 我們不是要記住東西放在哪兒了,而是要記住什麼東西該放在哪裡的原則。
  • 為了使寶貴的資訊不被埋沒,應該學會及時丢棄東西。
  • 判斷該不該處理掉一份檔案: 已辦?重複?今後不再用到?

2.1 檔案管理

檔案管理工具:

  • 托盤
  • 透明檔案夾
  • 口袋式的透明檔案夾
  • 小檔案櫃(抽屜式)
  • 大紙盒

檔案管理工具的使用方法:

  1. 透明檔案夾的使用:封面,大檔案夾内,頻度分類法,用完放在最左側。
  2. 大檔案夾使用方法:重要的已辦檔案:半袋系列,側面寫名字。
  3. 托盤的使用方法:新到檔案上層,臨時保留檔案下層。
  4. 紙箱的使用:不知道是否有用,先保管起來再說。
  5. 剪下來的資料用釘書器釘在A4紙上。

檔案分為:

  1. 正在辦理的檔案(離手邊近一點,放在桌面上,儲存在透明檔案夾裡 )
  2. 已辦好,需儲存的檔案:
    • 近期需要用的(透明檔案夾)
    • 需要存放起來(抽屜)
    • 不知道以後是否需要(檔案夾,紙箱)
  3. 已辦好,不知道是否儲存:紙箱裡。
  4. 已辦好,一定得扔掉:垃圾桶,碎紙機(筆者加入)。
整理的最終目标:需要的東西能夠盡快拿到。
  • 常用的東西放在辦公桌上:訂書器 筆 即時貼。
  • 東西擺在固定的位置,抽屜裡擺放的東西也有固定的位置。
  • 較深的抽屜可以存儲檔案。

2.2 書籍與名片的整理

  • 已經讀完的書最好做記錄 我們要的是書中的精華部分。
  • 有用的雜志剪下來。
  • 定期整理名片,在上面寫上見面的日期,地點,外貌特征。
  • 名片兩種:
    • 頻繁使用
    • 今後不會來往

第三章:電腦與電子郵件的整理

工廠中的房間裡工作業績可以通過産品的好壞來判斷,但是白領的工作業績卻是通過效率來衡量的。

3.1 電腦檔案

  • 把電腦當做自己的外腦:單純的記憶或進行業務操作,應該給秘書或者電腦來做,自己集中精力進行思考。
  • 使用谷歌桌面進行搜尋(筆者用MAC的Alfred)。
  • 檔案夾的名字具體詳細,便于查找。(名字帶有的資訊盡量多,提高搜尋次元-筆者注)
  • 確定滑鼠按三次就能找到檔案(使用Alfred軟體可以不用滑鼠-筆者注)。
  • 標明日期,給重要的檔案備份(最好使用多種雲端硬碟-筆者注)。
  • 用outlook的分類項目功能,将重要的檔案整理出來,分類功能:顔色标。

3.2 收集資訊

  • 讓資訊能夠自動飛過來:訂閱 RSS(筆者使用feedly,免費)。
  • 自己關注或感興趣的内容,如果有資訊對自己有益,就摘錄在電腦裡。
  • 訂了很多雜志,雖然都不能讀完,但是能接觸到大量資訊,這很重要。
  • 如果每次隻挑自己關注的資訊,我們得到的資訊的範圍就會變窄,漸漸的我們看待和思考問題的視野也會變得狹隘。

3.3 關于郵箱

  • 工作郵箱和訂閱郵箱的郵箱分開使用。
  • 郵件早回複,對方也會盡快處理。如果不能及時回複:郵件看到了,回頭再答複您。
  • 盡快回複郵件有助于建立起雙方的信賴關系,對方也對你規則化了。

第四章:對大腦内容的整理

忙碌,或者不确定性太多的話,腦子就會混亂。

4.1 關于工作

  • 把要做的事寫在 to-do list 上,及時清空大腦,思考重要的事(筆者使用Evernote,能在移動端和電腦同步是一大優點)。
  • 用 outlook 軟體整理 to-do list。
  • 對沒有必要做的工作,要委托他人(操作型的工作)付給自己的小時工資。雜事,無益于自身的提高,花錢委托于别人,時間要好好珍惜。
  • 開會的時候邊開會邊做記錄,會議結束之後将整理好的東西發到每個人的郵箱裡。

4.2 關于工作環境

  • 盡量在自己喜歡的地方工作。
  • 上班時間抽出時間,去咖啡廳或公園放松一下。

第五章:關于時間的整理

在時間面前,所有人都是平等的

5.1 關于創造力

  • 一直糾纏于眼前的事物,就無法産生新的創意。
  • 創意的具體化,也要儲存在 to-do list中,及時清空大腦,思考重要的事情。
  • 創造可以集中注意力的環境,提高效率,節省時間。

5.2 關于電話

  • 每天十二點半到兩點半,禁止交談禁止走動,禁止外部電話。
  • 打電話也要提高效率,非打不可的電話,要事先聯絡。

5.3 最後的話

  • 不要将工作日和休息日分開考慮,會導緻情緒波動。工作态度也會受影響。
  • 對所有的整理都設定規則,并将規則儲存在無論如何都能找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