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經典電影重溫之《驚魂記》:魔鬼有時長着一張天使的臉

作者:影視左右

#頭條創作挑戰賽#

如果要選出最不适合劇透的一部電影,我一定會把票投給由阿爾弗雷德·希區柯克執導,安東尼·博金斯、珍妮特·利等主演的《驚魂記》。如果你還沒看過這部影片,那下面的文字可以不用勞神再看了,因為涉及劇透。

經典電影重溫之《驚魂記》:魔鬼有時長着一張天使的臉

看這部影片觀衆會一直處于導演的掌控之中。在希區柯克與特呂弗的訪談錄中,希區柯克說,“我在執導觀衆”,“你甚至可以說我在撥弄他們,就像撥弄一件樂器。”

經典電影重溫之《驚魂記》:魔鬼有時長着一張天使的臉

和《迷魂記》一樣,《驚魂記》電影的前1/3的情節基本都是一些人物性格、命運的塑造與鋪墊,看起來就像普通的影片。就觀衆而言,看開場會覺得是出軌戀情引發的懸疑驚悚故事,但下一個場景就變成攜款潛逃的故事,再一轉折又似乎預設着一段公路戀情……

經典電影重溫之《驚魂記》:魔鬼有時長着一張天使的臉

可是,這些信号都是影片為觀衆營造的下意識錯覺。導演的真正用意在于引出真正的驚悚情節與懸疑故事。而電影最精彩的部分也是影片進展到1/3處開始,然後讓觀衆一步步緊随導演的鏡頭牽引,與影片中的人物深度共情,甚至在某些詭異的片刻在内心深處化身為主角,以主角視角揣測接下來的事件發展。

經典電影重溫之《驚魂記》:魔鬼有時長着一張天使的臉

希區柯克在這部影片中運用了很多反向暗示的手法,讓看起來驚悚緊張的畫面并不意味着主角的危險處境,而看起來溫暖暧昧的場景卻潛伏着巨大的危機。

以“女主”攜款潛逃的一系列緊張、驚恐的行為舉止為例。看過影片就知道,她是因為偶爾一次的貪婪行動讓自己承擔了巨大的心理壓力和犯罪感。再比如,進入會客室之前,“女主”與男主在汽車旅館的一系列言談互動,“女主”是相對放松、信任的心态,男主也是溫柔有禮的表現,而結果卻是讓人震驚的。

經典電影重溫之《驚魂記》:魔鬼有時長着一張天使的臉

在很多希區柯克的電影中,真正的恐怖不是血淋淋的暴力場面,而是人性陰暗面的放大曝光:比如,像“女主”一樣的普通人會因為偶爾為之的惡行讓自己背負極大的負擔,但真正的惡魔長久行兇卻并不會感到良心不安;明明看起來溫和有禮,謙遜惹人憐愛的旅館主人卻掩藏着另一重人格;有人在犯罪現場不慌不忙、井然有序地清理作案現場。

經典電影重溫之《驚魂記》:魔鬼有時長着一張天使的臉

此外,這部影片除了大師級導演希區柯克的情節設定、鏡頭拍攝、美學風格、場面排程等電影藝術的表達,飾演男主角諾曼·貝茨的安東尼·博金斯也非常吸引人。

經典電影重溫之《驚魂記》:魔鬼有時長着一張天使的臉

在影片中,諾曼的所有語言、動作、神态、表情的演繹與轉變簡直出神入化,在天使與惡魔之間,他演繹出了不同程度的過度性格,而每一個細節演繹都讓人信服,甚至産生不可抑制地憐愛與同情。

經典電影重溫之《驚魂記》:魔鬼有時長着一張天使的臉

當然這部影片并不完美,主要在于結尾部分一個心理醫生喋喋不休又滿滿油膩的病理分析,不僅沖淡了整部影片的懸疑氛圍和劇情張力,也破壞了影片的緊湊結構和美學風格,看起來有些畫蛇添足。

繼續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