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天看點

杜牧參悟人生寫下一首詩,意境高遠讓人心醉,最後14個字堪稱經典

作者:國學大觀園

#以書之名#

杜牧,這位在晚唐的文壇上如璀璨星辰般閃耀的巨匠,他的詩歌與古文均被譽為一時之冠,與李商隐并駕齊驅,被世人尊稱為“小李杜”,共同為那個時代譜寫了一曲曲文化的華章。他誕生于京兆府萬年縣,一個世代詩禮傳家、聲名遠揚的世家。那句“城南韋杜,去天尺五”的贊譽,如同神筆馬良的妙筆生花,彰顯了杜家地位之尊崇,仿佛他們的府邸直逼天宮,僅有一尺五寸之遙。

杜牧參悟人生寫下一首詩,意境高遠讓人心醉,最後14個字堪稱經典

杜牧曾自豪地回憶道:“我家公相家,劍佩嘗丁當。舊第開朱門,長安城中央。”這些話語間,仿佛流淌着杜家曾經的輝煌與榮耀,如同曆史的畫卷在眼前徐徐展開。然而,命運卻像是一位無情的審判者,對這位才子并不寬容。九歲之時,他失去了祖父的庇護;幾年後,父親也離他而去,杜家逐漸走向衰敗。杜牧一度流離失所,無家可歸,他在《上宰相求湖州第二啟》中感慨道:“某幼孤貧,奔走困苦,無所容庇,歸死延福私廟。”

然而,正是這些困境,如同磨砺寶劍的砺石,激發了杜牧的鬥志。他沒有被苦難擊垮,反而更加堅定了求學重振家門的信念。他一頭紮進書海,如饑似渴地汲取着知識的養分,不僅涉獵經史子集,更對兵法産生了濃厚的興趣。幾年的勤奮苦讀,讓杜牧的才華如同春水湧動,他的詩詞文章妙筆生花,而治亂與軍事更是他的拿手好戲。他敏銳地捕捉着時代的脈搏,接連推出了《阿房宮賦》、《論戰》、《守論》、《罪言》、《原十六衛》和《注孫子序》等巨著,使得他的名字如璀璨的星辰般閃耀在文學的天空。

杜牧參悟人生寫下一首詩,意境高遠讓人心醉,最後14個字堪稱經典

特别是《阿房宮賦》,這部作品如虹貫日,洋洋灑灑,磅礴大氣。每一次翻閱都仿佛能聽到曆史的呼吸和心跳,感受到那震撼人心的力量。然而,命運似乎總愛開玩笑,唐敬宗,那位應當洞察秋毫的君王,卻未能從這篇雄文中窺見大唐的危機。最終讓曆史的悲劇重演,真是“後人哀之而不鑒之,亦使後人而複哀後人也”。杜牧的才華與命運,如同一部波瀾壯闊的史詩,讓人在感歎之餘,更加珍惜那些閃耀着智慧光芒的文化瑰寶。

大和二年,春風拂面,杜牧踏入了科舉的殿堂。他的才華如春水滔滔,學識深邃如海底明珠,終于在那一年,他成功地戴上了進士的桂冠。那一刻,他意氣風發,豪情滿懷,揮筆寫下了《及第後寄長安故人》:“秦地少年多釀酒,即将春色入關來”。他的名聲如同春風拂過大地,一時間,無人不知,無人不曉。

杜牧參悟人生寫下一首詩,意境高遠讓人心醉,最後14個字堪稱經典

然而,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在一次遊玩中,杜牧遇見了一個和尚,對方對他的名字毫無反應,仿佛他的名聲在這廣闊的世界裡,仍然隻是一粒微小的塵埃。杜牧不禁有些無奈,但他并未是以氣餒。他深知,名聲不過是過眼雲煙,真正的才華和品格,才是永恒的。

于是,他借此契機,揮筆寫下了一首充滿禅意的詩篇。他的才情與堅韌,就如同那矗立在風雨中的松樹,無論環境如何,都能傲然挺立,展現出獨特的生命力。這首詩篇,不僅是對自己才華的肯定,更是對人生的獨特了解和追求。

一日,杜牧與兩位同科進士的友人漫步于城南郊外,沐浴在大自然的懷抱中,感受着甯靜與和諧的氣息。他們偶然間來到了一座寺廟前,寺廟古樸莊重,與周圍的自然景色相得益彰。

杜牧參悟人生寫下一首詩,意境高遠讓人心醉,最後14個字堪稱經典

走進寺廟,他們在一角發現了一位打坐的老和尚。他身着樸素的僧袍,靜坐如山,宛如一株古老的樹木,守護着這片淨土。他的眼神深邃而明亮,仿佛能洞察世間一切的繁華與虛妄。見到杜牧等人,老和尚并未多言,隻是以微笑示意。

杜牧等人被老和尚的禅意所吸引,紛紛走過去與他攀談。老和尚的話語中充滿了禅意,每一句話都如同珍珠般閃耀着深刻的哲理。他們聽得如癡如醉,仿佛置身于雲霧缭繞的仙境之中,感受着心靈的洗滌和升華。

臨别時,老和尚詢問杜牧的姓名。杜牧的朋友們戲谑地笑道:“大師真是有眼無珠啊,連我們這位寫下《阿房宮賦》、今年新晉的進士杜牧都不認識。”老和尚聽後微微一笑,說道:“可惜我都不知道。”這句話如同一縷清風拂過杜牧的心田,讓他瞬間領悟到了禅意的深遠與廣闊。

杜牧參悟人生寫下一首詩,意境高遠讓人心醉,最後14個字堪稱經典

他深深地看了老和尚一眼,然後轉身離去。回到家中,他心中的激蕩情感化為了文字,流淌在筆尖,寫下了《贈終南蘭若僧》一詩。

《贈終南蘭若僧》

北阙南山是故鄉,兩枝仙桂一時芳。

休公都不知名姓,始覺禅門氣味長。

這首詩,雖篇幅短小,卻如繁星點點,蘊含着豐富的内涵和深沉的情感。它像一幅細緻入微的畫卷,以簡潔而富有力度的字句,巧妙地描繪出人生的曲折與變幻。

首句“北阙南山是故鄉”,如遊子歸家時深情的回眸,流露出對故鄉的無盡眷戀和深切懷念。北阙、南山,不僅僅是地理的辨別,更是詩人内心世界的縮影,象征着他對故土的深厚情感和對往事的無限回憶。

杜牧參悟人生寫下一首詩,意境高遠讓人心醉,最後14個字堪稱經典

接下來的“兩枝仙桂一時芳”,則是對詩人杜牧家世與成就的生動寫照。這裡運用了巧妙的比喻,将杜牧的才華與成就比作仙桂,既凸顯了他的出類拔萃,又暗示了他的非凡身世。這“兩枝仙桂”不僅代表着他高中進士的榮耀,更象征着他因“谏言制策”而獲得的官職。這兩枝仙桂的芬芳,讓年輕的詩人在才華橫溢的同時,也充滿了自豪與自信。

然而,在詩的最後兩句中,詩人卻以一種幽默和無奈的方式,表達了對眼前這位和尚的無知。盡管自己的家世和成就都足以讓人矚目,但在這位和尚眼中,自己卻如同一個陌生人。這種對比和反差,不僅讓人感歎人生的無常和世事的難料,更突顯了詩人對人生的深刻洞察和獨到見解。

整首詩以簡潔而富有感染力的語言,展現了詩人複雜的情感和深沉的思索。它不僅展現了詩人才華橫溢和情感豐富的藝術風格,更讓我們看到了他内心深處那份對人生的獨特了解和感悟。與佛門那深邃而悠遠的禅意相比,杜牧的人生舞台與胸襟雖然顯得局促,但他卻以銳氣與不羁的姿态,勇敢地面對世俗的束縛和挑戰。他的内心如同一塊經過歲月磨砺的玉石,雖然身處塵世,卻保持着清澈與堅定。這種獨特的領悟和超脫的精神境界,也許正是他日後在官場中保持獨立精神、不為世俗所動、不與濁流同污的源泉。

舉報/回報

繼續閱讀